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丶小康

    川劇是覆蓋四川、重慶兩省、區及貴州、雲南及壤的地方老伯姓喜歡的劇種,在上世70年末80年代初99%的縣、市都有川劇,老伯姓聽說川劇到鄉(鎮)演出都互相轉告,很多時後都一票難求,川劇演員很受老伯姓喜仰…,可90年代以後不知被什麼人什麼什麼不正之風扼殺了,近十年又叫嚷振興川劇,川劇都振成"城市劇"了,再不到基層演出振興川劇就只是喊口號了…。

  • 2 # 使用者9581233299198

      【川劇其派】

      一個人在霎時間中可以變出多種面目來,這可真是和京劇中一張面孔唱到底不同。川劇中最有名的就是它的變臉藝術,甚至不用唱詞,光是變臉,就足以撐起一個舞臺了。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戲劇之鄉,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匯蘇、贛、皖、鄂、陝、甘各地聲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崑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其中高腔的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

      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的臉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川劇把“變臉”搬上舞臺,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抹臉”、“吹臉”、“扯”。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抹臉”是將化妝油彩塗在臉的特定部位上,用手往臉上一抹,變成另外一種臉色。如果要全部變,則油彩塗於額上或眉毛上,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如果只需變某一個區域性,則油彩只塗要變的位置即可。如《白蛇傳》中的許仙,《飛雲劍》中的陳侖老鬼等都採用“抹臉”的手法。

      “吹臉”只適合於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墨粉等。有的是在舞臺的地面上擺一個很小的盒子,內裝粉末,演員到時做一個伏地的舞蹈動作,趁機將臉貼近盒子一吹,粉末撲在臉上,立即變成另一種顏色的臉。《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樂羊子等人物的變臉,採用的便是“吹臉”的方式。

      “扯臉”是比較複雜的變臉方法。它是事前將臉譜畫在一張一張的綢子上,剪好,每張臉譜上都系一把絲線,再一張一張地貼在臉上。絲線則系在衣服的某一個順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隨著劇情的進展,在舞蹈動作的掩護下,一張一張地將它扯下來。如《白蛇傳》中的缽童(紫金鐃缽),可以變綠、紅、白等七八張不同的臉。

      還有一種方式是“運氣變臉”。傳說已故川劇名演員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計》中的諸葛亮時,當琴童報告司馬懿大兵退去以後,他能夠運用氣功使臉由紅變白,再由白轉青,意在表現諸葛亮如釋重負後的後怕。

      【川劇名段】

      端午門

      狄(唱“二黃倒扳”)聽譙樓起初更風清雲淡,

      (奪子)一輪月普照著錦繡河山。

      (一字)望銀河映北斗氣衝霄漢,為人臣哪顧得待漏更殘。

      想當初佔鰲頭方若冠,到而今不覺得鬚髮皓然。

      奉王旨到河北放賑回撐,眾百姓一個個攔轎喊冤。

      都言到朝廷中讒臣作亂,國不正豈能夠物阜民安。

      還須要中心綱紀扭轉,掃奸黨除淫邪挽回狂瀾。

      (詩)戴月披星豈憚勞,治國安家惜民膏。捨身願把君恩報,身須在外心在朝。

      (介):老夫河北安撫使,同平章事狄仁傑,奉君詔旨,前往河北賑濟饑民,回朝之時,沿途百姓紛紛控告,言說我朝之中,出了一干淫風浪子諂媚小人,張昌忠、薛敖曹、武三思等。每日借打獵為名估奪民間婦女,種種不法事老夫聞聽此言不分星夜回朝意欲面奏女王以振綱紀,校尉們,掌燈來。

      (唱“扣扣板”)隋煬帝坐江山酒色昏亂,高祖爺起義師掃淨狼煙。

      東西殺南北剿龍爭虎戰,才掙下唐基業一統江山。

      又誰知王氣衰國運轉變,先帝爺晏了駕武后專權。

      用一干奸佞臣朝夕淫亂,每日裡在宮廷酒地花天。

      因此上離河北星夜迴轉,秉丹心諫天后除佞削奸。

      耳聽得鑾玲響人聲一片,但不知來的是那部官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醫院校學生,如何準備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