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有陽光贏天下

    哪會啊,畢竟都是列強,只不過瓜分世界利益和二戰產生的無足輕重的矛盾,不能跟中國和日本的矛盾相提並論,中國與日本才是世仇,在中國你要問問小孩日本怎麼樣,小孩都會說日本鬼子太壞了,因為這是孃胎裡帶出來的

  • 2 # 黃牛

    當年結仇的是貴族,關平民屁事。現在法國貴族被殺絕了,英國也經過三十年戰爭,老貴族掛了九成。所以所謂的英法世仇就是放屁。

  • 3 #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英法兩國隔海相望,都是歐洲大國,為了爭奪對歐洲的控制權,兩國分幾個階段大打出手。

    英法百年戰爭時期:

    英法兩國確實是世仇但也是世親,兩國的統治者變更了幾個家族,卻都是對方親戚,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英法百年戰爭。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絕嗣,表弟法國的諾曼底公爵認為自己有繼承權,率兵打敗了其他人成了英國國王。這就讓英國國王有了雙重身份,既然英國國王,又是法國國王下屬的公爵,在法國有大量領地。英國國王后來加冕,成了在法國有大量領地,又不受制於法王的獨立地位,雙方矛盾很深。

    法王查理四世去世,輪到法國卡佩王朝絕嗣了,英王愛德華三世作為查理四世的外孫有第一繼承權,愛德華三世宣告自己是正牌的法國國王。但是遭到了所有的法國貴族反對,他們擁護查理四世的侄子腓力六世為法國國王,英法百年戰爭因雙方親戚關係開打。戰爭過程就不敘述了,雙方因為“黑死病”等原因打打停停的打了近百年。

    戰爭持續了近百年,其間還有“黑死病”爆發,雙方人口損失可想而知,英國佔領期間對法國又是橫徵暴斂的,雙方之間的仇恨結的得多深。橫空出世的聖女貞德吹響了法華人反攻的號角,最後英國退出歐洲大陸,喪失所有在法國的領地而結束。由此兩國的民族主義興起,法華人有了統一的民族意識,法國作為一個民族國家崛起於歐洲大陸。英國開始推行影響此後幾百年的“大陸均勢”政策,而在德國統一之前,法國很多時候是這個政策的犧牲品。

    三十年戰爭:

    英法百年戰爭結束,也正是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的時候,通往地中海的貿易路線斷絕的時候。歐洲大陸這個時候的霸主是打通新航路的西班牙,所以這個時期英法更多的是聯合起來對抗西班牙。三十年戰爭名義上是“宗教戰爭”,是由於宗教改革以後新教國家和天主教國家發生的戰爭。可是同為天主教國家的法國為了歐洲大陸的霸權,加入了英、荷支援法國、丹麥、瑞典等新教國家的陣營,反對西班牙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同盟,最後哈布斯堡王朝同盟戰敗。西班牙經過了尼德蘭革命,“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敗,再加上這次的“三十年戰爭”,國力開始衰落。

    英法海上爭霸:

    英國打敗了西班牙和荷蘭的海軍以後,與法國在海上展開長達一百多年的爭霸,雙方不但在世界各地爭奪殖民地和貿易路線。法國大革命之前,英國在歐洲大陸發動了四場戰爭防止法國在歐洲做大。法王路易十四登基後,法國進入全面發展階段,路易十四的擴張引起歐洲國家的擔憂。新教國家荷蘭、瑞典、勃蘭登堡先建立聯盟,後來西班牙、奧地利、瑞典、德意志加入,在奧格斯堡建立聯盟,隨後荷蘭執政威廉成了英國國王,英國也加入聯盟。法國面對群毆,奮勇向前在海上先打敗英荷聯軍。英華人制造大量新艦後,採用新戰術反敗為勝擊敗法國艦隊。接著的西班牙王位爭奪戰、奧地利王位爭奪戰中,英國雖沒有直接的王位繼承權,但都出兵出錢反對法國,防止法國在歐洲大陸擴大。最後在雙方的“七年戰爭”中擊潰法西聯合艦隊,把地中海變成英國內湖,確立了海上霸權。而在另一條戰線上英國也打得順風順水,東印度海戰英國贏了,北美法國把加拿大的殖民地都輸給了英國。只是英國的殖民地美國起來造反,法王路易十六就是大舉借債也要幫美華人獨立。

    法國大革命時期:

    法王路易十六為幫美國獨立導致債臺高築,為此不得不加稅,結果國內爆發大革命, 把自己送上斷頭臺。法國的革命引起英國在內的歐洲所有封建國家的恐慌,英國出錢出兵幫助法國的“保皇黨”反攻。結果法國拿破崙橫空出世,橫掃歐洲大陸,英國帶頭出錢建了七次“反法同盟”直到把拿破崙擊敗。法華人民對英國可以說是仇深似海,兩次百年戰爭,一代戰神拿破崙都被英國搞掉了。

    由此法國國力衰退,開始跟在英國後面,與英國建立聯軍,發動了針對歐洲大陸新霸主俄羅斯的克里米亞戰爭和對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緊接著的“普法戰爭”歐洲出現了統一的德國,“歐洲均勢”政策的英國開始扶持法國打擊德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樂意歇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