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史坊
-
2 # louanhuamingyouyicun
這是著名詩人王昌齡《出塞》中的第二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這裡的龍城飛將指的是漢將衛青“秦時明月漢時關”,那時常有【匈奴】入侵邊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指漢將軍衛青.霍去病.李廣等,深入匈奴腹地,千里追殺匈奴殘兵的壯舉。漢時匈奴常犯邊關,【衛青】: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西漢武帝時【大司馬大將軍】,戰法創新,勇猛過人,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襲【龍城】,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敗”的神話;曾七戰七勝,以武鋼車陣大破伊維鈄單于;衛青善於以戰養戰,敢於大膽深入,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威信極高,位極人臣,但從不養士,從不居功自傲;武帝元封五年逝世,起冢如廬山常茂陵東北,諡號【烈】。詩中【龍城飛將】即指衛青,他是西漢初期能征善戰的飛將軍,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為人熟知的【常勝將軍】!
-
3 # 楊朱學派
唐代文人墨客特別推崇飛將軍李廣。寫下了諸多歌頌李廣的詩歌並流傳千古。
唐代盧綸的《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這首邊塞小詩,寫的是李廣射‘虎’的故事。取材於《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中石沒鏃,視之,石也。”
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出塞》有云: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李廣的出生地是隴西成紀,伏羲生於成紀,《漢書·文帝紀第四》載:"十五年春,黃龍見於成紀。"故此,成紀又被稱為龍城。
李廣生於龍城,王昌齡前往隴西從軍,睹物思人,聯想到漢代龍城飛將李廣。寫下了這篇詩歌。
《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匈奴稱李廣為‘飛將軍’,避之數歲。
飛將軍李廣和楊無敵楊業的綽號,都不是自封的,都是敵人送給他的。
我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學了《塞下曲》。我對他講了李廣射‘虎’的故事。他聽的津津有味。
後來我還給他講了很多李廣的故事:
李廣戍邊上郡之時,中貴人受皇帝之名做李廣的監軍。中貴人率數十騎外出兜風,遇到匈奴三人。與之戰,匈奴人傷中貴人,殺其騎將盡。
中貴人逃會後,李廣稱,此三人必匈奴射鵰者。李廣追擊此三人,親自使用大黃弓,射殺二人,生俘一人。
回軍時,李廣百騎突遇匈奴數千騎。李廣沉著冷靜,再射殺匈奴一員驍將。終於逼退了匈奴。
-
4 # 大語文微影片
“龍城”指奇襲龍城的名將衛青,而“飛將”則指飛將軍李廣。“龍城飛將”並不只一人,實指衛青李廣,更多的是借代眾多漢朝抗匈名將。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有鎮守邊塞的猛將,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
-
5 # 來自聲音兒
所謂“龍城”指奇襲龍城的名將衛青,而“飛將”則指飛將軍李廣。“龍城飛將”並不只一人,實指衛青李廣,更多的是指代眾多漢朝抗匈名將。
