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萃辰天心書院

    兵法與讀書有什麼聯絡呢?表面看來,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實則不然。因為讀書學習也如打仗用兵,需要勇氣、智謀與韜略。朱熹曾經說過:“看文字須是如猛將用兵,直是鏖戰一陣;如酷吏治獄,直是推勘到底,決是不恕他方得。”曾國藩的治學名言也頗發人深思:“應讀之書,宜緩宜熟;應閱之書,宜速宜多。讀書如守城,深塹高壘,效死勿去。閱書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可見,讀書與兵法之理是相通的。

    作為中華民族聰穎智慧的典型顯示,中國古代兵家的韜略歷久而彌新,至今猶有強大的生機與活力,閃爍著真理性的光輝。尤其是兵法中所體現的辯證思維,更能從方法論上給我們啟示。

    比如,《孫子兵法·謀攻篇》中有這樣一段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可以說,這已是人人皆知的格言警語。難道這段話中所蘊含的哲理僅僅只具有極為珍貴的軍事價值嗎?顯然不是。只要我們認真領悟就不難發現,這裡面也包含著學習的智慧。我們在學習上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所謂“知彼”,就是知道學習的規律,明確知識的內在聯絡;所謂“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優勢與劣勢,包括對自己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明晰認識。顯然,只有知彼知己,我們才能揚長補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掌握知識。

    再如,《孫子兵法·軍爭篇》中講道:“善用兵者,以逸待勞。”這裡麵包含著豐富的哲理與睿智,後被列為三十六計之一。我認為,“以逸待勞”之兵法,對於讀書的啟示在於:在學習上要善於養精蓄銳,變被動為主動。具體說,就是以簡馭繁,以不變應變,以小變應大變,以不動應動,以小動應大動。果能如此,便可稱之為“善學”。《學記》中說得好:“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勞而功半。”

    另外,中國古代兵法十分強調一個“變”字,有許多關於“變”的精闢論述。兵法中的“知變”韜略,對於讀書,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人們常說,教有法,但無定法。同理,我們也可以說,學有法,亦無定法。在讀書學習上,我們一方面應該總結與遵循基本的規律,另一方面又不應該墨守成規,作繭自縛。而要靈活知變,為我所用,“變”則“通”,“通”則“曉”。在學習中運用“知變”韜略,主要表現在學習過程中辯證思維的運用。比如,讀書時“一目十行”(粗讀)與“十目一行”(精讀)的辯證統一;思維時“舉一反三”(發散思維)與“舉三反一”(聚合思維)的辯證統一;寫作時“勞於讀書”(厚積)與“逸於作文”(薄發)的辯證統一;以及學習中“動”與“靜”、“張”與“弛”、“分”與“合”、“急”與“緩”、“進”與“退”、“為”與“不為”的辯證統一等等。

    還有,兵法中所講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也能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運用於讀書上,生動地說明了學習方法的巧妙運用,全憑學習者的聰明才智。只要認真總結,潛心思考,巧妙的學習方法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為我所用。

    “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我們古代兵法真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只要我們深入領悟兵法要義,就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啟示

    “凡戰,以力久,以氣勝”啟示我們,在學習上要有堅持到底的恆心,要保持旺盛的鬥志:“多算勝,少算不勝”啟示我們:在學習上一定要有計劃,有步驟,不打無準備之仗;“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啟示我們,在學習上必須有長遠的打算;“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啟示我們,在學習上一定要有主攻方向,突出重點……

    兵法對於讀書的啟示可謂多矣!我認為,學法與兵法的巧妙嫁接,可以結出豐碩的智慧之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列夫托爾斯泰外貌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