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好問題,我把我知道的分享出來。
希望大家儘量減少走彎路。
很多朋友都以為爬格子是基本功。
其實不是的,爬格子用來做熱身練習就好了,每天根據自己時間安排。
花個10到30分鐘做熱手練習就好了。
在24條裡面每天選擇兩到三條就行了,有一些會比較難彈,速度條慢點就好。
如果手比較小,熱身的時候也抽個十分鐘做擴指練習。
看譜:
上面標註了左手指法,也可以用左手食指、中指和小指做同樣的練習。
熱身了之後,我們就可以來練習基本功了。
基本功的練習我們可以分幾個階段去走的。
說回五種指法。
只要學吉他,一般都聽過五種指法。
很多人覺得學不懂,實際上是練習的量不夠。
這裡把最簡單最有用的三條練習分享出來。
記住,先去練到熟透了,實在是無聊的話,找點歌曲來實戰練習一下。
一會舉點例子。
我以la型音階為例,講講最系統的學習方法。
我們都知道,la型音階命名方式是以起始音命名的。
這種命名方式誤導了很多人,其實真正要記得是根音的位置。
上圖示的很清楚了,就是黑點上面有個“1”的位置。
然後我們分三種音符去練習:八分、八分三連音與十六分。
通俗一點說就是一拍兩個音一拍三個音和一拍四個音。
注意每條練習都是從根音開始設計的,直接開節拍器練習就可以。
如果你用loop錄了伴奏練習,那你隨便從哪個音開始都行。
我們算個賬,五種指法,每種指法有三個練習,再加上12個調。
那麼:5*3*12=180條練習。
這個量是有點大的,雖然說吉他可以直接移動把位,但是不去實際的練習移動,一樣是不熟的。
所以,還是要花點時間的,不要覺得可以一步登天。
很多朋友跟我說,我一定要知道怎麼用才去練習的。
我就拿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來說說,是怎麼用的。
上面是《海闊天空》的尾奏,我隨便在網路上找的一個譜。
這個是F調的。
第一個小節,用的就是我們熟悉的sol型音階。我之前彈過餘曉維老師的版本,他是直接編在la型指法裡面。你如果學懂了,自然可以自己設計。
然後第二個小節,第二小節設計的其實不太合理,直接跳到了la型指法,彈起來會不順手。還是那句話,你要是練夠了練懂了,就可以自己設計。
第三個小節就直接在la型指法裡面了,第四拍的後半拍直接跳到了si型指法。這個過渡還可以,比較順滑。
第四小節前兩拍是在si型指法裡面,從第二拍的後半拍是用到了re型指法,這拍跟我原來彈的不一樣,不過不是重點。第三拍第四拍直接到了mi型指法。
由於篇幅,就不裝逼了。
音階指法的運用很多不是單個的,都是連線了兩個或者更多指型的方式。
我們直接來說進階的。
進階的部分,其實我們要學習和絃素材。
昨天碰到一位朋友,說自己只彈主音,覺得和絃不重要。
千萬不要這麼想啊,主音都是在和絃裡面走的。
不明白和絃,根本玩不了主音的,除了你copy一段之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一不小心又裝逼了。
接著說和絃素材。
和絃素材其實包含三個東西:常用和絃按法、常用音階與常用琶音。
以Dm7和絃為例:
常用和絃按法:
常用音階:
常用琶音:
和絃素材練習完了之後就是練習樂句。
由於篇幅就不吹牛逼了。
大家還是練起來吧,不練哪裡能懂呢?
祝好運。
這是一個好問題,我把我知道的分享出來。
希望大家儘量減少走彎路。
很多朋友都以為爬格子是基本功。
其實不是的,爬格子用來做熱身練習就好了,每天根據自己時間安排。
花個10到30分鐘做熱手練習就好了。
在24條裡面每天選擇兩到三條就行了,有一些會比較難彈,速度條慢點就好。
如果手比較小,熱身的時候也抽個十分鐘做擴指練習。
看譜:
上面標註了左手指法,也可以用左手食指、中指和小指做同樣的練習。
看譜:
熱身了之後,我們就可以來練習基本功了。
基本功的練習我們可以分幾個階段去走的。
首先:初級階段,音階方面,我們學好五種指法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否則學了像沒有學一樣。說回五種指法。
只要學吉他,一般都聽過五種指法。
很多人覺得學不懂,實際上是練習的量不夠。
不要總是找藉口弄懂了才去學才去練,而是去學去練了才懂。這裡把最簡單最有用的三條練習分享出來。
記住,先去練到熟透了,實在是無聊的話,找點歌曲來實戰練習一下。
一會舉點例子。
我以la型音階為例,講講最系統的學習方法。
我們都知道,la型音階命名方式是以起始音命名的。
這種命名方式誤導了很多人,其實真正要記得是根音的位置。
上圖示的很清楚了,就是黑點上面有個“1”的位置。
然後我們分三種音符去練習:八分、八分三連音與十六分。
通俗一點說就是一拍兩個音一拍三個音和一拍四個音。
注意每條練習都是從根音開始設計的,直接開節拍器練習就可以。
如果你用loop錄了伴奏練習,那你隨便從哪個音開始都行。
我們算個賬,五種指法,每種指法有三個練習,再加上12個調。
那麼:5*3*12=180條練習。
這個量是有點大的,雖然說吉他可以直接移動把位,但是不去實際的練習移動,一樣是不熟的。
所以,還是要花點時間的,不要覺得可以一步登天。
很多朋友跟我說,我一定要知道怎麼用才去練習的。
我就拿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來說說,是怎麼用的。
上面是《海闊天空》的尾奏,我隨便在網路上找的一個譜。
這個是F調的。
第一個小節,用的就是我們熟悉的sol型音階。我之前彈過餘曉維老師的版本,他是直接編在la型指法裡面。你如果學懂了,自然可以自己設計。
然後第二個小節,第二小節設計的其實不太合理,直接跳到了la型指法,彈起來會不順手。還是那句話,你要是練夠了練懂了,就可以自己設計。
第三個小節就直接在la型指法裡面了,第四拍的後半拍直接跳到了si型指法。這個過渡還可以,比較順滑。
第四小節前兩拍是在si型指法裡面,從第二拍的後半拍是用到了re型指法,這拍跟我原來彈的不一樣,不過不是重點。第三拍第四拍直接到了mi型指法。
由於篇幅,就不裝逼了。
音階指法的運用很多不是單個的,都是連線了兩個或者更多指型的方式。
總之,還是要去學習去練習才能懂的,懂了才去學才去練這個想法是自己騙自己。我們直接來說進階的。
進階的部分,其實我們要學習和絃素材。
昨天碰到一位朋友,說自己只彈主音,覺得和絃不重要。
千萬不要這麼想啊,主音都是在和絃裡面走的。
不明白和絃,根本玩不了主音的,除了你copy一段之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一不小心又裝逼了。
接著說和絃素材。
和絃素材其實包含三個東西:常用和絃按法、常用音階與常用琶音。
以Dm7和絃為例:
常用和絃按法:
常用音階:
常用琶音:
和絃素材練習完了之後就是練習樂句。
由於篇幅就不吹牛逼了。
大家還是練起來吧,不練哪裡能懂呢?
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