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寬廣新世界
-
2 # 小蕭聲色
南美洲包括13個國家: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巴西、玻利維亞、智利、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和地區(法屬蓋亞那)。其中智利,巴西,阿根廷,是南美洲3個大國。
一、巴西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面積85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一億二千多萬。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巴西主要由北部的亞馬孫平原和南部的巴西高原組成。巴西領土的1/3在亞馬孫平原上。這裡地勢低平,大部分海拔在150米以下,氣候溼熱,雨林分佈廣泛,是巴西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平原以南的巴西高原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起伏平緩,海拔600-900米。這裡礦藏豐富,錳和鐵儲量居世界前列。並有鉻、鎳、鈮等多種礦藏,還是高階石英水晶的唯一產地和世界上工業用鑽石的重要產區之一。高原上分佈著熱帶草原,東南部和東北部已成為巴西最重要的農業區。巴西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已建立了許多水電站。西南邊境上與巴拉圭兩國合建的伊普泰水電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巴西是南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超過傳統的農業和礦業產業部門。鋼鐵、汽車、飛機造船等工業都居南美洲首位。東南沿海地區集中了全國3/4的工業,是巴西工業的核心。巴西農業相當發達,咖啡、蔗糖、可可、大豆的生產居世界重要地位。其中咖啡的產量和出口量都佔世界首位,以東南部為主要產地。巴西可墾地還很多,農業生產潛力很大。巴西的主要城市多在東南沿海地區。聖保羅有人口1100多萬,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集中了全國工業產值的一半左右,有大型鋼鐵和煉油廠等多種工業,是全國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南美洲第一大城市。首都巴西利亞,位於內陸,是新建的城市。
二、智利
智利位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西麓的太平洋沿岸。南北長4200多公里,東西寬僅90-400公里,是世界上領土最狹長的國家。智利全境多山,東有局峻連綿的安第斯山脈,西有較低的海岸山脈,兩條山脈之間,是狹長的陷落帶,為智利全國的精華所在。海岸山脈與陷落帶的南段沒入海中,形成許多半島、島嶼和海灣,是南美洲海岸最曲折的一段。智利多火山、地震,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智利南北,氣候差別很大。北部處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幾乎終年無雨,氣候乾旱,加以冷洋流的影響,形成阿塔卡馬沙漠;中部,南緯30°—40°間,是冬雨夏乾的地中海式氣候,為全國工農業生產和城市集中的地區,首都聖地亞哥就在這裡;南部位於西風帶內,降水很多,氣溫較低,有茂密的溫帶森林。智利的銅和硝石兩種礦產品久已聞名於世。銅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出口量僅次於尚比亞。銅的開採、冶煉和出口,佔智利國民總收入的1/4。智利硝石的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北部沙漠是世界上最大出產天然硝石的地方,硝石是製造肥料和炸藥的原料。
三、阿根廷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的東南部。全國可分為三個地區:(1)西北部是安第斯山地和高原區,氣候幹寒,居民多從事畜牧業生產。(2)東北部是拉普拉塔平原,由拉普拉塔水系沖積而成。它的北半部是格蘭查科草原的一部分,這裡地處亞熱帶,冬溫夏熱,降水集中夏季,降水量自東向西遞減,並且土地肥沃,為全國最大的棉花產區。拉普拉塔平原的南部是潘帕斯草原,地處溫帶,冬溫夏暖,有肥沃的黑土,是全國主要的農業區。(3)南緯40°以南的南部,為巴塔哥尼亞高原。雖然位於西風帶範圍內,但受安第斯山脈的阻擋,太平洋上的溼潤西風難以進入,降水稀少,成為溫涼、乾燥的荒漠。阿根廷是世界上有名的農牧業國家。全國近半數的土地為牧場,耕地的1/3種飼料,飼養著上億頭牲畜。阿根廷盛產小麥、玉米、亞麻籽等農產品。牛肉、羊毛和小麥是主要的出口商品。近些年來,阿根廷除肉類加工、紡織等傳統工業外,新建了鋼鐵、煉油、機械製造等工業部門。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
回覆列表
南美洲的國家:
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巴西、智利、烏拉圭、巴拉圭、阿根廷、利維亞、主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福克蘭群島(一般稱馬爾維納斯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