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鏡曉先生
-
2 # 瘋狗的輕武
一個是衝鋒槍出現自一戰,主要目的是掃戰壕的時候近距離潑水,這距離對精度沒啥要求,要你hold的住就行。而傳統全威力步槍彈後座太大,壓根hold不了,而且也不需要那麼高精度。
所以用反衝式,便宜的要死的自由槍機,打手槍彈(自由槍機承受不了高膛壓,也只能選手槍彈),全自動的衝鋒槍就是不二之選。
-
3 # 前沿陣地
這主要是衝鋒槍誕生時的特殊需求導致的。
衝鋒槍在一戰中誕生,當時各國陸軍的主力裝備就是各種栓動步槍,這些步槍雖然威力大,但是火力薄弱,一旦在近距離作戰十分吃虧,往往要用刺刀、槍托等戰鬥。因此此時就迫切需要單兵自動武器了,提升單兵的火力。
但是此時的彈藥只有全威力步槍彈和手槍彈這兩種子彈,而全威力槍彈實在不適合作為單兵自動武器的彈藥。比如勃朗寧設計的M1918自動步槍,使用的是.30-06全威力步槍彈,威力大,但是不便於單兵使用,最後還是被作為了輕機槍使用。而德華人,則利用9X19毫米手槍彈,研發了MP18衝鋒槍。
衝鋒槍使用手槍彈,射擊後坐力不大,容易控制,雖然射程不遠但是對於近距離作戰而言已經足夠了。同時,手槍彈體積小,使得衝鋒槍可以擁有更大容量的彈匣,而士兵的攜彈量也可以更高,提升作戰的持續性。
而後來的二戰也是如此,衝鋒槍使用的都是現有的手槍彈。後來,隨著突擊步槍的出現,衝鋒槍失去優勢,突擊步槍同樣比較輕便,而且火力猛,這直接導致衝鋒槍在現代軍隊中開始淪為配角。
-
4 # 飛行的魯斯蘭
一句話,後坐力。譬如那個湯姆森衝鋒槍,用.45子彈,後坐力大得驚人,儘管這種子彈威力大,停止作用好,但是過大的後坐力會影響精度和槍械壽命所以大都選用中口徑的手槍子彈。像如德國的MP38衝鋒槍,蘇聯的波波沙衝鋒槍,美國在戰爭後期使用的M3衝鋒槍。戰後的衝鋒槍更是如此。除了後坐力之外,還有成本等其他因素,小口徑衝鋒槍子彈來源廣也利於戰場生存。
-
5 # 紅色手電筒
衝鋒槍是使用手槍彈的雙手握持自動武器。當然後來象烏齊這種可以單手握持的也被算作衝鋒槍範疇。
衝鋒槍使用手槍彈,那麼各國在設計衝鋒槍的時候,首先要根據自己國家的制式手槍彈來研製,而且各國使用的手槍彈並不一樣,所以一些衝鋒槍所配用的子彈也就不會太大。
二戰中的衝鋒槍主要使用3種槍彈,美國使用.45手槍彈,德國和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是採用了9毫米的巴拉貝雷姆手槍彈,這種子彈威力適中,綜合性能最好,一直到今天,一些特警部隊還在使用使用9毫米口徑的衝鋒槍。
而蘇聯是採用託卡列夫的手槍彈,它的子彈是7.62託卡列夫手槍彈,就是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可以和7.63毛瑟手槍彈互換使用,這幾種手槍彈中,託卡列夫手槍彈經常和毛瑟手槍彈通用。而託卡列夫手槍彈現在要出口,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員來襲的準備。
回覆列表
提起衝鋒槍,軍迷們腦袋裡都會想到號稱“子彈噴射器”的波波沙衝鋒槍,都會不由而然的嚮往那種一槍在手無限掃射的快感。然而愛好槍械的朋友們都知道,衝鋒槍用的是尺寸比較小的手槍子彈,而沒有用尺寸較大、威力更猛、射程更遠的步槍子彈。這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一是衝鋒槍出現時間要早於步槍,二是由衝鋒槍的作戰需要而設定的。若是衝鋒槍使用尺寸大的彈藥,對其彈鏜負荷也大,那就成了突擊步槍而不是衝鋒槍了。
早在一戰時期德國的MP18衝鋒槍,一經出世就受到廣大國家的關注。這種射程短、火力壓制強、射速還快的新型槍械,讓很多國家下足了功夫去研發。比如後期出現的,英國司登衝鋒槍、美國的湯姆森衝鋒槍、義大利的M1938A衝鋒槍等等。而突擊步槍是二戰以後開始出現的,彈藥比較少。步槍和狙擊槍子彈太大,衝鋒槍射速太快太浪費彈藥。於是衝鋒槍就採用更加普遍且節省的手槍子彈。這樣重量也會減少很多,有利於行軍時攜帶更多的彈藥。
其次,衝鋒槍的優勢就是射速快、後座力小、精度高。在一些抗戰劇中,我們不難發現,使用型號比較大子彈的機槍要麼就是體型大,要麼就是帶個底盤支架,用來消耗後坐力和提高射程。重量也是很大,需要幾個戰士抗才能抬動。而且由於彈藥尺寸較大,都會在腰上纏上好幾圈。若是採用大型的彈藥,雖然射程和威力加強了,但是在射速這麼快的情況下後座力可是很強的,還有可能會把一個戰士的手臂震受傷。況且強大的後坐力會使衝鋒槍的精度大打折扣。若是一個武器的火力再怎麼猛,打不到人那還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