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地人

    繼《我回到那個名叫愛情的地方》推出10個月後,沙寶亮又上線了全新的單曲《歲月如刀》。

    《歲月如刀》是一個常見的音樂主題,甚至是常見的人生命題。但常見並不等於人人都能真正的把握,因為把握本身,需要的是閱歷、經歷和感悟,而對於用作品來呈現“歲月如刀”這樣的命題,還離不開一個要素,那就是如刀刃般鋒利的歌聲。

    這些,沙寶亮全部具備了,而在出道17年的時候,唱起“歲月如刀”這樣的命題,更是恰得其所、恰到好處,也恰如其分了。

    和之前推出的《我回到那個名叫愛情的地方》,《歲月如刀》同樣是由沙寶亮本人作曲的作品。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一直會把沙寶亮當成最會唱歌的唱將,而在華語樂壇傳統的認知裡,往往就是會唱歌的人不會寫歌,會寫歌的人唱歌總是一般。這,倒也從某一層面,印證了“上帝是公平的”那句話。

    但沙寶亮真的是一個能寫能唱的全能音樂人,比如《無名指》和《戀曲2012》這兩張專輯,就由他自己包辦了所有的作曲。

    而之所以沙寶亮很少會突出他的音樂創作屬性,主要就是因為他的作曲與演唱,一體感相當強,強到渾然一體、一氣呵成。根本不需要量身定造,旋律即心聲、心聲成歌聲,自己演唱自己的作品,到了沙寶亮這裡,已經去創作這樣的形式轉接,而成了情感與歌聲的一種同步。

    也可以說,沙寶亮是一個音樂雕刻自我的唱作人,演唱即創作、創作即演唱。

    從《歲月如刀》這首歌曲的創作來講,沙寶亮的作曲,本身就有著一種經典的味道。之所以一首新歌,就可以給人一種經典的味道,就是他對於旋律的譜寫,汲取了華語傳統流行樂的最精髓養分。和時下有些一味強調酷和個性的音樂相比,就是保持最人性的流暢、順耳和動聽。

    但另一方面,《歲月如刀》又是一首完全貼合沙寶亮本人聲線表現力的作品。尤其是副歌部分,從“歲月如刀”到“無可救藥”的一個跨音域轉調,就會給人一種非常獨特的魅力,而這種意想不到的神來之筆,恰恰就是因為作曲人和演唱者,都是沙寶亮本人的緣故。沒有人能夠比沙寶亮更瞭解沙寶亮,也就有了一種真正人歌合一的感覺。

    這一次《歲月如刀》的詞作者老沫,也是和沙寶亮合作多年的老搭檔。沒有花哨的文字,沒有詞藻的堆砌,《歲月如刀》整首作品,以沙寶亮的視角,呈現了關於孤獨、關於歲月的經歷和領悟。

    與此同時,《歲月如刀》還是一首“無解”的歌曲。“於是我不停奔跑,就像困獸,找不到解藥”,雖然讓作品看起來像是沒有答案,但卻有了一個更開放的結局。畢竟,真實的歲月從來不會給人答案,而人想要得到答案,也只能不停地奔跑。這就是歲月的意義,也是這首《歲月如刀》最寫實的意義。

    在一個電子音色絢爛的時代,《歲月如刀》卻用民謠的質樸、搖滾的張力,呈現出一種最本質的情緒流淌。硬朗的掃弦、飽滿的鼓點,再加上流淌的旋律,都讓音樂有了一種純粹的美感,簡單直接、直擊靈魂,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子,能夠直插聽者的聽覺神經中心,一週即中、無可救藥。

    歲月除了給人領悟,還給了沙寶亮這樣的歌手,以一種更金屬光澤的聲音質感。而真假聲的嫻熟運用,在《歲月如刀》這首歌曲裡,更多的不是技術層面的轉換,更像是情緒變換時的隨心所欲。

    雖然,《歲月如刀》並不是一首即興的歌曲,但在一首工整的歌曲裡,沙寶亮在很多細節,卻有許多灑脫、從容的隨興處理。一點點的Shuffle,突出的聲音轉換或爆發,都讓現在的他,其實已經有了類似於爵士歌手那樣的自由拿捏。技術已經成了歌曲表達時的旁枝末節,因為它們早就成了沙寶亮音樂生命裡的一部分。

    於是,《歲月如刀》這首歌曲,也就讓人聽得從容,又感到鋒利。對於沙寶亮來講,這樣一首作品,既是經過歲月之後的人生感悟,也是他用音樂對於歲月的一種反哺。歲月成就了今天的沙寶亮,而他則將音樂化為刀刃,將真實的歲月去蕪存精,雕刻出了一種蓬勃的力量。

    這種力量,於聆聽的角度,是唯美;於人生的角度,是勵志。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沙寶亮的新專輯,還將推出實體黑膠唱片,對於像《歲月如刀》這樣的作品來講,黑膠無疑是最好的載體,溝壑中有命運的痕跡,亦能流淌出最美的音樂。

    那就,等待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風和雨字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