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胡評車
-
2 # 陳繼垣
「原創」這位網友你好,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是這樣的,由於太陽能發電需要很大的面積才能滿足一輛車的需要,就拿人造衛星來說吧,在太空中一顆人造衛星需要兩個面積遠遠大於衛星表面積的太陽能發電板才能滿足人造衛星的工作需要。那是在太空中就算是面積再大也不會影響其它東西的事,而且衛星在太空中基本就是執行在真空中儘管太陽能發電板的面積很大卻沒有什麼阻力。在地面上如果一輛車的周邊上到處都是太陽能發電板,可以想像這輛車會有多麼大的體積,況且現在公路上本身就堵車堵的厲害,如果在大量發展純太陽能電動車,很難想像公路上會是什麼樣子,在加上天氣陰晴不定車輛出行很難有保障,再加上如此大的太陽能發電板在空氣中阻力會有多大,恐怕是光克服阻力問題就要消耗掉大部分電能了,這輛車就很難有什麼做用了。基於以上原因很難發展純太陽能電動車,這就是很少聽到純太陽能電動車的基本原因。
也有在做的,不過確實比較小眾,後面我們再分析原因哈。
荷蘭有一家公司,設計了一款太陽能汽車,名字還挺牛的,叫Lightyear One(光年1?),這車續航有700多公里,可以透過太陽的暴曬為汽車充電。按照官方說法,一小時可以充12里程的續航(我覺得這有點吹牛了),售價約合人民幣110萬。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這個車看起來像個車。看看它的渲染圖,還是挺炫酷的。
為什麼說這個重要,因為之前一些太陽能汽車看起來都很“奇怪”,像Sono Motors的太陽能汽車Sino Extender,它的原型車是這個樣子。
國內也有做的,漢能在16年就釋出過一系列太陽能汽車。其中有一款長這樣。
為啥這些太陽能電動車看起來都這麼“個性”呢?這也是太陽能發展的技術瓶頸,效率問題。一平方的太陽能功率有1000瓦左右,轉化效率理論三四十實際二十,一平方充電功率也就200瓦,所以在設計太陽能汽車的時候,就拼命的增加汽車的光照面積。
一輛車寬兩米長五米,滿打滿算也就十平方米,總功率是兩千瓦,一個小時兩度電。電動車百公里耗電大概12度,如果是完美狀態下,這輛太陽能車一天曬足8個小時,就可以給電動車增加60多公里續航。
但這是理論狀態,實際算上各種損耗,太陽也不是咱家的,太陽能每天充的電很有限,加上太陽能模組帶來的重量,這是要多消耗能量的,實用性到底如何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