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妙妙媽媽的小幸運
-
2 # 玩出好身材
運動參與人類各年齡段認知過程的形成,尤其在兒童時期。在這方面有一定的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研究表明,出生後至青春期是大腦結構和功能發育的重要時期,該階段運動對大腦發育和成熟有明顯的積極作用。儘管具體機制尚不清楚,但至少有 3 條通路透過有氧運動促進認知功能:目標導向性鍛鍊提高急性認知力 , 執行復雜運動及有氧運動,引起大腦中短期和長期的生理變化。運動對發育期不同年齡段的影響有差異。對 4~18 歲人群的 44 項觀察指標的 Meta 分析研究發現,被試者在智商測試、數學、語言表達及學習成績等方面的認知改善與運動具有明顯相關性,所有年齡組均能在運動中獲益,但相比 8 ~ 10 和 14 ~ 18 歲組,運動對認知能力的提高在 4 ~ 7 和 11 ~ 13 歲組更為顯著,7 ~ 12 歲接受規律運動訓練的兒童在注意力方面明顯強於非運動組。將 171 名 7 ~ 11 歲缺乏活動肥胖兒童隨機分為運動組(20 或 40 min/day)和對照組,實驗進行13周,標準化評估兒童認知及學業成績等專案, 結果顯示,執行任務及數學運算能力與運動量呈正相關;同時,運動明顯增強相關認知的大腦區域 - 雙側前額葉皮質活躍度,而降低後頂葉皮質活躍度,為運動影響認知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學依據。
基礎研究證實運動促進神經營養因子表達及神經形成,提高發育期大鼠的認知表現,有利於形成更為複雜的神經迴路,降低或逆轉神經損傷帶來的認知障礙。就目前人類研究文獻系統性的評價,發育期運動對於大腦發育具有促進作用,並對認知、學習、執行能力和閱讀能力等方面具有積極的影響。但由於各研究採用的運動型別、頻率等形式多樣,認知評價、考評指標紛雜,而致研究結果並不完全一致,但並沒有文獻顯示運動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該領域還需更多的研究以闡明具體發育階段、運動形式,包括強度和時長,以及其內在的神經機制。研究結果也將為臨床中可能的發育期神經損害,如嬰幼兒傷害性刺激、麻醉藥物的應用及發育期癲癇發作等,提供可行的預防和治療策略。
回覆列表
告訴你,聽好嘍,百分之二百的有幫助!!
生命在於運動!!大腦發育離不開運動!!
先簡單認識一下大腦:
大腦分左右兩半球!左右兩邊大腦交叉管理四肢左右兩側運動和知覺的!!
另外:左右又有各自的分管。
左邊主管理性思維,尤其是語言,表達,溝通方面!!
右邊主管感性思維,尤其是情緒,心情,心態方面!
首先,在嬰幼兒和兒童期,孩子的運動神經會隨著孩子的運動,快速發展,大腦發育影響運動形為,運動又刺激著大腦神經,所以多運動的孩子,大腦發育充分快速,讓孩子們運起來吧!!其次,運動能促進新陳代謝,血液迴圈,增加心肺功能,增強胃腸吸收,增加大腦血氧含量,從而有利於大腦發育!!各年齡段孩子的運動是一樣的,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推薦幼兒各年齡段適宜的運動 :
0-1歲:俯臥抬頭、翻身、手腳觸碰床鈴、嬰兒被動操、玩玩具等。
1歲-3歲:以玩的形式達到運動的目的。比如寶寶爬行走路、攀登、快步追逐玩具、上下臺階、拋投小皮球、撿樹葉、玩沙子、牽著拖拉玩具跑等。
3歲-5歲:以室外玩耍達到接近真正形式的運動。體操、短時間低強度的跑步、拍球、跳繩等,有些孩子已經對某種運動產生喜歡感。
5歲-7歲:初步達到真正形式的運動。騎車、溜冰、游泳、舞蹈,以及5歲前的所有運動都適合。
8歲後: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以及8歲前所有的運動。
看過一個小實驗分享一下:著名的曲奇的誘惑!
國外某研究機構實驗:拿出許多美味誘惑的曲奇,放在孩子面前,孩子們一個個口水直流,難抵誘惑,接著研究人員讓孩子們開始運動,運動15分鐘後,再次回到曲奇面前,約有70%的孩子抵擋了誘惑,所以實驗表明,運動可以讓孩子有更強自控力,運動可以良性刺激和影響大腦發育!
要想讓孩子更聰明,就要先讓孩子運動起來,尤其是父母陪伴的運動更有效果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