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樂飄香
-
2 #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法國喜歌劇被稱為“Opera comique”。17世紀末,巴黎的集市流行一種“集市劇”,它以喜劇性對話和民間流行歌舞曲調為主,並且摻雜著雜技、啞劇的表演形式,被看作是法國喜歌劇的前身。後來,巴黎還有了專門上演集市劇的大眾劇院。18世紀50年代一批義大利喜歌劇演員來巴黎演出,包括佩格萊西的《女僕作夫人》。在抒情悲劇佔據很大市場的法國,義大利喜歌劇由於風格樸素、生動幽默、表現日常生活內容等特點,很快就引起許多法華人極大的興趣。法華人把自己的抒情歌劇和義大利喜歌劇相比較,指出它們之間的優劣,從而導致了西方音樂史上的“喜歌劇之爭”。以盧梭為代表的百科全書派力挺喜歌劇,並身體力行地創作了一部法國式喜歌劇《鄉村占卜者》(Le Devin du Village,1752年)。反對者則堅持宮廷貴族的藝術趣味,維護所謂“法國歌劇的傳統”。這場爭論促進了法國喜歌劇的發展,使其成為全國各階層的時尚,更多的作曲家加入創作行列。法國喜歌劇一般不用宣敘調,使用口語對白,採用新創作的曲調,強調感情表達和音樂描繪。此外,法國喜歌劇還大膽涉及法國大革命之前的一些社會問題,例如作曲家格雷特里(A.E.Modeste Gretry,1742年- 1813年)、菲力多(Francois-Andre Danican-Philidor,1726年- 1795年)等人的作品。其中格雷特里的《獅心王查理》(Richard Coeur-de-Lion,1784年),後來被稱為“拯救歌劇”的先驅。
德奧的喜歌劇稱為歌唱劇(singspiel)。歌唱劇在16世紀就已經存在,至18世紀中葉興盛起來。歌唱劇大多移植外來音樂,德國北部更多模仿法國喜歌劇或英國民謠劇;德國南部及奧地利與義大利喜歌劇的風格接近,音樂既有對義大利詠歎調的模仿,也吸收了德國民歌和流行的曲調。歌唱劇以作曲家希勒(Johann Adam Hiller,1728年- 1804年)的《魔鬼出籠》(Der Teufel ist los)為代表。
英國的喜歌劇稱為民謠劇(ballad opera),採用英語做對白,配以通俗流行的曲調,曲調多來自民歌、城市小調、流行舞曲,甚至是義大利或法國歌劇中的旋律。作曲家佩普什(Johann Pepusch,1667年- 1752年)的《乞丐歌劇》(The Beggar’s Opera)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格魯克和歌劇改革
18世紀開始,義大利正歌劇的戲劇性逐漸減弱。儘管歌劇內容仍舊是傳統的神話和歷史故事,但是主要依靠演員高超的歌唱技巧和華麗的舞臺裝飾來吸引觀眾,歌劇逐漸異變為誇張造作的形式,藝術降低為娛樂耳目的社交裝飾品。
圖5.1.1 格魯克
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下,一些作曲家開始探索著歌劇發展的新道路。德國作曲家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1714年- 1787年)正是這其中的代表。格魯克生於德國,後來到過歐洲的許多國家學習和生活,透過自學掌握了音樂知識和技能,曾在米蘭學習作曲,受義大利歌劇的影響,從亨德爾的清唱劇中受益。他的主要作品有:《奧菲歐與尤麗迪茜》(1762年)、《阿爾採斯特》(1767年)和《伊菲姬尼在陶利德》(1778年)等。
格魯克歌劇創作的原則是音樂服從詩歌,音樂要服務於詩歌並推動劇情的發展。格魯克在歌劇中追求質樸、自然、簡潔的風格,力圖把歌劇的各種表現手段融為一體,刪掉一切多餘的東西。歌劇中詠歎調追求人物質樸的情感表達,加重宣敘調的旋律性並且使用樂隊伴奏,重視合唱的運用。樂隊吸取18世紀管絃樂的成果,芭蕾舞和舞臺背景等皆與戲劇情節相符合、統一。歌劇中使用的各種表現形式,都是為戲劇發展服務的。儘管歌劇題材仍以神話故事為主,但是在處理上卻充分體現人的道德和責任感,以及崇高的理性與倫理價值。格魯克的改革為歌劇藝術注入了新的思想內涵和音樂語言,對後世歌劇的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回覆列表
克勞德 德彪西 大海,沃恩 威廉姆斯 大海交響曲,吉爾松 大海,布洛克 海之詩,埃爾加 海的圖畫,拉赫瑪尼諾夫 五首音畫練習曲 之 海與海鷗,裡姆斯基 在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