回覆列表
  • 1 # 行走在人間的曼陀羅花

    現代人沒有了信仰就什麼都沒有。我們那個年代,說為國做貢獻,毫不猶豫,加班加點從沒有報酬,那幹勁十足!那還得選上才能夠參加工人民兵,青年突擊隊。工人民兵每年都集訓:練兵打槍,祖國需要就時刻準備上戰場。青年突擊隊,只要單位有最髒最累的活都是青年突擊隊來幹。榮譽是每年的評比:獎狀和人們的愛戴。

  • 2 # 隨風飄散的自由自在

    看到了問題,突然想到了自己。作為一個吃喝不愁,心卻無大志向的80後準中年人。我還真的很認真的想過這個問題。

    現在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賺來了錢除了吃喝享樂,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說要改變社會規則吧,這是萬萬不可能的。

    說是要做企業造福社會吧。害怕失敗後一無所有。

    身在祖國最最厲害的一線城市,卻發現自己只是滄海一粟,除了管束自己的那點兒破事兒,我們無力改變任何事情。

    請問提問者?當我們吃喝不愁,卻在生活上有太多想做事情的無法或不敢去做,想改變不公卻無力改變的時候,只能混吃等死的我們現在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 3 # 綜評官網

    謝邀,的確,社會發展太快,很多80後,90後,甚至70後很多人都出現了不好好努力卻又貪圖享受,就等於想著發財夢,卻又不努力的尷尬糾結困境。用簡單的話說是“浮躁”。如果仔細分析是“三觀”出現了問題。沒有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沒有個人目標,沒有個人價值定義,沒有奉獻精神。如何造成的呢?一方面是我們的體制教育缺乏價值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二是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行業的近幾年滑坡導致一大批人突然失業,沒有方向感。三是社會部分角落享樂主義腐化的薰陶。其他的原因還不少,在此不能一一列舉。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慧的快速應用,失業潮會讓很多人閒置,現在不努力不學習未來將會更加尷尬。個人見解!

  • 4 # 皛川

    個別80、90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都是事出有因的。

    首先,他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都是“小皇帝”,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長大後,又遠離家庭就業在外,更是缺乏思想約束。再加上當下社會“拜金”意識社會風氣的薰陶。所以,自然就形成了獨特的為人處事觀。

    其次,現如今就業崗位和員工都是契約關係。不像過去,到一個單位一干就是一輩子。他們隨時都可以跳槽。所以,沒有事業心,更沒有工作積極性。

    最後就是如何引導的問題。

    實話實說,不用“杞人憂天”。社會本來就是大浪淘沙,市場經濟更是不用沒用的人。規章制度如果不能約束,那等待的就只有一條路,捲鋪蓋卷兒走人。

    所以,放心。社會大熔爐自然會教育他們如何做人的。

  • 5 # 雞毛不白

    首先,不止是個別80後和90後是這樣。不論什麼時候,不論多大歲數的人,總是會有這類人的。在數量上來說,絕不止“個別”,可能在你的周圍,這樣的人只是一兩個而已。

    我以前遇見過一個這樣的人,她是個80後。她的家庭生活條件算是很不錯的那種,從她初中畢業開始,就一直在玩耍,成年以後,有了身份證,可以去的地方就更多的,就到處旅遊。不止國內,還有國外。在她嫁了一個挺有本事的人之後,一直玩到35歲。在某個平常的下午,她和老公又吵了幾嘴,只是輕輕地吵了幾句。她說氣話,說不過了要離婚。她老公說,行!你總是說這句話,一說就是十幾年。離婚就離婚吧。後來離婚。因為她本身有某種病,中間兩人也沒有孩子。所以無牽無掛。

    上面這個人物算不算得上是個只知道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人?

    她在沒有了任何依靠之後,離婚後玩了一段時間就自己去找了一份工作。

    回到問題本身,那些“別人”的80和90後之所以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是因為有那樣的“溫暖”環境讓他們可以去享受,有那樣“豐富”的物質讓他們不思進取。可能實際上並不是那樣,可能他們是在啃老,而老人自己也不富裕。

    說引導,應該是想多了,一般到了那種地步,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人會有什麼樣的廉恥心呢?他們早就是水潑不進,油煮不透的那種。把他們安逸的來源,狠心點,一刀子切斷,然後把他們趕出去,趕到無衣無食的地方,求生的本能會使他們慢慢改正的。如果有必要,還要求助法律和警察。

    你要一顆朽木有用處,就必須用刀客,去火燒,反正就是要去“傷害”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由幻想手遊術士帶什麼寵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