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剛子談金融

    嚴格來說,“沉沒成本效應”不難理解,本質就是時間軸的問題對應人們決策心理造成的誤導。令人敬畏的是,一些創業者不僅看清了它對於正確決策帶來的負面效應,在商業應用方面,更被精明的商家利用作為了賺錢的利器。 德國競拍網站Swoopo商戰就曾以“沉沒成本效應”鑄就應用中的經典案例。Swoopo的具體做法是,在站內先提供非常便宜的產品讓消費者競拍,網站上所有商品的起始統一標價為0.15美元。但與一般競拍網站不同的是,想要在Swoopo上競拍,消費者每一次喊價都需要購買bids(競價權),一個bids的價格是0.75美元。競拍開始後,每多一名消費者參與,產品價格都會增加0.15美元,如果20秒以內沒有再加價者,那麼商品就將出售給出價最高的競拍者。 顯而易見,Swoopo的聰明之處在於提升了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的“競爭體驗”,而企業也透過增加競拍者風險與機會成本從中獲利。假設Swoopo提供的一款手機進貨價為300美元,如果從零美元開始起拍,到達100美元大約需要666次點選競拍,按照每次競拍0.75美元計算,網站已經有了500美元的收入,加上拍賣的價格100美元,則共有600美元的收入。實際上這利用的正是消費者心理中的沉沒成本誤區! 因此,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要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要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多投入。如果消費者為了所鍾愛的某樣東西已經支付了一定的費用時,支付的費用越多,他就越不忍心放棄可能已經不合算的產品。他消費的不再是熱衷的東西,他念念不忘的只是自己當時的感受。

  • 2 # 第一支付頻道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機會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做決策時僅需要考慮可變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這被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是錯誤的),那結論就不是純粹基於事物的價值作出的。

    舉例來說,如果你預訂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且假設不能退票。此時你付的價錢已經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電影錢也收不回來,電影票的價錢算作你的沉沒成本。

    當然有時候沉沒成本只是價格的一部分。比方說你買了一輛腳踏車,然後騎了幾天低價在二手市場賣出。此時原價和你的賣出價中間的差價就是你的沉沒成本。而且這種情況下,沉沒成本隨時間而改變,你留著那輛腳踏車騎的時間越長,一般來說你的賣出價會越低(折舊)。

    大多數經濟學家們認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該在做決策時考慮沉沒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電影的例子中,會有兩種可能結果: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但忍受著看完;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退場去做別的事情。

    兩種情況下你都已經付錢,所以應該不考慮這件事情。如果你後悔買票了,那麼你當前的決定應該是基於你是否想繼續看這部電影,而不是你為這部電影付了多少錢。此時的決定不應該考慮到買票的事,而應該以看免費電影的心態來作判斷。經濟學家們往往建議選擇後者,這樣你只是花了點冤枉錢,還可以透過騰出時間來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來降低機會成本,而選擇前者你還要繼續受冤枉罪。

    沉沒成本謬誤有時也被稱為“協和謬誤(Concorde fallacy)”或“協和效應”,其中“協和”指的是那第一個商業化的超音速客機——協和式飛機。協和式客機專案從一開始就是失敗的,但所有參與該專案的人(主要指英國和法國政府)還是堅持為其注入資金。他們的共同投資給他們自己戴上了沉重的枷鎖,讓他們無法跳出來去進行更好的投資。在損失掉大量金錢、人力和時間之後,投資者們不想就這麼輕易放棄。

    然而這種堅持、執著,這種對延續的期望,並非什麼壞事,而是人類後天形成的一種高貴、獨特的品質。研究顯示,低等動物和稚齡兒童都不會犯沉沒成本謬誤。黃蜂、蠕蟲、老鼠、浣熊、嬰兒……它們才不在乎它們投資了多少或者損失了多少。它們只能看到直接損失和直接收益。但是作為一個成熟的人,你有了反思和遺憾的天賦。你可以預料到你終將會意識到你的努力是徒勞的,你的損失是永久的,而一旦你接受了這事實就會很受傷……能夠預料到,就不算太壞,就有所轉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就業過程中有哪些就業陷阱?如何避免和識破就業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