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武最前哨
-
2 # 資訊所長
要說這個世界上哪個國家受到對地對導彈的攻擊最多,傷亡最大,伊朗想不承認都難!和伊拉克進行的兩伊戰爭,後面完全就是導彈戰,數百枚伊拉克的導彈,落在了伊朗首都德黑蘭,給伊朗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同時也給伊朗人民留下了巨大的陰影。所以伊朗是非常知道導彈的威力,決心大力發展彈道導彈反擊可能的對手。
現在美伊關係這麼緊張,所以彈道導彈又一次成為伊朗向西方世界展示力量的重要載體。伊朗這次從本土的南部向首都德黑蘭以北方向,發射了一枚流星3型中程彈道導彈。之所以選擇在國內進行發射,主要還是伊朗目前沒有實力進行向海上試射的實力,無法全程保護,也就是伊朗彈道導彈的資料可能會被國外獲知。
該型導彈目前服役已經十幾年了,早在2003年服役,在伊朗的彈道導彈庫當中,它已經不是最先進的,或者說不是射程最遠的導彈。它的射程普遍認為在1000公里到2000公里之間,戰鬥部的重量約在1200公斤。可以是一個單獨的戰鬥部,也可以分成五個左右的多彈頭,可以說用來對大城市進行攻擊,效果非常好。尤其是針對以色列這樣的地小人多的國家,城市人口相當密集,一枚導彈命中就會造成巨大的傷亡。
所以伊朗在這個時候,試射這樣一枚威力強大的武器,自然是要給美國和以色列看的,威懾美以兩國。伊朗流星3型導彈的射程,覆蓋了以色列全部的國土,這對以色列的威脅是非常大的,一旦美伊開戰,以色列就逃脫不了被伊朗攻擊的命運,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就是最好的證明。另外美國在中東地區擁有數量眾多的軍事基地,流星3彈道導彈,基本上也都覆蓋了這些基地。
不過面對伊朗試射中程彈道導彈,以色列和美國並不是沒有反擊的措施,就在伊朗試射導彈幾天之後,以色列和美國聯合在阿拉斯加,進行了“箭-3”型反導系統的試射,這是專門攔截彈道導彈的系統,其實也就是以色列和美國用來攔截伊朗彈道導彈的武器系統,以色列和美國這項試射針對的相當明顯。
伊朗除了試射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最近還準備發射衛星,也就是要發射運載火箭,這又是伊朗釋放的另外一個威懾的訊號。運載火箭和洲際彈道導彈的技術相近,伊朗此舉也是在告訴美國,伊朗可能擁有打擊美國本土的實力。
現在美伊兩國由之前的軍事對峙,發展到不斷的展示武器了,以色列也不再甘心躲在幕後,也開始配合美國來軍事威懾伊朗,這樣就使得伊朗危機在短時間內還是無法得到解決。
回覆列表
本月24號,伊朗軍方在本國境內完成了一次中程彈道導彈的試射任務,據悉這枚導彈從伊朗南部發射後飛行了大約960公里,最終在德黑蘭北部郊區墜落……
參考美國披露的資訊來看,伊朗試射的應該是一枚“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基礎型的射程為1000公里,而升級版的“流星-3”的射程甚至能達到2000公里,戰鬥部搭載分兩種模式:1.2噸重的單彈頭或5枚各280公斤重的集束彈頭,CEP(圓機率誤差)約2500米。
如果僅就“流星-3”導彈的最大射程而言,以色列和美國駐中東軍事基地都處於覆蓋範圍內。不過,常規彈藥戰鬥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流星-3”的殺傷力,而且它的命中精度(CEP)也不盡人意。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參考美國“潘興-2”中程彈道導彈,射程約為1800公里,但它最大可以搭載50000噸TNT當量的核戰鬥部,而且圓機率誤差僅為40米;相形之下,伊朗在彈道導彈領域中的技術短板就變得顯而易見了。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伊朗此次的試射並非技術驗證性質的,更多的是希望在美伊對峙危局下釋放一種政治訊號:德黑蘭不會屈服於美國的極限制裁,更不會同意美國無理的要求。比如特朗普政府希望在未來的美伊談判中加入限制德黑蘭發展彈道導彈的條款。
在伊朗看來,放棄研發和部署核武器已經是德黑蘭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如果再放棄常規彈道導彈,勢必會讓伊朗在地緣衝突異常複雜的中東處於戰略被動。
除此以外,慘痛的親身經歷也讓伊朗清晰的認識到:掌握核心武器才不會任人宰割;正如伊朗外長扎裡夫所言:“兩伊戰爭期間,薩達姆用來自西方和東方的導彈對伊朗狂轟濫炸,但沒有國家願意給伊朗導彈,我們迫不得已只能自己研發,可西方如今又站出來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