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
源自:冏(囧其實是“冏”的衍生字,在一般的微型字典裡(如小型的新華字典)裡查不到。兩個字的讀音相同。冏的意思為“明亮、光明”。“冏”字是生僻字,一般古代常用。)
原義:光明
網義:鬱悶、悲傷、無奈、無語等等,示意很好很強大,指處境困迫,喻尷尬,為難。(原是臺灣某青年用 orz 來代表鬱悶,因為“orz”很像一個人跪著,後改為“囧rz”,更加形象,後才出現鬱悶等網意)
據說“囧”這個字最先在臺灣的BBS社群上開始流行,“囧”也開始在中國大陸快速普及,逐漸在該地區的青少年及網路族群開始普及,隨後傳入香港,近來隨著網路次文化的興起,主流媒體開始嘗試引入“囧”字作為新聞元素,開始在電影和廣告產業產生效應。
“囧”字以其楷書外觀貌似失意的表情在網際網路上迅速流行。隨後在香港,有網民將電視劇《亂世佳人 (電視劇)》中的一個演員胡杏兒常做的委屈八字眉模樣與“囧”字相比,評論其演技,進行惡搞,促使“囧”字在網路上更加流行。普通話的“囧”與“窘”同音,讀起來的感覺也很容易跟窘境、窘況聯想在一起,普及速度飛快。又用其字的形象來表示“尷尬”、“無奈”、“真受不了”、“被打敗了”等意思。 一些網民受到Orz的啟發,用“囧”代替“O”,使得“失意體前屈”的頭部更加寫意,寫作“囧rz”,甚至寫作“囧rz=3”來誇張地表現出無奈的意思。 甚至有人用這個字做了一個網站。
對於“囧”字在網路上的流行,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應該尊重漢字,用來惡搞不雅,有損中華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但是也有人認為對“囧”字這樣的生僻字的關注,有利於漢字文化的傳播。網路語言對漢字、方塊字的一種重新解讀是一種積極的文化傳播現象。
囧
源自:冏(囧其實是“冏”的衍生字,在一般的微型字典裡(如小型的新華字典)裡查不到。兩個字的讀音相同。冏的意思為“明亮、光明”。“冏”字是生僻字,一般古代常用。)
原義:光明
網義:鬱悶、悲傷、無奈、無語等等,示意很好很強大,指處境困迫,喻尷尬,為難。(原是臺灣某青年用 orz 來代表鬱悶,因為“orz”很像一個人跪著,後改為“囧rz”,更加形象,後才出現鬱悶等網意)
據說“囧”這個字最先在臺灣的BBS社群上開始流行,“囧”也開始在中國大陸快速普及,逐漸在該地區的青少年及網路族群開始普及,隨後傳入香港,近來隨著網路次文化的興起,主流媒體開始嘗試引入“囧”字作為新聞元素,開始在電影和廣告產業產生效應。
“囧”字以其楷書外觀貌似失意的表情在網際網路上迅速流行。隨後在香港,有網民將電視劇《亂世佳人 (電視劇)》中的一個演員胡杏兒常做的委屈八字眉模樣與“囧”字相比,評論其演技,進行惡搞,促使“囧”字在網路上更加流行。普通話的“囧”與“窘”同音,讀起來的感覺也很容易跟窘境、窘況聯想在一起,普及速度飛快。又用其字的形象來表示“尷尬”、“無奈”、“真受不了”、“被打敗了”等意思。 一些網民受到Orz的啟發,用“囧”代替“O”,使得“失意體前屈”的頭部更加寫意,寫作“囧rz”,甚至寫作“囧rz=3”來誇張地表現出無奈的意思。 甚至有人用這個字做了一個網站。
對於“囧”字在網路上的流行,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應該尊重漢字,用來惡搞不雅,有損中華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但是也有人認為對“囧”字這樣的生僻字的關注,有利於漢字文化的傳播。網路語言對漢字、方塊字的一種重新解讀是一種積極的文化傳播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