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鈺

    《三國演義》是以三國這段歷史為藍圖,收集整理各種民間傳說,謳歌忠義仁孝為目的,創作的一部歷史題材小說。歷史如何變化,這部小說肯定依然會寫,除非沒有這段歷史。只是歷史不同,書的內容也會有所不同。

    劉備統一,肯定沒有三國了,《三國演義》的名字可能是蜀漢傳、後漢傳、興漢傳、昭烈演義…等描寫劉備復興之類的故事,劉備地位會超過劉秀。

    諸葛亮統一,肯定也沒有三國,曹丕、孫權也就是王莽之類。會是一本丞相傳、蜀相傳,以諸葛亮為核心的勵志小說。

    姜維統一,時間跨度太長,三國已經形成。《三國演義》依舊,只是後三國會寫的更詳細,廖化、張翼等可能會提到五虎層級。也會增加更多的傳奇故事。

  • 2 # 冷兵器研究所

    三國這段歷史波瀾壯闊,讓人蕩氣迴腸。怎麼看都是文學家會最喜歡的題材。

    其實三國故事在南北朝時代就很知名了。南北朝時代形容猛將的時候很喜歡用關羽張飛來比喻。

    東晉將領劉遐“性果毅,便弓馬,開豁勇壯。……每擊賊,率壯士陷堅摧鋒”。冀地的人就把他比作張飛、關羽。

    留下“唱籌量沙”和“自毀長城”兩個成語的名將檀道濟有兩個心腹猛將薛彤、高進之,當時的人就喜歡把他們兩個比作關羽張飛。

    劉宋猛將薛安都曾縱馬突襲並斬殺有萬人敵之稱的驍將魯爽,被當時的人稱為“關羽之斬顏良,不是過也。”

    在這之後,到了宋代就有“說三分”的評書節目了。

    而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之前的元代,就有《三國志平話》這部小說流傳了。

    總體來看,廣大人民群眾其實更喜歡蜀漢崛起的前半部,所以就算三國時期是劉備或者說蜀漢統一了天下,這些故事還是會流傳下去的。

    因此自然早晚也會有一天會有小說家將其寫成故事。

    這個比如《隋唐演義》、《說岳全傳》、《大明英烈》等等歷史傳奇,都有小說。這些小說的結局也有好有壞。

    當然,如果劉備或蜀漢統一了天下,歷史線就會有巨大的變化,那麼是否有羅貫中這個人,或者羅貫中會不會寫《三國演義》都是不好說的了。

    而《三國演義》之所以著名,主要是羅貫中這個偉大的小說家的妙筆生輝。

    因此如果劉備或蜀漢統一了天下,類似《三國演義》的小說還會存在,但可能達不到“四大名著”這個級別了。也因此就沒有三國無雙這個遊戲了……

  • 3 # 右手左傳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命題。

    按照題主的設想是三國時期,那就說明三足鼎立已成事實。不管是劉備還是由他所建立的蜀漢統一天下,中國歷史都經歷了當時的三國時期。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羅貫中跟據陳壽所著《三國志》改編而成。陳壽何許人也?

    陳壽巴西安漢人,自幼刻苦好學,後來拜在了蜀漢主和派譙周門下。陳壽這個人文章寫的好,所寫文章以富麗著稱。在當時的蜀漢曾擔任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吏等職。從官職上可以看出陳壽基本上是跟書籍在打交道。後來蜀漢歸晉,陳壽被薦舉為中書郎,後兩次被貶。陳壽耗時十年,直到晉滅吳時,才撰寫完成《三國志》。

    陳壽是晉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當時是劉備或者蜀漢統一了天下。陳壽就不可能成為晉臣,以他的工作性質來看。撰寫一部史書,也不可能是他晚年突然心血來潮,而是得經過很多年的籌備,收集各種資料,才有可能完成。所以不管誰最終統一天下,陳壽都會去寫《三國志》。

    既然假設是劉備的蜀漢統一了天下,結果無非就是《三國志》以蜀漢為正統,三足鼎立之前內容是不變的,以後就要跟著我們的假設走了。

    如果《三國志》得以倖存,那麼《三國演義》肯定是存在的。

  • 4 # 西楚霸王丶項羽

    自然還會有,只不過關張趙馬黃會全面升級,曹氏集團孫氏集團文臣武將會被一起加強,呂布更是天下無敵。

    然後統統被劉氏集團打敗,

    趙子龍長板神龍附體,萬箭齊發不傷吾身,

    張翼德當陽戰神現世,百萬大軍不得寸進,

    馬孟起潼關神威天降,天地變色曹軍伏地,

    黃漢升定軍九連金烏,九箭焚城赤地千里,

    關雲長麥城水淹七軍,青龍隨行武聖呈威,

    赤壁大戰妖星臨凡間,臥龍鳳雛黑火映江,

    焦土七百里白帝託孤,雌雄合併劍蕩江東,

    蜀後主姜麒麟出劍閣,從此天下皆為漢臣。

    劉氏集團真要是統一了,三國說不定就被吹成神話小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細胞低喝牛奶還是酸奶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