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藍醫生

    腫瘤標記物對於監測腫瘤復發或進展有著一定的意義,尤其是在術前某項數值偏高的情況下,意義更大,而癌胚抗原就是胃腸道腫瘤裡最重要的標記物之一。

    癌胚抗原是所有腫瘤化驗檢測裡最常見的一個指標,一般在胃腸道腫瘤包括胃癌、大腸癌、胰腺癌、胃癌裡陽性率較高,在乳腺癌、肝癌、肺癌、卵巢癌裡也會有一部分出現上升。癌胚抗原雖然沒有診斷意義,但是透過檢測這項指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腫瘤的進展情況,觀察治療效果或提示術後是否有腫瘤復發的跡象。

    而且癌胚抗原的檢測簡單方便,定期抽血檢查就可以了。

    胃癌術後的複查主要以CT、彩超和胃鏡檢查為主,通常聯合癌胚抗原、CA-199、CA-724等腫瘤標記物檢測,多種檢查手段的聯合應用,能及時、準確的發現異常情況,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 2 # 普外科曾醫生

    作為一名胃腸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很可惜,胃癌並沒有特異性的腫瘤標誌物,胃癌的患者,有可能會出現以下腫瘤標誌物的升高,CEA,CA-199和CA724。所以,胃癌術後的患者,可以抽血化驗,查這些腫瘤標誌物,特別是手術前就升高的患者。

    胃癌的患者,如果在手術前,腫瘤標誌物升高,做完手術之後,腫瘤標誌物會逐漸的下降,降到正常為止。如果腫瘤標誌物不下降,或者短暫的下降之後,又上升,說明手術不成功,沒有將腫瘤完全切除。

    如果腫瘤標誌物完全降至正常,隔一段時間之後(例如幾個月或者幾年),腫瘤標誌物又上升了,很有可能就是腫瘤復發或者轉移了,腫瘤標誌物可以比CT,核磁共振等檢查更早發現腫瘤復發和復發。

    所以,胃癌術後的患者,可以抽血查癌胚抗原CEA,有助於監測腫瘤治療效果,術後有沒有復發和轉移。

  • 3 # 小影大夫

    今天寫了一份早期胃癌的CT片子。30歲女性,反覆上腹部隱痛1年,進食後可以緩解,但是最近兩週,疼痛持續加重,並且進食後不能緩解,所以來醫院就診。有上腹部隱痛,與進食有關,跟胃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做了個胃鏡,發現長了東西,做了活檢,是印戒細胞癌。今天過來做CT目的不是診斷胃癌,而是看胃癌的大小,有沒有累及周圍的組織,有沒有遠處的轉移。幸好,這個患者的癌腫只是侷限在胃部,沒有周圍侵犯,沒有遠處轉移。30歲,女性,上腹部隱痛一年,做胃鏡發現胃癌(綠色圈圈)

    不僅是胃癌,其他的癌症也一樣,做完手術後,一定要堅持定期複查隨訪。得了癌症,做完手術並不是一勞永逸了,還有復發和轉移的可能,原位癌除外。癌胚抗原是癌細胞分泌的一種物質,可以在血液中檢測出來。所以癌胚抗原會用來檢測癌腫的情況。

    如果手術前癌胚抗原很高,手術後癌胚抗原下降為正常,一直複查都是正常的,那麼轉移和復發的可能較小,但是也有一些早期的復發檢測不出來,所以還需要做胃鏡或者CT檢查來評估有沒有復發和轉移。

    如果定期隨訪過程中,發現癌胚抗原出現持續性升高,那麼一定要警惕有復發或者轉移的可能,一定要做胃鏡或者CT檢查。

    癌症手術後,應該如何定期隨診複查,應該做哪些檢查,每一種癌症,隨訪的內容都不一樣,一定謹準醫囑,定期隨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 4 #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胃癌手術後,除了輔助化療(根據病期如果需要的話),就是要定期複查。胃癌術後複查的內容:抽血化驗的血常規,血生化,還有胃腸道腫瘤標誌物。胃腸腫瘤標誌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癌胚抗原(CEA)。

    CEA是廣譜的腫瘤標誌物,廣泛用於胃腸道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種實體腫瘤。雖然說腫瘤標誌物不是診斷胃癌等惡性腫瘤的可靠依據,但是具有重要的提示意義。如果CEA異常,提示有患癌症的風險,需要進一步檢查。

    CEA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根治術後監測腫瘤復發。如果患者術前CEA異常,手術後逐漸恢復正常,然後在後期隨訪中再次異常,那麼就要警惕腫瘤復發。需要進一步採取其它檢查手段明確是否有復發。

    術後CEA異常,不是一定代表復發。需要連續複查看變化趨勢。一般複查異常,間隔一月再複查,CEA下降或基本穩定,復發的可能性就小,但是如果持續升高,復發的可能就很大。

    胃癌術後複查一般是2年內每三月複查一次,2-5年可以半年複查一次,5年後可以1-2年複查一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號怎麼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