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曾經流行過這樣一個假設,如果把你放在一個物資充足的房間,並有網路和電腦、手機等上網必備的裝置之後,可以在這個房間中呆多久?當時不少網友表示,自己能待到“天荒地老”。但是在眼下由於疫情的關係,大多數朋友還真就遇上了這個假設中的環境,甚至物資還不是“從天而降”,而是需要大家自己動手透過網際網路等渠道獲得。但在保障了足夠的物資之後,這段漫長的空閒時間裡,精神需求似乎成了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
【20年前的網際網路,面臨“生存”危機】
在1999年由國家資訊產業部推動,由《人民日報》及夢想家中文網在內的多家媒體主辦的“72小時網路生存測試”,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招募志願者。這場時隔20餘年的測試裡,主辦方提供可一張有床的房間、撥號網路、手紙,以及1500元的現金和1500元的虛擬貨幣,唯一的要求是測試者在72小時內不能開這個房間。如今看來,這場測試是否有著強烈的既視感。
當時這場測試引發了很多的討論,而最初很多網友認為72小時很容易撐過,並且由於主辦方並未設定太多的限制,所以完全可以在網上購買生活物資,甚至直接聯絡熟人幫忙送物資也是可以的。但當時的測試結果卻大大出乎外界預計,年僅18歲的志願者“雨聲”由於只有3個月的網齡,所以在難以獲得外界援助的情況下,最終在忍受25小時的飢餓之後遞出了“投降”的紙條。
不過當時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挑戰者,藉助在官網上設有連結的送餐永和豆漿解決了最初的“生存危機”。而除了購買食物之外,由於挑戰資金在當時算得上是相當充裕,所以很多人甚至還置辦了新衣服、床單,以及無繩電話等物資。在解決了基本需求之後,當時的挑戰者開始想方設法消磨時間,儘管彼時網路上的內容也算豐富,但挑戰者依然漸感乏味,一位女挑戰者在郵件中則寫到,“越來越沒勁”,以及“還有半天就可以釋放了。”
【相似處境,從“艱難生存”到“無聊經濟”】
再把時間轉回現階段,從一定程度上說,許多朋友近來似乎也正在接受一場條件相對寬鬆的“網際網路生存測試”。而在當下由於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尤其是電商、外賣、跑腿等業務的逐漸完善,足不出戶獲得生活物資對於許多人來說,已經不再是無解的難題,更不需要天天指望著永和豆漿。但是在滿足了物質需求之後,大家在精神需求方面似乎也變得更加迫切的需要解決了。
2月8日,上海一家酒吧在抖音上做了一場舞臺直播,直播間內累計線上人數超過121.3萬人。很快,在快手上也發起了“不如雲蹦迪”的活動,不少酒吧紛紛入駐其中。而我們則彷彿能看到了這樣一個場景,一邊是在冷冷清清的現實環境中,DJ在鏡頭前喊出“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但螢幕另一頭癱坐在沙發上的觀眾,則猶豫著此時是該自嗨,又或者當著家人繼續維持面無表情的狀態。
除了“雲蹦迪”之外,在網易雲音樂平臺上則還舉行了“臥室音樂節”等活動,部分網友(以及家裡的貓)的“睡覺直播”也出乎意料收穫了大批觀眾。似乎一夜之間,什麼百無聊賴的行為只要被放到了網上就都能收穫大量的關注。而這些突然崛起的線上活動,固然被業內吐槽為“無聊經濟”只能曇花一現,但即便是隻有短暫的“走紅”也足以證明,這些“無聊經濟”背後所反映出愈發變得強烈的使用者需求。
【各行各業必須面對的“雲互動”趨勢】
誠然,現階段很少有人真的會覺得根基不穩的“雲蹦迪”等無聊經濟能撐過疫情結束,但即便沒有此次的疫情,也確實有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以各種形式的“雲互動”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諸如去年雙11期間已經開始試點的銀泰導購直播專案,據悉在此次疫情期間,銀泰導購在家直播導購累計時長已超過10000分鐘,累計觀看量超過10萬人次。而說到導購直播,或者說是直播電商,相信大家也已經看到了此前的蓬勃發展趨勢。
事實上在這20年間,整個網際網路發生變化的不僅僅只有使用者上網速度的提升。事實上各種行業類似“雲互動”的出現,也反應出越來越多的傳統商業模式或為求生、或為發展,已經越發重視業務的線上與線下打通。
20年前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僅透過撥號上網“求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無疑是因為當時立足於線上的諸多服務還沒有發展壯大,而傳統線下商業也尚未開啟那扇通往網際網路的大門。但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20年之後,如今我們不僅能透過網路瞭解外界的實時資訊、下單各種生活所需用品,甚至還能借助網際網路追尋越來越多的精神需求。
