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璐宣說文玩收藏
-
2 # 老林文玩
白玉菩提盤了五年沒有開片,顏色也沒變深?試著分析一下。
一,白玉菩提的密度大。
二,沒有一直盤。
三,塑膠的。
密度大是好事。至於開片,在我看來越晚越好。同理,顏色只要在變化就說明菩提子質量好。如果越盤越沒有光澤,菩提子表面會出現劃痕,那可能就是塑膠的了。因為五年前白玉菩提還是挺貴的,有人造假也不稀奇。用燒紅的鐵絲燙一下,如果有塑膠氣味的就放棄吧。再請一串也就二三十塊錢。
說到菩提子“開片”很多玩家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星月菩提,這個憑藉著“開片”在文玩菩提老三樣之中穩佔前三的菩提品類可以說佔盡了“開片”的優勢!但是說到開片的菩提子星月菩提卻並不是唯一的品種,菩提根這個品種更是集超高性價比和強大“開片”能力於一身的文玩品類!那麼有些玩家手中的菩提根盤玩多年不“開片”又是因為什麼呢?
“開片”的原理很多人玩家不僅僅喜歡菩提子“開片”形成的大美紋路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其對於這種神奇的紋路極高的好奇心,“開片”真的那麼神秘麼?事實上開片並沒有那麼神神秘秘,這個詞最早源於瓷器界,原來值得就是瓷器在燒製過程之中因為整體的收縮率不統一而導致其產生輕微的開裂,形成瑕疵!但是後來匠人們逐漸掌握了這種開裂的規律並且加以運用從而形成了著名的“冰裂紋路”,這種紋路最早興起於宋朝的哥窯,隨後官、汝、鈞、定也均有出現!所以這樣看來“開片”實際上就是一種“裂”,只是在制瓷匠人們的苦心鑽研下變得可控從而成為了裝飾紋路!而菩提根和星月菩提這類菩提子上的“開片”實際上則只是一種“開裂”的現象,其存在極高的不可控性,與其說菩提根“開片”倒不如說是菩提根“開裂”更加準確直觀,換言之瓷器的“開片”是顏值、收藏的巔峰,而菩提根和星月菩提的“開片”就是盤玩的終點,因為這種“開片”會極大的影響其穩定性再繼續盤玩破碎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菩提根和星月菩提的“開片”看似絕美實則是一把雙刃劍!
密度“菩提根盤玩多年不開片到底是因為啥呢?”這個問題可能是以追求菩提根“開片”的大美顏值為目標的人們最迫切的一個問題,菩提根開片顏值確實是非常優秀,在瓷器界都堪稱一絕的紋路能夠鬼斧神工的展現在菩提子之上這種奇妙姑且不說,更重要的一點則是這種高階的紋路能讓更多的人接觸到、領略到、欣賞到並且擁有這樣的形式早已經不是一個“妙”字可以形容的了!但是菩提根在長時間盤玩後不開片是因為啥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密度”決定了菩提根開片的速度,“開片”本就是一種“開裂”,而菩提根的盤玩並不像瓷器燒製那樣存在收縮率的干擾,那麼能夠影響菩提根能不能“開片”得核心就落在了“密度”這件事兒了!密度對於菩提根乃至大部分菩提子老說都很重要,密度低上色包漿速度快同時其堅固性也就相對較差,開裂的機率也就更大,形成“開片”也就越容易!相反密度高的菩提根上色包漿速度慢堅固性也更強其“開片”能力也就更弱!所以說菩提根的密度決定了菩提根的“開片”速度!
真假長時間盤玩的菩提根依舊不“開片”很多玩家會把原因歸結於盤玩方法有問題上,其實如果不是密度問題,長時間盤玩後的菩提根不“開片”基本和盤玩方法沒啥大關係,因為現實情況在於菩提根在開始盤玩接觸氧氣後,即便是長時間的不盤玩,也會因為接觸氧氣氧化和自然揮發內部水分而形成輕微的“開片”,那麼長時間的盤玩卻不“開片”的原因很顯然不能讓“盤玩”背鍋,既然不是“密度”的原因也不是“盤玩”的過錯,那麼“真想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菩提根可能並不是真的,菩提根這個品類雖然已經足夠便宜了,但是強大的價效比意味著沒有多少利潤,於是造假也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如果長時間的盤玩菩提根依舊沒有上色包漿乃至開片的話就要看看手中的菩提根是不是假的,方法很簡用燒紅的熱針找菩提根的孔道處扎一下如果拉絲且有塑膠的味道那就必定是假貨無疑了,這樣的菩提根盤玩百年也依舊是原來的樣子,上色包漿開片都無從談起!
結語雖說菩提根的“開片”實質上就是一種“裂”但是其顏值還是獲得了無數玩家的追捧,密度高會讓菩提根盤玩週期變長,可是最後早晚也會形成上色包漿開片,如果入手了假菩提根還不自知那就是純純的浪費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