-
6 # 我心與明月
但使盧城飛將在,盧城即飛將軍李廣守衛的盧龍城,詩也寫作龍城飛將。史記記載匈奴人因畏懼李廣驍勇善戰,而對李廣的防區避而遠之。這事蹟正應了詩的下句不教胡馬度陰山。
-
7 #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當然是李廣了。
小學課本答案是李廣,幾千年來,龍城飛將都是指李廣。
李廣的出生地是隴西成紀,伏羲生於成紀,《漢書·文帝紀第四》載:"十五年春,黃龍見於成紀。"故此,成紀又被稱為龍城。
李廣生於龍城,被匈奴尊稱為飛將軍,王昌齡前往隴西從軍,睹物思人,聯想到漢時的龍城飛將李廣。
至於衛青,沒有飛將的稱號,而長途奔襲,霍去病比他厲害的多,飛將首先不符合。
其次,衛青沒有去過漠北單于王庭的龍城,他首戰去的是漠南的祭壇蘢城,兩者相去近千里。
顧炎武《京東考古錄》:“此一蘢城也。”按:匈奴每歲大會處,在漠北塔米爾河境龍城;衛青所至之蘢城,則在漠南,觀“青傳”出上古僅七百里可見。
-
8 # 可口偶遇
龍城飛將指的是李廣,為何呢
第一點,歷史的痕跡。,說話嘛要講證據,不要見人就說龍城指衛青,龍城指衛青,不要幹吼,不然就失去理智了。飛將軍的名號,歷史多次記錄,都是指李廣,而龍城指代衛青,從未見與於史料,
第二點,文學的記載。在唐代,龍城和李廣是連用的,是固定用典。而且代表的都是邊關,
南朝吳均《戰城南》寫道:忽值胡關靜,匈奴遂兩分。天山已半出,龍城無片雲。漢世平如此,何用李將軍。
溫庭筠《傷將軍》寫道: 昔年戎虜犯榆關,一敗龍城匹馬還。侯印不聞封李廣,別人丘壟似天山。
如果這裡還不明顯,看下面。
常建《塞下》 寫道:鐵馬胡裘出漢營,分麾百道救龍城。左賢未遁旌(斬)竿折,過在將軍不在兵
寫出了漢家營帳的軍隊,是去救龍城情景,常年守邊,七任太守的自然是李廣。
第三點,歷史的功績。 李廣守艱苦邊疆四十多年,把一生都獻給祖國的事業,勞苦功高,威震匈奴,縱觀李廣一生,都是在邊關防禦,數十年如一日,往來如飛,再加上箭法了得,多次在短兵相接中,威震敵膽,大小70餘戰,勝多敗少,被匈奴人稱呼為飛將軍。當時的敵人都給了他如此的尊重和評價,可見名聲顯赫,。他拿著自己的性命保衛我們的子民,讓百姓安居樂業,被敵人高度讚揚,這樣一個為國為民的人,卻被我們自己人嘲笑諷刺,這是一種悲哀。
第四點,古代的忌諱 。寫詩的是王昌齡,唐朝的官。李世民是李虎的後代,李虎是李蒿的後代,重點來了,李蒿自稱漢飛將軍李廣的後代,王昌齡是唐朝的官,你說龍城飛將說的是誰? 唐代人說龍城,一定是唐朝皇族的發祥地,即甘肅天水,而不能說外國的某個地方是龍城,那是犯了忌諱的,要說也只能在龍上加草字頭(蘢),所以區別很大,不能以同音來混淆,
第五點,寫作的背景。秦時明月漢時關,說的是大漢帝國的邊境,並沒有說到匈奴的境內,詩人是到達李廣駐守過邊關,看到百姓流離失所,因此才發出的感嘆,詩人並沒有到達匈奴境內,更不知道有那裡什麼城,
第六點,天才般的防禦。詩中講的是防禦,並不是進攻, 從詩中聯想?假如飛將還在龍城駐守!匈奴就過不了陰山! 詩句的意思就是守住邊塞,讓胡人無法南下,並沒說打敗,消滅之類的。 不教胡馬度陰山,很顯然,一個是侵略者,一個是防守者,對位李廣沒問題。
第七點,唐人的態度。一將功成萬骨枯。苟能制欺凌,豈在多殺傷。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這不僅僅是唐人的態度,也是中國自古以來主流的觀點——反對戰爭。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問題,(李廣)遂引刀自剄。百姓聞之,知與不知,老壯皆為垂泣。這就是漢書中,百姓的評價。
