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街機時代

    我們都知道經典街機遊戲《三國志》是根據本宮宏志的漫畫《天地吞食》中的故事劇情改編的(也叫《吞食天地》)。而這部漫畫又很大程度上參考了《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場景和故事,因此這款遊戲我們玩起來毫無違和感。各種能夠在遊戲中接觸到不少的演義中出現過的戰役,像是: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水淹白河、長坂坡之戰、赤壁之戰、華容道

    當年我們在遊戲廳玩到的是亞洲版,因此名字就叫《三國志》。遊戲人物全都漢字,出現的猛將也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關羽、張飛、魏延、趙雲、黃忠。而其他沒有顯示名字的人物,我們可以根據人物形象判斷誰是劉備、諸葛亮、曹操、孫權、魯肅。

    不過遊戲中出現的人物形象,和我們熟知的三華人物有很大的出入,關羽的美髯公形象和張飛粗狂的形象都沒有表現出來,甚至魏延還變成了禿頭。要不是遊戲中有名字,我們根本分辨不出來吧!美版中他們還真不叫這個名字。

    那麼,街機《三國志》中的人物在原畫中是什麼樣子的呢?

    相對比一下,感覺還真差不多呢!

    遊戲中劉備和諸葛亮僅僅在過場中出現過,但是要知道在漫畫中這兩位可都是第一主角哦!

    遊戲中的動作原畫設計。

    我們熟悉的這些動作,在原設計中的表示方式稍微有點不同,但是玩家看到也是非常熟悉的感覺。

    趙雲抓住敵兵之後,一般情況下我們選擇捅兩刀然後扔出去。

    張飛的大座,這一招在現實中估計是不大可能實現的。

    看到這個畫面,估計中招的人不死也殘了。不過在遊戲中的傷害也不是很高。

    這個大座是跳+手,並非是梅花大坐

    在遊戲設定中,關羽兩米多高,其他的小兵在他面前都是矮子。

    抓住敵兵之後,直接用頭撞擊兩次,然後扔出去。

    魏延馬上英姿,這個動作是直接按跳的攻擊方式,看起來很猛,傷害卻不是很高。

    黃忠的衝刺,按住前+跳即可實現。而且可以在過程中出刀。

    在BOSS戰中沒人敢這麼玩,傷害不高,全身都是破綻。

    趙雲的劍氣

    後前+拳即可打出的招式,帶爆炸效果。

    平A技能

    這是每個人物都擁有的技能,如果是將人堵在角落裡面效果比較好。

    魏延的摔人

    下+跳衝刺攻擊

    遊戲中每個人都有這一招,趙雲和黃忠的速度快,而且可以接上升龍斬。

    其次就是魏延,最慢的就是關羽和張飛,甚至可以忽略此招。

  • 2 # 8090遊戲迷

    街機遊戲《三國志》,是我們國內的叫法,正確的名字叫《吞食天地2》,這個遊戲是街機大佬CAPCOM出品的,在90年代非常的風靡,人物形象用的是日本漫畫家本宮宏志(也有人稱本宮廣志)在漫畫《吞食天地》中的原畫設計,形象上差別是非常小的,下面詳細介紹一下。

    吞食天地漫畫人物形象

    上圖就是漫畫版的一張插圖,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趙雲了,這個形象和遊戲中是不是一模一樣?這個盔甲,髮型,手中的劍,整體的畫風,和街機遊戲中完全一致,本來這個漫畫在日本就非常的有知名度,所以卡普空也算是藉著漫畫的熱度和三國文化的影響力才出了相關的遊戲,但如果重新設計人物形象的話,很難符合玩家們心中的預期,採用漫畫版的人設我覺得這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CAPCOM的吞食天地系列遊戲都採用的漫畫設定

    街機版的三國志2吞食天地是知名度最高的,裡面的人物形象也深入廣大國內玩家的內心,有些設計思路也是採用了三國志原著的描寫,包括個人擅長的武器方面。

    上圖為街機版《吞食天地1》的選人畫面,這時劉備還沒有稱帝,還是作為可選角色出場的,使用的武器是一把劍,趙雲的武器此時是一杆槍,1代是全程騎馬作戰的,角色看起來略小,這也是受當時的街機開發能力所限制。

    這是FC版《吞食天地》遊戲的截圖,FC版一共2作,都是RPG遊戲,雖然人物形象非常的Q非常的小,但在一些場景中還是可以看出人物設定的,同樣,仍然是漫畫版的設定,除了片頭,遊戲中主要就是從大頭照上面可以看出來了,FC的吞食天地2非常的好玩也非常的有名,只是可惜後面沒有續作了,而且這麼經典的遊戲也沒有復刻重製,實在是一大遺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樂你懂的》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