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亭殿閣

    李世民——大唐最具爭議的帝王之一,玄武門前射殺兄弟,殘忍無情的是他,貞觀年間開創太平盛世,功在千秋的也是他;納隋煬帝之女為妃,風流多情的是他,懷念早逝的長孫皇后,深情念舊的也是他……紛紛擾擾,關於李世民的話題千年熱度不減,除了政治和感情,李世民篡改曆書也一直廣受熱議。

    那麼,他究竟修改過歷史嗎?如果有,這樣做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事實上,李世民篡改史實一事並不是空穴來風的推測,《資治通鑑》曾有記載:初,上謂監修國史房玄齡曰:“前世史官所記,皆不令人主見之,何也?”對曰:“史不虛美,不隱惡,若人主見之必怒,故不敢獻也。”上曰:“朕之為心,異於前世。帝王欲自觀國史,知前日之惡,為後來之戒,公可撰次以聞。”諫議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聖德在躬,舉無過事,史官所述,義歸盡善。陛下獨覽《起居》,於事無失,若以此法傳示子孫,竊恐曾、玄之後或非上智,飾非護短,史官必不免刑誅。如此,則莫不希風順旨,全身遠害,悠悠千載,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觀,蓋為此也。”上不從。玄齡乃與給事中許敬宗等刪為《高祖》、《今上實錄》;癸巳,書成,上之。上見書六月四日事,語多微隱,謂玄齡曰:“周公誅管、蔡以安周,委友鴆叔牙以存魯,朕之所為,亦類是耳,史官何諱焉!”即命削去浮詞,直書其事。也就是說,李世民登基之後,曾經違反歷朝歷代,天子不得翻閱當代史書的規定,而且,他不僅違反了,還在翻閱之後,對史書提出了修改。那麼,他究竟為什麼這麼做呢?答案藏在史書裡,一個人越是突出什麼,越是想要掩飾什麼。

    閱讀唐代歷史,唐朝從李淵始,到李治止的階段,最出彩的人物是李世民——英雄出少年,在沙場上衝鋒陷陣,無比英勇,單槍匹馬救過隋煬帝,公元616年,平定山西內突厥人的入侵,公元617年,以右元帥身份,率兵攻打隋朝首都洛陽成功,他打下了李唐半壁江山,可饒是如此,他也從未因為功勳卓著,心生不軌之心,忠孝兩全,為人謙遜,從未居功自傲。這樣一個人,因為過於優秀,被兄長嫉妒,為求自保,他不得已射殺弟兄。之後,他立為皇太子,再後來登基為帝,勵精圖治,“貞觀之治”名流千古。自此,李世民在隋唐歷史裡,以他勵志的經歷,完美的個性,樹立起千古明君的形象。

    分析至此,李世民為什麼要篡改史書,答案呼之欲出,他想要揚名立萬,想要掩蓋他不顧血脈親情,為了皇位不擇手段的事實。可是,這僅僅只是其一,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他在懼怕,他懼怕什麼呢?

    他在懼怕一個人,即使他已經死去,那個人就是隋煬帝楊廣。

    楊廣並不是一個昏君,這一點,天下人不知,可是李世民知。隋煬帝在位期間,征戰四方,平定天下,開鑿運河,改革科舉制,這一切都是為了百姓謀福祉,只不過他的這些舉措,為百姓帶去的福利不是立竿見影能看到的,需要時間。只可惜,隋煬帝沒有等到那一天,在他三徵高麗之際,起義軍已成氣候,隋朝曇花一現。李世民繼位以後,他心裡很明白,李家不過是鑽了一個空子,百姓看到的前朝年年征戰,屍骨累累背後,其實是隋煬帝還沒有來得及證明的功績,太多人還不懂,開鑿運河,疏通南北交通,促進經濟繁榮,戰事也好,大興土木也罷,只有如此才能發展國家,而李家卻利用大多數人的不懂,來藉口起兵。可時間終究會證明一切,到時候,天下悠悠之口,李家不過是一個竊國賊。這樣的恐懼催始著李世民篡改唐史,也是從那時候開始,隋煬帝開始被抹黑——楊廣為了看瓊花,要開鑿運河;楊廣性情慘烈,所以戰爭四起;而後宮情事,更是傳的不堪,甚至杜撰出楊廣姦淫母妃宣華夫人……

    李世民在政治上,其實也當的起大有作為四個字,只可惜,他糊塗了,歷史的真相併不是人為篡改就能被掩蓋的,發生過的事情,終究會留下擦不掉的痕跡,有心人會從蛛絲馬跡中一點點還原真相,而他篡改歷史,抹黑他人,誇大自己的行徑也終究會昭告天下,這才是,他一生最為人詬病之處啊。