第八點,詩中的講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從秦代到漢再到唐代,戰爭一直延續著,,,戰爭苦啊,,“萬里長征”指西漢李廣利西征萬里之遙的大宛,絕大多數將士沒有回來。王昌齡同時期的高仙芝西征萬里之遙的黑衣大食,很多將士也沒有回來,。“人未還”使人聯想到遠征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後兩句用漢代的名將李廣比喻唐代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鎮守邊荒,不惜為國捐軀的永久戰鬥精神。這裡立意明確——反對對戰爭的,崇尚和平,注重防守,不侵他國,他國也休想侵入中國, 這是詩中的主旨意。
第九點,混淆的概念,衛青奇襲的是蘢城,不是龍城,個別人以同音來混淆,這是可恥的,但是衛青在時,匈奴依然攻殺侵略漢朝侵犯,所以不教胡馬度陰山,這一關,衛青就過不去。
第十點,無中的生有。現在人喜歡聯想,衛青襲擊匈奴的蘢城,他硬是聯想到大漢龍城。龍城不指帶任何人,他硬是聯想到衛青,詩人都不敢說的,他就替詩人說了,飛將指的是李廣,他硬說飛將指的是衛青,詩中只有一個唯一典故"飛將",他硬是聯想到不沾邊的匈奴蘢城去,這些無從考據的東西,被他說的頭頭是道,笑噴我了,這樣會聯想的人,不去當科幻家可惜了,
第十一點,唐代的地理。 大家誤判了古代地理,誤讀了唐代歷史。古代的陰山,非內蒙古河套平原北部的大青山,更不是甘肅某地,而是今天的燕山北脈,即七老圖山。這裡是漢唐關塞,歷代為中原與北方草原的天塹,詩中"出塞"的塞,即指這個關山,即陰山。而龍城也非在中國西北地區,而是在上述陰山腳下的右北平郡,這也是曹操北征烏桓,路過的平剛古城,此地為今天內蒙古寧城縣的黑城古遺址。漢飛將軍李廣戍邊就在此地,此詩和其他人聯絡,更是天方夜譚,。
第十二點說,搞笑的論斷。說龍城飛將是衛青的,主要是三個理論。一個是王昌齡是衛青粉,所以不可能寫李廣。這個就比較好笑了,我喜歡中餐,難道就不可以吃吃土耳其菜嗎?。第二,飛將不是飛將軍,這種白馬非馬的笑話,我就不多說了。第三,至於說飛將軍等於逃跑如飛,我只能說少看點網文,多看點史料,不管是史記還是漢書,不要當無腦青年。第四點,排除第十一點,如果是說現在陰山,那麼雲中郡和代郡的北方,就可以直達陰山,李廣就在這些地方都守過,四十年生涯,你說他到過嗎
回覆列表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自王昌齡的《出塞曲》。其中“龍城飛將”指的是西漢名將衛青。
衛青是漢武帝的第二個皇后衛子夫的弟弟,但他並沒有因為姐姐的位置恃寵而驕,而是為大漢江山立下汗馬功勞。他和霍去病一起,在與匈奴的戰爭中表現突出,成為後人敬仰的物件。
龍城是現在的天水,衛青作為將軍首次出征,而且是首戰告捷就是奇襲龍城,從此揭開了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不僅如此,龍城還是匈奴的祭天聖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衛青奇襲龍城成功,也從心理上給匈奴以沉重打擊,讓他們看到大漢的軍隊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不堪一擊,而是有戰鬥力的軍隊。從此,衛青率領的西漢軍隊在與匈奴的戰爭中七戰七捷,一鼓作氣,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龍城飛將就是衛青在奇襲龍城的戰役中得到的稱號。
有人把“龍城飛將”這個稱號與李廣混淆。李廣的稱號是飛將軍,這個稱號是匈奴人送給他的。
在一次戰爭中,李廣受傷被俘。匈奴單于久仰李廣的大名,下令一定要生擒李廣。這樣,匈奴騎兵把受傷的李廣放在兩匹馬中間,讓他躺在用繩子結成的網袋裡。路上,李廣奪了匈奴人的一匹馬跑了,匈奴騎兵幾百人都沒有追上。從此,李廣在匈奴就有了“飛將軍”的稱號。
王昌齡詩句裡的“龍城飛將”,更多的是指保家衛國,保衛邊境的那些人。有了那些人的付出,才有我們安定的生活。因此,這句詩歷來為人們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