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272861878303

    女性正常的月經時間是三到七天,如果超過七天,那麼就是月經時間過長。引起這種情況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有子宮內膜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宮頸炎等,建議你最好到醫院做一個彩超的檢查,看一下出血的位置,然後再對症的治療。平時要多注意區域性衛生。

  • 2 # 南梔

    如果是不止,那必須去醫院做止血等緊急措施如果是月經量多可用下方生地20克, 當歸、川芎、白芍各10克,丹皮12克,山梔子(炒炭)10克,茜草、白頭翁各10克,黃柏、白薇各5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月月經前連服5劑,連服3個月共15劑為1個療程。功效:清血熱,散瘀血,止營血,治婦女月經過多,經行先期,色紅稠黏或紫紅,心煩口渴,舌紅苔黃,脈滑數等。

  • 3 # 張萌生

      月經期間血流不止主要是因為:  

    1、環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以及營養狀況等等因素會引起女性月經失調;  

    2、器質性病變也會引起月經不調;  

    3、藥物影響也會引起月經不停;  

    4、神經內分泌失調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5、根據病情的緩急輕重、出血時間長短等因素,採取“急則治甚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運用“塞流”(即止血)、“澄源”(尋找病因)、“復舊”(調理),為中醫治療崩漏的常用方法。  

    6、崩漏屬婦科常見病,常見崩與漏交替,便病情纏綿難愈,成為疑難重,故患者應及早向醫師諮詢,尋求治療。  那麼,月經量多如何止血呢?  1、食物配方止血:薺菜豬肉湯。做法:先將豬肉做成湯,然後加入薺菜,開小火煮約1.5小時就可以食用。一定要在月經期間食用哦。有止血的功效。  2、藥物止血,通常有以下幾種:安絡血、雲南白藥、維生素K、止血敏等止血藥物。  3、中藥止血,,炒地榆15克、白頭翁35克、冰糖20克,將兩味中藥加水濃煎半小時,加入冰糖,溶化後服用即可。每日兩次。可以用來止血。推薦閱讀:月經不調 簡單易制的補血補氣調經食譜  三、中醫調理月經不止  1、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宮血),中醫稱之為崩漏,是指經血非時暴下不止或淋漓不盡。如來勢急,出血量多,稱為“崩”;如來勢緩,出血量少,而持續時間長,稱為“漏”。  2、本病是婦產科常見病,其特點是月經的週期、經量發生嚴重紊亂。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病機理主要是衝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故經血從胞宮非時妄行。臨床上大體分為血熱型、血虛型、脾虛型、血淤型、肝腎陽虛型等五型,辨證施治可收到良好效果。  3、血熱型患者表現為出血量多,色鮮紅,有小血塊,時多時少,淋漓不斷,伴有頭痛、口苦、煩躁易怒、唇紅面赤、小便灼熱、大便乾燥、舌紅苔黃和脈滑數。  玉米鬚燉瘦肉  取玉米鬚30克,瘦肉120克,精鹽適量,味精少許,將瘦肉切塊,與玉米鬚一起放入陶罐內,加水500毫升,上蒸籠加蓋清蒸至肉熟,加精鹽、味精,趁熱服用,每日1次。  4、血虛型患者表現為經量過多或淋漓不淨,色淡無塊,頭暈心悸,面色蒼白或萎黃,少氣懶言,乏力消瘦,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重按無力。  烏賊骨燉雞  用烏賊骨、當歸各30克,雞肉100克,精鹽,味精適量,把雞肉切丁,當歸切片,烏賊骨打碎,裝入陶罐內加清水500毫升,精鹽適量,上蒸籠蒸熟,每日1次,一般3--5次可見效。  5、脾虛型患者表現為經血非時而至,崩中繼而淋漓,血色淡而質薄,氣短神疲,面色蒼白,飲食不佳,舌質淡,苔薄白,脈弱。  荔枝幹燉蓮子  取荔枝幹20粒,蓮子60克,將荔枝幹去殼和核,蓮子去心,洗淨後放在陶瓷罐內加水500毫升,上蒸籠用中火蒸熟即可服用,一般3--7次見效。  6、血淤型患者表現為經血非時而下,時下時上,或淋漓不淨,或停閉日久又突然崩中下血,繼而淋漓不斷,色紫黑有血塊,小腹疼痛,舌質紫暗,苔薄白,脈澀。  益母草香附蛋  用益母草50--60克,香附15克,雞蛋2個,加水適量同煮,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去藥渣,吃蛋飲湯,每日1次,連服食4--5日。  

    7、肝腎陽虛型患者表現經期提前,經量不多,出血時間延長,經血或淡或暗,伴頭暈耳鳴,頭昏眼花,失眠多夢,腰膝痠軟,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木耳藕節燉瘦肉  取藕節30克,木耳、冰糖各15克,瘦豬肉100克,同入沙鍋內,加水燉熟後服食,每日1劑,分2次服完,連服5--7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歌曲是表達父親對女兒的愛(歌曲別太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