  • 2 # 亭殿閣

    李世民——大唐最具爭議的帝王之一,玄武門前射殺兄弟,殘忍無情的是他,貞觀年間開創太平盛世,功在千秋的也是他;納隋煬帝之女為妃,風流多情的是他,懷念早逝的長孫皇后,深情念舊的也是他……紛紛擾擾,關於李世民的話題千年熱度不減,除了政治和感情,李世民篡改曆書也一直廣受熱議。

    那麼,他究竟修改過歷史嗎?如果有,這樣做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事實上,李世民篡改史實一事並不是空穴來風的推測,《資治通鑑》曾有記載:初,上謂監修國史房玄齡曰:“前世史官所記,皆不令人主見之,何也?”對曰:“史不虛美,不隱惡,若人主見之必怒,故不敢獻也。”上曰:“朕之為心,異於前世。帝王欲自觀國史,知前日之惡,為後來之戒,公可撰次以聞。”諫議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聖德在躬,舉無過事,史官所述,義歸盡善。陛下獨覽《起居》,於事無失,若以此法傳示子孫,竊恐曾、玄之後或非上智,飾非護短,史官必不免刑誅。如此,則莫不希風順旨,全身遠害,悠悠千載,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觀,蓋為此也。”上不從。玄齡乃與給事中許敬宗等刪為《高祖》、《今上實錄》;癸巳,書成,上之。上見書六月四日事,語多微隱,謂玄齡曰:“周公誅管、蔡以安周,委友鴆叔牙以存魯,朕之所為,亦類是耳,史官何諱焉!”即命削去浮詞,直書其事。也就是說,李世民登基之後,曾經違反歷朝歷代,天子不得翻閱當代史書的規定,而且,他不僅違反了,還在翻閱之後,對史書提出了修改。那麼,他究竟為什麼這麼做呢?答案藏在史書裡,一個人越是突出什麼,越是想要掩飾什麼。

    閱讀唐代歷史,唐朝從李淵始,到李治止的階段,最出彩的人物是李世民——英雄出少年,在沙場上衝鋒陷陣,無比英勇,單槍匹馬救過隋煬帝,公元616年,平定山西內突厥人的入侵,公元617年,以右元帥身份,率兵攻打隋朝首都洛陽成功,他打下了李唐半壁江山,可饒是如此,他也從未因為功勳卓著,心生不軌之心,忠孝兩全,為人謙遜,從未居功自傲。這樣一個人,因為過於優秀,被兄長嫉妒,為求自保,他不得已射殺弟兄。之後,他立為皇太子,再後來登基為帝,勵精圖治,“貞觀之治”名流千古。自此,李世民在隋唐歷史裡,以他勵志的經歷,完美的個性,樹立起千古明君的形象。

    分析至此,李世民為什麼要篡改史書,答案呼之欲出,他想要揚名立萬,想要掩蓋他不顧血脈親情,為了皇位不擇手段的事實。可是,這僅僅只是其一,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他在懼怕,他懼怕什麼呢?

    他在懼怕一個人,即使他已經死去,那個人就是隋煬帝楊廣。

    楊廣並不是一個昏君,這一點,天下人不知,可是李世民知。隋煬帝在位期間,征戰四方,平定天下,開鑿運河,改革科舉制,這一切都是為了百姓謀福祉,只不過他的這些舉措,為百姓帶去的福利不是立竿見影能看到的,需要時間。只可惜,隋煬帝沒有等到那一天,在他三徵高麗之際,起義軍已成氣候,隋朝曇花一現。李世民繼位以後,他心裡很明白,李家不過是鑽了一個空子,百姓看到的前朝年年征戰,屍骨累累背後,其實是隋煬帝還沒有來得及證明的功績,太多人還不懂,開鑿運河,疏通南北交通,促進經濟繁榮,戰事也好,大興土木也罷,只有如此才能發展國家,而李家卻利用大多數人的不懂,來藉口起兵。可時間終究會證明一切,到時候,天下悠悠之口,李家不過是一個竊國賊。這樣的恐懼催始著李世民篡改唐史,也是從那時候開始,隋煬帝開始被抹黑——楊廣為了看瓊花,要開鑿運河;楊廣性情慘烈,所以戰爭四起;而後宮情事,更是傳的不堪,甚至杜撰出楊廣姦淫母妃宣華夫人……

    李世民在政治上,其實也當的起大有作為四個字,只可惜,他糊塗了,歷史的真相併不是人為篡改就能被掩蓋的,發生過的事情,終究會留下擦不掉的痕跡,有心人會從蛛絲馬跡中一點點還原真相,而他篡改歷史,抹黑他人,誇大自己的行徑也終究會昭告天下,這才是,他一生最為人詬病之處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郎導直言”看到了隊員成長,看清了差距和不足”,怎麼評價女排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