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權利讓人膨脹。
趙普是北宋的開國功臣,早在後周之時,趙普從擔任趙匡胤的幕僚和掌書記開始,一直到開國後的官至宰相。趙普一直手握大權,他一手策劃了“陳橋兵變”,推翻後周,建立宋朝。四年後拜相統領百官,協助趙匡胤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力勸宋祖裁抑武夫,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國策,可以說北宋後來的繁華,很大一部分是趙普政策打下的根底。
但趙普久居相位,對於權利帶來的好處,讓趙普迷失了自我。他把自己的功勞以及趙匡胤對自己的信任,當作自己耍弄特權的本錢,肆無忌憚的損公肥私,大搞特殊化。
自古皇帝最痛恨者莫過於部下結黨營私,但趙普推薦之官員,如太祖不用,第二天,普又薦,還不用,第三天,普又呈上了推薦其人的奏疏,太祖大怒,把奏疏撕碎,摔在地上。普面不改色,跪著拾起碎紙,揣起來回了家。隔了幾天,普把撕碎的奏疏貼上成形,再次呈上。如此再三,太祖終妥協,只能准奏完事。又有記載:某人,太祖素來反感,但趙普卻偏要他升職,不準,普仍執意請求。太祖怒曰:“朕就是不升遷他。你打算怎麼辦?”趙普回答:“獎賞與懲罰,是天下的事,不是陛下一個人的事,怎能以陛下的喜怒為唯一標準!”說完,趙普站後宮之外,逼迫太祖同意之後才離去。這些記載雖然從一方面說明了趙普當時的剛正不阿,但同樣也犯了君主的忌諱。
趙匡胤根據五代時期的教訓,規定重臣之間,不得通婚,而趙普身為文官之首,卻和武官之首樞密使李崇矩結成兒女親家。作為皇帝來說,如何能不防備,所以,趙匡胤下令:宰相、樞密使在皇帝於長春殿召見議事之前,只能在兩房分別侯見,以免沆瀣一氣,欺矇君上。
私通外國也是皇帝所忌諱的,可趙普就敢收人家吳越王錢俶送的十瓶“瓜子金”,被趙匡胤當場撞破,為了避免尷尬,趙匡胤選擇讓趙普不要有心理壓力,收下何妨?但趙匡胤還是酸溜溜的說了一句,:“彼謂國家事皆由汝書生耳!”(吳越王還以為國家之事都由你們這些書生做主呢。。。)
一個王朝,開國之際,正是整肅政治、塑造清明政治的關鍵時期,但久居高位的趙普卻沒有這種覺悟,因為吳越之事的先例在前,趙普有恃無恐。他開始了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當時,國家禁止販賣秦、隴一片特有的大型樹木。但趙普根本不把禁令放在眼裡,他派親信去兩地收買巨木,用於建造府邸。上行下效,底下之人以趙普之名,大肆購買大木,然後在汴梁出售,用以獲取巨利。主管財稅的“三司”代長官趙玭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向太祖告狀,太祖大怒,當時就想將趙普逐出朝廷,經過王溥求情,才免此一劫。
但趙普沒有絲毫收斂,他膽子大到敢用貧瘠邊角之地強行換取給皇宮提供特供食品的肥沃之地,用來建造府邸和經營市場客棧獲利,也敢剋扣地方貢品為己用,並且包庇貪官打擊異己。
殿中侍御史雷德驤彈劾其官屬與堂吏皆附會宰相趙普“擅增刑名”,用以斂財,被貶商州任司戶參軍,又流放到靈武。其長子雷有鄰認為其父是受宰相趙普的排擠。開寶六年,雷有鄰到登聞院擊鼓告狀,告發趙普庇護胡贊、李可度等受賄作弊,證據確鑿。趙匡胤大怒,涉案人員各抵其罪,主簿劉偉斬首,秘書丞王洞被下死牢,胡贊與李可度被杖打籍沒。
八月,趙普被罷相。但趙匡胤性格寬厚,扔安排他做河陽節度使,享受宰相級待遇,相對於趙普所犯之錯來說,算得上是皇恩浩蕩了。但已經對權利知髓食味的趙普來說,卻不亞於掉入谷底。
但轉機很快來臨,趙匡胤突然早逝,其弟趙光義繼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宗皇帝召趙普回京,任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等閒職。可趙普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優勢,他是金匱之盟的直接參與者,趙匡胤臨死之前,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按“金匱之盟”的約定,宋太宗趙匡義應該將皇位傳給其弟趙廷美。
趙光義登基不久,太宗前府邸刀筆吏柴禹錫、趙鎔告發趙廷美“驕恣,將有陰謀竊發”?太宗為表光明正大,特意請金匱之盟當事人之一趙普問策,普答:“需居相位以調查奸謀。”退朝後又上書宋太宗,自陳參預知道宋太祖、昭憲皇太后臨終顧託之事,太宗即位天子,實屬義之所在。”太宗深為感動。
又有天上朝,太宗當眾臣之面直言要傳位趙廷美,趙普答:“太祖誤,陛下豈能再誤邪!”太宗大為感動、深深醒悟。不久任趙普為司徒兼侍中,封為梁國公。而趙廷美遂被罷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職,舉家遷至房州,憂懼而亡,年僅38歲。
