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水布衣
-
2 # 唯二歷史筆記
五代十國中南漢和北漢具體是什麼關係?我們先看看他們是怎麼建立的和誰建立的就可以知道了。
1,南漢
南漢是由唐末的清海節度使劉隱在唐滅亡後於嶺南地區佔據的一塊勢力範圍,劉隱在唐剛滅亡的時候臣服後梁,韜光養晦,逐步壯大自己的實力。後又從南楚手中奪取了容、邕兩地,為南漢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元(911年)劉隱去世,後其弟劉巖接替了他的職位。劉巖在削平嶺南其他地方割據勢力後,於917年稱帝,建國號漢,史稱南漢。
2,北漢
北漢是時任河東節度使、太原尹的劉崇在趁亂佔據河東十餘州後,趁機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北漢。
劉崇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北漢是後漢政權的延續。後漢的皇位傳到了劉知遠的兒子——後漢隱帝劉承佑之手後,劉承佑猜忌他手下頭號大將郭威,郭威被逼反,殺了劉承佑及其家人,推翻了後漢建立了後周。
而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崇自然不甘心,於是他於公元951年在太原稱帝,依然沿用“漢”的國號,他建立的北漢實力比較弱小,所以他結遼為援,奉遼帝為叔皇帝。這一點也是為後人所詬病的地方,不過在哪個混亂的年代,有兵就是草頭王。所以他們做什麼事都只看利益,無關道德和價值觀。
從上面的情況介紹可以看出,南漢和北漢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而且在那個科技落後的年代,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得出行是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加之南漢和北漢並沒有多大的關係,所以他們之間應該沒有多少來往,也不會有什麼外交關係之類的。
至於互相稱呼的問題其實我們想想,他們之間都沒有什麼來往,稱呼的事情自然是各稱呼各的,因為他們只是國號近似而已,別的沒什麼一樣的地方。
即使知道對方的存在,估計也是貶低對方抬高自己罷了!
-
3 # 趙永志67
南漢和北漢同為地方割據政權,在五代十國的亂世,有兵便是王,你方唱罷我登場。南漢和北漢國號都為漢,皆因都是劉姓後代,都想承繼大漢先世之餘威,兩國相距數千裡之遙,中間還有數個大小不等的政權國家,兩國並無多大交集,一個位于山西中北部,一個位於嶺南,兩國都為北宋所滅,北漢末代皇帝劉繼元和南漢後主劉鋹都死於北宋京城開封,劉鋹被封恩赦侯,死後又追封南越王。劉繼元被封彭城郡公,死後追封中書令,彭城郡王。
-
4 # 歷史哨聲
南漢早於北漢建立 且南漢以中國正統自居 稱呼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皇帝為洛州刺史 並不承認他們的皇帝身份
加上南漢和北漢之間隔著南楚、後周二國,難以直接建立外交關係,南北漢彼此也沒有需要和對方聯絡的需要——因為南北漢無法從對方身上獲取對本國有利的利益,因此,南北漢基本上沒有來往。
如果有來往,也是南漢和後漢有來往。917年建立的南漢,沒有必要和951年建立的北漢建立關係。
題主好奇的是國號同為漢,雙方如何稱呼。南漢對於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等國一律稱呼為:“偽庭”,稱呼後梁等五代的皇帝為:洛州刺史,拒絕承認後梁等五代政權的合法性。
在後唐唐莊宗滅後梁時,南漢曾經派遣使者來進行外交,其稱呼抬頭為:
“大漢國王致書上大唐皇帝”自稱大漢國王,稱呼唐莊宗為大唐皇帝,在身份讓低了一格。當然這有可能是五代十國時各國之間進行外交的慣例。
國號+國王的自稱,稱呼對方為國號+國王或皇帝以表尊敬,很可能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外交稱呼慣例。
回覆列表
似乎沒什麼聯絡。
北漢(951——979)是後漢被後周所滅後建立的。面積不大。都城晉陽(今山西太原)。領土為十二州,大致位於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
南漢(917年—971年)是唐末封州刺史劉謙與其後人共同奠定的一個割據政權,位於現今天廣東、廣西兩省,及越南北部,面積不小。
從當今地圖看起來,兩地相隔較遠,中間還隔著別的國家(後蜀、南唐、荊南、楚),在古代資訊和交通不發達的時期,很難有啥交流,再說大家國號都叫“漢”,多彆扭啊。
不過,北漢末帝劉繼元在公元979年投降北宋,死於991年;南漢後主劉鋹在公元971年投降北宋,死於980年。兩人都在開封當了公,彼此相交的時期只有一年,不知道,兩位在開封的一年相見是如何看對方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