網路上曾經流行過這樣一個假設,如果把你放在一個物資充足的房間,並有網路和電腦、手機等上網必備的裝置之後,可以在這個房間中呆多久?當時不少網友表示,自己能待到“天荒地老”。但是在眼下由於疫情的關係,大多數朋友還真就遇上了這個假設中的環境,甚至物資還不是“從天而降”,而是需要大家自己動手透過網際網路等渠道獲得。但在保障了足夠的物資之後,這段漫長的空閒時間裡,精神需求似乎成了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
【20年前的網際網路,面臨“生存”危機】
在1999年由國家資訊產業部推動,由《人民日報》及夢想家中文網在內的多家媒體主辦的“72小時網路生存測試”,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招募志願者。這場時隔20餘年的測試裡,主辦方提供可一張有床的房間、撥號網路、手紙,以及1500元的現金和1500元的虛擬貨幣,唯一的要求是測試者在72小時內不能開這個房間。如今看來,這場測試是否有著強烈的既視感。
當時這場測試引發了很多的討論,而最初很多網友認為72小時很容易撐過,並且由於主辦方並未設定太多的限制,所以完全可以在網上購買生活物資,甚至直接聯絡熟人幫忙送物資也是可以的。但當時的測試結果卻大大出乎外界預計,年僅18歲的志願者“雨聲”由於只有3個月的網齡,所以在難以獲得外界援助的情況下,最終在忍受25小時的飢餓之後遞出了“投降”的紙條。
不過當時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挑戰者,藉助在官網上設有連結的送餐永和豆漿解決了最初的“生存危機”。而除了購買食物之外,由於挑戰資金在當時算得上是相當充裕,所以很多人甚至還置辦了新衣服、床單,以及無繩電話等物資。在解決了基本需求之後,當時的挑戰者開始想方設法消磨時間,儘管彼時網路上的內容也算豐富,但挑戰者依然漸感乏味,一位女挑戰者在郵件中則寫到,“越來越沒勁”,以及“還有半天就可以釋放了。”
【相似處境,從“艱難生存”到“無聊經濟”】
再把時間轉回現階段,從一定程度上說,許多朋友近來似乎也正在接受一場條件相對寬鬆的“網際網路生存測試”。而在當下由於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尤其是電商、外賣、跑腿等業務的逐漸完善,足不出戶獲得生活物資對於許多人來說,已經不再是無解的難題,更不需要天天指望著永和豆漿。但是在滿足了物質需求之後,大家在精神需求方面似乎也變得更加迫切的需要解決了。
2月8日,上海一家酒吧在抖音上做了一場舞臺直播,直播間內累計線上人數超過121.3萬人。很快,在快手上也發起了“不如雲蹦迪”的活動,不少酒吧紛紛入駐其中。而我們則彷彿能看到了這樣一個場景,一邊是在冷冷清清的現實環境中,DJ在鏡頭前喊出“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但螢幕另一頭癱坐在沙發上的觀眾,則猶豫著此時是該自嗨,又或者當著家人繼續維持面無表情的狀態。
除了“雲蹦迪”之外,在網易雲音樂平臺上則還舉行了“臥室音樂節”等活動,部分網友(以及家裡的貓)的“睡覺直播”也出乎意料收穫了大批觀眾。似乎一夜之間,什麼百無聊賴的行為只要被放到了網上就都能收穫大量的關注。而這些突然崛起的線上活動,固然被業內吐槽為“無聊經濟”只能曇花一現,但即便是隻有短暫的“走紅”也足以證明,這些“無聊經濟”背後所反映出愈發變得強烈的使用者需求。
【各行各業必須面對的“雲互動”趨勢】
誠然,現階段很少有人真的會覺得根基不穩的“雲蹦迪”等無聊經濟能撐過疫情結束,但即便沒有此次的疫情,也確實有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以各種形式的“雲互動”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諸如去年雙11期間已經開始試點的銀泰導購直播專案,據悉在此次疫情期間,銀泰導購在家直播導購累計時長已超過10000分鐘,累計觀看量超過10萬人次。而說到導購直播,或者說是直播電商,相信大家也已經看到了此前的蓬勃發展趨勢。
事實上在這20年間,整個網際網路發生變化的不僅僅只有使用者上網速度的提升。事實上各種行業類似“雲互動”的出現,也反應出越來越多的傳統商業模式或為求生、或為發展,已經越發重視業務的線上與線下打通。
20年前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僅透過撥號上網“求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無疑是因為當時立足於線上的諸多服務還沒有發展壯大,而傳統線下商業也尚未開啟那扇通往網際網路的大門。但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20年之後,如今我們不僅能透過網路瞭解外界的實時資訊、下單各種生活所需用品,甚至還能借助網際網路追尋越來越多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