因為權利讓人膨脹。
趙普是北宋的開國功臣,早在後周之時,趙普從擔任趙匡胤的幕僚和掌書記開始,一直到開國後的官至宰相。趙普一直手握大權,他一手策劃了“陳橋兵變”,推翻後周,建立宋朝。四年後拜相統領百官,協助趙匡胤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力勸宋祖裁抑武夫,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國策,可以說北宋後來的繁華,很大一部分是趙普政策打下的根底。
但趙普久居相位,對於權利帶來的好處,讓趙普迷失了自我。他把自己的功勞以及趙匡胤對自己的信任,當作自己耍弄特權的本錢,肆無忌憚的損公肥私,大搞特殊化。
自古皇帝最痛恨者莫過於部下結黨營私,但趙普推薦之官員,如太祖不用,第二天,普又薦,還不用,第三天,普又呈上了推薦其人的奏疏,太祖大怒,把奏疏撕碎,摔在地上。普面不改色,跪著拾起碎紙,揣起來回了家。隔了幾天,普把撕碎的奏疏貼上成形,再次呈上。如此再三,太祖終妥協,只能准奏完事。又有記載:某人,太祖素來反感,但趙普卻偏要他升職,不準,普仍執意請求。太祖怒曰:“朕就是不升遷他。你打算怎麼辦?”趙普回答:“獎賞與懲罰,是天下的事,不是陛下一個人的事,怎能以陛下的喜怒為唯一標準!”說完,趙普站後宮之外,逼迫太祖同意之後才離去。這些記載雖然從一方面說明了趙普當時的剛正不阿,但同樣也犯了君主的忌諱。
趙匡胤根據五代時期的教訓,規定重臣之間,不得通婚,而趙普身為文官之首,卻和武官之首樞密使李崇矩結成兒女親家。作為皇帝來說,如何能不防備,所以,趙匡胤下令:宰相、樞密使在皇帝於長春殿召見議事之前,只能在兩房分別侯見,以免沆瀣一氣,欺矇君上。
私通外國也是皇帝所忌諱的,可趙普就敢收人家吳越王錢俶送的十瓶“瓜子金”,被趙匡胤當場撞破,為了避免尷尬,趙匡胤選擇讓趙普不要有心理壓力,收下何妨?但趙匡胤還是酸溜溜的說了一句,:“彼謂國家事皆由汝書生耳!”(吳越王還以為國家之事都由你們這些書生做主呢。。。)
一個王朝,開國之際,正是整肅政治、塑造清明政治的關鍵時期,但久居高位的趙普卻沒有這種覺悟,因為吳越之事的先例在前,趙普有恃無恐。他開始了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當時,國家禁止販賣秦、隴一片特有的大型樹木。但趙普根本不把禁令放在眼裡,他派親信去兩地收買巨木,用於建造府邸。上行下效,底下之人以趙普之名,大肆購買大木,然後在汴梁出售,用以獲取巨利。主管財稅的“三司”代長官趙玭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向太祖告狀,太祖大怒,當時就想將趙普逐出朝廷,經過王溥求情,才免此一劫。
但趙普沒有絲毫收斂,他膽子大到敢用貧瘠邊角之地強行換取給皇宮提供特供食品的肥沃之地,用來建造府邸和經營市場客棧獲利,也敢剋扣地方貢品為己用,並且包庇貪官打擊異己。
殿中侍御史雷德驤彈劾其官屬與堂吏皆附會宰相趙普“擅增刑名”,用以斂財,被貶商州任司戶參軍,又流放到靈武。其長子雷有鄰認為其父是受宰相趙普的排擠。開寶六年,雷有鄰到登聞院擊鼓告狀,告發趙普庇護胡贊、李可度等受賄作弊,證據確鑿。趙匡胤大怒,涉案人員各抵其罪,主簿劉偉斬首,秘書丞王洞被下死牢,胡贊與李可度被杖打籍沒。
八月,趙普被罷相。但趙匡胤性格寬厚,扔安排他做河陽節度使,享受宰相級待遇,相對於趙普所犯之錯來說,算得上是皇恩浩蕩了。但已經對權利知髓食味的趙普來說,卻不亞於掉入谷底。
但轉機很快來臨,趙匡胤突然早逝,其弟趙光義繼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宗皇帝召趙普回京,任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等閒職。可趙普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優勢,他是金匱之盟的直接參與者,趙匡胤臨死之前,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按“金匱之盟”的約定,宋太宗趙匡義應該將皇位傳給其弟趙廷美。
趙光義登基不久,太宗前府邸刀筆吏柴禹錫、趙鎔告發趙廷美“驕恣,將有陰謀竊發”?太宗為表光明正大,特意請金匱之盟當事人之一趙普問策,普答:“需居相位以調查奸謀。”退朝後又上書宋太宗,自陳參預知道宋太祖、昭憲皇太后臨終顧託之事,太宗即位天子,實屬義之所在。”太宗深為感動。
又有天上朝,太宗當眾臣之面直言要傳位趙廷美,趙普答:“太祖誤,陛下豈能再誤邪!”太宗大為感動、深深醒悟。不久任趙普為司徒兼侍中,封為梁國公。而趙廷美遂被罷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職,舉家遷至房州,憂懼而亡,年僅3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