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戰國前期思想家,是既老子和莊子之後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鄭國莆田(今河南鄭州)人,與鄭繆公同時。今鄭州市東30裡圃田鄉圃田村北有列子祠。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沖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 列子終生致力於道德學問,曾師從關尹子、壺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隱居鄭國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靜修道。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先後著書二十篇,十萬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湯問》、《楊朱》、《說符》、《黃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書。其中寓言故事百餘篇,如《黃帝神遊》、《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憂天》等,篇篇珠玉,讀來妙趣橫生,雋永味長,發人深思。 列子心胸豁達,貧富不移,榮辱不驚。因家中貧窮,常常吃不飽肚子,以致面黃肌瘦。有人勸鄭國執政子陽資助列子,以博個好士之各,於是子陽就派人送他十車糧食,他再三致謝,卻不肯收受實物。妻子埋怨說:我聽說有道的人,老婆孩子都能快樂地生活,現在我卻常常捱餓。宰相送糧食給你你卻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著對老婆說:子陽並不真的瞭解我,聽了別人的話才送糧給我。以後也可能聽別人的話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後鄭國發生變亂,子陽被殺,其黨眾多被株連致死,禦寇得以安然無恙。這樣的列子遺事至今鄭州民間還在流傳,康熙三十二年《鄭州志》也記載了這個故事。 列子貴虛尚玄,修道煉成御風之術,能夠御風而行,常在春天乘風而遊八荒。莊子《追遙遊》中描述列子乘風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返。”他駕風行到哪裡,哪裡就枯木逢春,重現生機。飄然飛行,追遙自在,其輕鬆自得,令人羨慕。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隆基封其為沖虛真人,其書為沖虛真經。 黃帝】 英文名:(Yellowemperor;Thehuangdi;Mauslleum) 姓:姬,公孫(《史記》記載姓公孫) 氏:有熊、軒轅 名:軒轅 歷史身份:華夏部落聯盟領袖 神話身份:神界中央天帝 妻子:嫘祖(正妃)、女節、彤魚氏、嫫母 臣屬:炎帝、應龍、風伯、雨師、天女、倉頡、風后、伶倫等 子孫:顓頊,另外在史書、傳紀中,上至夏商周,下至春秋戰國,其大部分的諸侯、國君也基本上都是黃帝的後裔。 黃帝同炎帝並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華夏部落聯盟領袖。以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製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開創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傳說中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黃帝誕辰: 黃帝的誕辰是農曆三月初三,即上巳節,是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黃帝出生地: 《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於軒轅之丘”。至於具體出生地點,史學界並沒有統一的觀點。古為有熊國都城,其父少典為有熊國國君,但也有個別人認為在其它地方。 傳說一、黃帝出生於中國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源關降龍峽。在傳說中黃帝的母親是黃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說是夜晚)突然看見北極光,然後就懷孕、生下了黃帝。 傳說二、在公元前4856年前,在今河南新鄭的軒轅丘有個龍圖騰的國家,君主名曰少典氏。他是伏羲帝和女媧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寶,她們是姐妹,是有礄氏之女。在今新鄭市區北關的軒轅丘的有熊國的宮殿裡,傳來了嬰兒出生時呼吸大自然之氣時的“哇哇”哭啼聲。這一說法得到包括中國古都學會在內的部分民間機構的認可。 傳說三、黃帝生於山東省曲阜市周圍。據古史記載“黃帝生於壽丘”“壽丘在魯東門之北”,而壽丘位於曲阜城東四公里的舊縣村東。 傳說中黃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為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親自栽桑養蠶,教民紡織,人稱她為「先蠶」。次妃為方雷氏,名女節。又次妃為彤魚氏。最次妃名嫫母,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的敬重。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頭下面鹹,音「真」)、任、荀、僖、佶、儇、衣。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戰國前期思想家,是既老子和莊子之後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鄭國莆田(今河南鄭州)人,與鄭繆公同時。今鄭州市東30裡圃田鄉圃田村北有列子祠。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沖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 列子終生致力於道德學問,曾師從關尹子、壺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隱居鄭國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靜修道。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先後著書二十篇,十萬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湯問》、《楊朱》、《說符》、《黃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書。其中寓言故事百餘篇,如《黃帝神遊》、《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憂天》等,篇篇珠玉,讀來妙趣橫生,雋永味長,發人深思。 列子心胸豁達,貧富不移,榮辱不驚。因家中貧窮,常常吃不飽肚子,以致面黃肌瘦。有人勸鄭國執政子陽資助列子,以博個好士之各,於是子陽就派人送他十車糧食,他再三致謝,卻不肯收受實物。妻子埋怨說:我聽說有道的人,老婆孩子都能快樂地生活,現在我卻常常捱餓。宰相送糧食給你你卻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著對老婆說:子陽並不真的瞭解我,聽了別人的話才送糧給我。以後也可能聽別人的話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後鄭國發生變亂,子陽被殺,其黨眾多被株連致死,禦寇得以安然無恙。這樣的列子遺事至今鄭州民間還在流傳,康熙三十二年《鄭州志》也記載了這個故事。 列子貴虛尚玄,修道煉成御風之術,能夠御風而行,常在春天乘風而遊八荒。莊子《追遙遊》中描述列子乘風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返。”他駕風行到哪裡,哪裡就枯木逢春,重現生機。飄然飛行,追遙自在,其輕鬆自得,令人羨慕。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隆基封其為沖虛真人,其書為沖虛真經。 黃帝】 英文名:(Yellowemperor;Thehuangdi;Mauslleum) 姓:姬,公孫(《史記》記載姓公孫) 氏:有熊、軒轅 名:軒轅 歷史身份:華夏部落聯盟領袖 神話身份:神界中央天帝 妻子:嫘祖(正妃)、女節、彤魚氏、嫫母 臣屬:炎帝、應龍、風伯、雨師、天女、倉頡、風后、伶倫等 子孫:顓頊,另外在史書、傳紀中,上至夏商周,下至春秋戰國,其大部分的諸侯、國君也基本上都是黃帝的後裔。 黃帝同炎帝並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華夏部落聯盟領袖。以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製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開創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傳說中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黃帝誕辰: 黃帝的誕辰是農曆三月初三,即上巳節,是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黃帝出生地: 《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於軒轅之丘”。至於具體出生地點,史學界並沒有統一的觀點。古為有熊國都城,其父少典為有熊國國君,但也有個別人認為在其它地方。 傳說一、黃帝出生於中國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源關降龍峽。在傳說中黃帝的母親是黃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說是夜晚)突然看見北極光,然後就懷孕、生下了黃帝。 傳說二、在公元前4856年前,在今河南新鄭的軒轅丘有個龍圖騰的國家,君主名曰少典氏。他是伏羲帝和女媧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寶,她們是姐妹,是有礄氏之女。在今新鄭市區北關的軒轅丘的有熊國的宮殿裡,傳來了嬰兒出生時呼吸大自然之氣時的“哇哇”哭啼聲。這一說法得到包括中國古都學會在內的部分民間機構的認可。 傳說三、黃帝生於山東省曲阜市周圍。據古史記載“黃帝生於壽丘”“壽丘在魯東門之北”,而壽丘位於曲阜城東四公里的舊縣村東。 傳說中黃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為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親自栽桑養蠶,教民紡織,人稱她為「先蠶」。次妃為方雷氏,名女節。又次妃為彤魚氏。最次妃名嫫母,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的敬重。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頭下面鹹,音「真」)、任、荀、僖、佶、儇、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