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筆畫人生

    其實在我們人類文字還沒有出現之前,為了方便記事,人們採用的是繫繩法。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怕自己忘記了,就在繩子上打個結。但是當繩節打多了之後,很多事還是容易混淆,怎麼辦呢?後來就聰明的人就開始想辦法,把事件,數量等不易記的畫出來,這樣就便於記憶了,這就是最早文字的雛形。根據語言學家的定義,文字發展大體有四個必經階段:草繩記事——圖形記事——語段文字——成熟文字。迄今為止,河南安陽發現最早的中國漢字大約是3600多年前(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商朝的甲骨文。中國漢字的演變從發現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魏碑——草書——行書——楷書,大體經歷了這麼幾個演變的過程。咱們現在使用的文字,其實還是屬於原先那個文字系統——象形文字演變而來。

  • 2 # 李承元283

    回答最早的文字是怎樣形成的。

    最早的文字源於自然,古人觀天地之象視鳥獸之文,作八卦,它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之後,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字,依類象形,將鳥獸蟲的物象腳印稱之為文,又賦於物象的文以聲音,使形聲結合於一體,便稱其為文字。其中文為物象,字是物象孶生的聲音。因為物象各有特徵,所以每個文都有自己的特點,以指代不同的事物。把文字著於某一個載體,如竹簡或帛或紙,就是書寫了。中國的文字是華人的偉大創造,是華人用勤勞智慧,把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萬物透過抽象和概括出來的結晶。

  • 3 # 全球史下看中國

    人類最早的文字出現於公元前3500年,兩河流域蘇美爾烏地區的烏魯克文化時期。

    在約公元前 3500 年烏魯克文化時期伊拉克基什城址附近的奧海米爾崗發現了一小塊石板,上面刻有表示文字的圖畫符號,這種圖畫文字,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文字。

    在基什文字之後,烏魯克伊南娜區發現了約公元前 3400 年的泥版文書。這些泥版文書的內容最主要是貨物清單與會計賬簿,由此可知,蘇美爾的文字起源於商業貿易的需要。由於蘇美爾地區的資源十分匱乏,沒有建築用的石頭和木料,也沒有冶煉工具的金屬,所以對外貿易在該地區經濟生產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貿易就要記賬,兩河流域最早用於記錄的工具是陶籌,當地缺乏木材和石料,但有取之不盡的來自兩河沖積平原上的黏性泥土,於是人們用黏土做成各種形狀簡單的陶籌,呈球形、菱形等幾何形狀的代表一定的計量單位,呈動物、器具等形狀的表示不同的事物。

    到約公元前4000 年,又出現了有打洞刻道的陶籌,人們把陶籌串聯起來放在空心泥球裡儲存,並在印封之前分別拿陶籌在泥球上壓印一次。這樣,從泥球上的印跡就可以知道里面陶籌所代表的物品數量。後來人們乾脆不製作陶籌放進空心泥球裡,而是直接用陶籌在平面的泥版上留下對應數量的陶籌印跡,代表物品和數量,然後用火燒乾或在太陽下曬乾。

    陶籌

    因為用陶籌壓出的形狀不十分清晰,又佔面積,就改為用蘆葦筆把陶籌畫在泥版上,這些圖形最初隨人們想象力自由發揮,後來出現專門學習和進行文字工作的書吏,將這些圖形符號統一固定下來,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此誕生。由於用蘆葦杆的尖端在泥版上留下的痕跡就像木楔一樣,因此蘇美爾人的象形文字又被稱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最偉大的文化貢獻,在被字母文字替代之前,古代西亞各民族都用楔形文字來記錄本民族語言,甚至後來各種字母文字的源頭迦南字母也是刻在泥板上的楔形字母文字。

    泥板上的楔形文字

    最早產生的楔形文字資料大多都是計算經濟的賬本,蘇美爾城邦的神廟祭司負責接收貢品、管理神廟財產,並壟斷了城邦的對外大宗貿易,為了記錄財務收支,他們發明了最早的文字,在烏魯克出土的文字泥版上大約 90%都是神職人員記下的收據、交易數量和財產數量。由於圖形符號不能用來表達數字等抽象概念,蘇美爾人在圖形符號旁加上別的符號以表示新的意義,他們還發明瞭標音符號,創造了表示聲音而不是表示物體或抽象觀念的音符。蘇美爾的文字也由原來的圖形文字逐漸發展為表意文字。

    在書寫格式上蘇美爾人和現代通用文字一樣都是橫排,由上而下、從左到右閱讀的,和古代華人寫作是豎排、從右到左閱讀大不相同。

  • 4 # 漂泊在北京的楊

    兩河流域楔形文字出現最早!

    但是漢字是流傳下來影響最大的文字!

    最早出現在龜甲獸骨上,甲骨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一直鼓勁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