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天使亦惡魔

    車評人只評車,這樣的缺陷他們也管不了,短暫的評車,也測試不出,更何況本田從未發生過這種事情

    不過汽車的一個新產品上市到使用,最少要有10萬公里的使用才算質量過關,最好是要20萬公里,第一批車一般是小白鼠,但是用料做工都是最好的,這些是消費者要知道的基本知識

  • 2 # 愛呀墨河

    我想作為一名汽車愛好者,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先說一個觀點,有很多人在網上攻擊有的車評人說,不是說crv車好嗎?怎麼樣,機油門打臉了吧?不是說本田質量穩定可靠嗎?怎麼樣,打臉了吧?其實這個問題從車評人以及從車企兩個角度去思考一下。

    首先作為車評人,在這裡我們統一說的是針對新車的車評人,像二手車車評人我們先不說。在車評人拿到車以後,會在一段時間內,針對整體的汽車使用狀況給予自己的觀點,以及評價。可是當然這裡有客觀條件。其實車評人跟crv的接觸時間比較短,在一段時間內,開一輛新車,去發現機油問題的機率微乎其微。第二個就是機油門的爆發,大部分在北方地區,尤其在寒冷的工況下,所以在特定的外部環境下用車,也是機油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新車的車評人根本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所以在試車的時候發現這個問題的也不存在了。

    第二個就是,作為本田來講,這一次顯然是低估了這次突發事件的威力,或者把它想簡單了。公關處理不及時,造成事件進一步惡化。也就是從根本上,本田一開始沒有意識到真的是發動機的問題。其實在crv上的發動機跟CIVIC上的發動機是同一型號,只不過根據車型的不同,做出了相應的不同調教,我在一個本田車友群裡面也瞭解了機油增多的問題,原因。其實對於本田這種大廠來講,處理這個問題並不難。但是因為初期的疏忽在意,確實沒有及時處理公關,導致國家層面已經開始重視這個問題,才推出方案,當然方案並不能令人滿意,這是另一方面。這完全是本田公司的問題。

    還有就是,為什麼車評人都失語了,這個大家應該懂得。當然這是車評人的工作,也是盈利模式之一,不好多說。我想無非幾個原因吧。一個是,車評人總會多多少少拿日系車質量穩定,本田發動機穩定可靠來說事,如果這時候出來說了,無非是一種打臉吧。另外就是,有一些車評人確實拿了廠家的公關費用,因為工作需要。還有就是,因為這件事鬧的太兇,所有的車評人不想沾這趟渾水,不如就視而不見,讓它過去吧。

    總之這件事,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期待本田能以一個負責任的大廠角度,考慮車友的利益,好好處理這件事。這件事到這裡,有幾點感慨吧。1,大家真的沒有必要去罵車評人,那是人家的工作。另外對於車評人的一些評價,可以選擇性的聽,什麼都不如自己去試駕。2,日系廠商的發動機穩定確實如此,但是也有疏忽大意的時候。而且買車也是一個機率事件,總會有人買同一款車,有的天窗響,有的不響,只要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就好,也沒有必要在選擇的時候患得患失。3,希望更多的人,能用正當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要學會利用法律手段,一味的謾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希望大家能用車愉快,享受駕駛吧。

  • 3 # 魚眼貓眼鷹眼

    應該是本田用鉅額廣告投入,買通了大多數車評人,堵住了它們的嘴,以阻止對自己不利的內容傳播。

    所有車評人都在玩流量變現遊戲,流量怎麼變現?能從讀者或觀眾端變現嗎?只要看它們的內容是不是收費訂閱即可知道,可以說沒有一個車評人能走收費訂閱模式,那麼,這些車評人流量變現只能是一個出口:廠家。

    就是說,車評人都是從事從廠家收錢,幫廠家說話的生意,也就是說,它們都是廣告機構,或者是廣告公司的一個視窗。車評人的內容,基本都是廣告。

    積累流量的一大利器是事件營銷,即透過熱門事件的流量爆發特徵,可以蹭事件熱度,比如本次本田爆出機油越用越多的嚴重缺陷事件,本來可以吸引很多流量,是車評人獲取流量的一大利器,但它們都沒怎麼用,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一定有更大的利益阻止它們去獲取這個利益,也就間接證明了本田在網路渠道廣告投入巨大的傳聞,本田透過鉅額網路渠道廣告投入,買通了大多數車評人,截取了大多數車評人的流量,以儘量減少對本田不利的網路內容。

  • 4 # 白雲深處4

    我不願意打爛人家飯碗,車評人也要吃飯。本田偷工減料!缸內直噴要少故障只能提高壓縮比例如BMW3.5i,或者凌志LS350兩路噴油系統即汽缸直噴和岐管噴射系統,本田自己清楚得很!試問車評人有幾個懂機械原理?所以只能失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韋神覆盤訓練賽一時口快把王哥叫成孤存,網友熱議韋神還是忘不了孤存,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