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話精神

    以下幾個因素可能會導致依從性差的問題:

    ·推薦治療的持續時間;

    ·患者年齡;

    ·藥物成本;

    ·服用藥物的原因(治療還是預防);

    ·治療方案/頻率的複雜性;

    ·疾病的嚴重性。

    臨床醫生可以針對原因採取以下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首先,針對藥物對疾病的改善要為病人提供一個明確的、非專業術語解釋,病人服藥有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也要闡明;

    2、當處方新的藥物時,對於如何服藥、服藥的好處和潛在的副作用,要為病人提供明確的書面說明;

    3、有必要讓病人知道如果推薦治療沒有效果、不能耐受或負擔不起時,還有其它的治療選擇;

    4、許多電子健康記錄系統,包括電子處方,可以讓臨床醫生了解到病人的處方史,獲得實際的處方資料,幫助臨床醫生實時監測病人的服藥情況;

    5、與病人協同合作,共同面對病情和健康目標,也是一種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的關鍵措施。

  • 2 # 忘了吃藥

    依從性(Patient compliance/Treatment compliance)也稱順從性、順應性,指病人按醫生規定進行治療、與醫囑一致的行為。習慣稱為病人的「合作」。依從性差的原因有:

    1.沒完全瞭解用藥的原因:

    因為不能判斷自己疾病或者症狀的嚴重程度,同時沒有從醫生那裡得到完整而合理的解釋為什麼要用這個藥,這種藥是針對哪個問題或者症狀起效等,而對讓吃藥就吃不能接受,或者對從醫院的到解決問題方案的動機不夠強烈,只是抱著“過來問一問”的想法,即使醫生開了處方,也並未按照醫囑執行。

    2.對醫生專業程度存疑,對治療療效存疑:

    自我防禦心理強,少數人問診時會先考考醫生,將醫生的回答和對答反應與內心設想好的做對比,來判斷醫生的專業性;醫生沒有時間詳細解釋疾病的來龍去脈和治療方案,也是降低患者信任程度的原因之一。

    3.因擔心藥物副作用而不敢按正常劑量用藥,私自減藥、停藥、間斷用藥:

    因為聽說某種藥物副作用對人體有害,就乾脆停了藥,咬牙堅持直到症狀反覆加重,再次服用藥物。最典型的藥物就是降壓藥,先吃幾天,血壓還沒控制到正常值,就停幾天,過幾天覺得頭暈再吃,原因是“怕依賴”。

    4.缺乏自我監督管理能力,忘記吃藥:

    除了懶之外,只能說這個症狀或者疾病並沒有嚴重到困擾你的程度。然而所有的疾病,開始時得不到關注,就會越來越嚴重的。

    於是,本來3個月能起效的藥,拖拖拉拉用到1年,本來2年前該治好的病,現在反反覆覆還在發作。

    醫生如何幫助患者提高用藥依從性:

    1.積極的溝通:

    溝通意味著更多的資訊交換,在資訊交換過程中,有些疑慮會自然而然地被消除,交流用藥原因、注意事項的,可能礙於看病人數眾多、高強度腦力勞動、也許一天沒去過廁所等原因…不是所有醫生都能提前把你的問題一一解答,而且在有限的時間內,醫生也未必能把患者內心的問題把握準確,因此有問有答的溝通效率最高。

    2.培養主動學習醫學常識的能力:

    從最基本的藥品說明書開始,(如果是西藥)從常見副作用到罕見副作用,都一一列在上面,可以從這些副作用開始瞭解和學習。醫生在開具藥物的時候如果對它的某項副作用做了說明,那麼請主要關注這一項,如果醫生沒有交代,說明這些副作用都不值得引起恐慌。

    3.積極複診,不要認為去醫院是一件頭大的事,這是對自己健康負責的表現:

    有硬著頭皮來醫院掛號的朋友和鼓足勇氣在網路問診的患者,看病是一件需要下超級大的決心的事,不管是出於諱疾忌醫的原因還是因為排隊掛號太麻煩、時間就是金錢、看病耽誤賺錢等其他莫名想法……都請正視看病這件事。

    初次診斷之後,通常醫生會開具2周-1個月的藥物,這不是說藥吃完病就好了,而是藥用完要及時回到醫院複查、調整用藥的意思。

    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會認為沒看到明顯療效而放棄接下來的治療,直到問題困擾自己不得不治的時候才再次踏進醫院的大門。

    總結一句話,聽醫生的話很重要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忍者中的絕死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