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聞香識電影
-
2 # 山有a木兮
沒怎麼特別留意這些關於明星的話題,說實話,對於姜文姜武也只是聽說過而已,對於他們玩什麼電影演什麼角色真的有點模糊。但聽姜文的名字似乎比聽到姜武的名字要多些,要是真去讓我分辨二人還真可能分不清。
話說回來,坊間傳說“姜文不文,姜武不武”應該自有他的道理,也許是姜文的武戲成分多些,姜武的文戲成分多些,所以給觀眾的印象是兩人性格與名字不相符合,粗暴的說就是“名不副實”,當然這裡的實與其個人實力無關。
從這個話題來講,我更多想到的是名字對人的影響。關於取名的問題,每個人都很重視,都希望有個好名字,但相信名字對人的性格命運會產生影響的人不一定多,很多人都認為名字嘛,稱呼而已有啥影響的。其實不然,老子《道德經》“名可名非常名”雖說是名之曰自然,其實也含有名對實體的影響意義。孔子說“名不正言不順”,因此名字的確對人的後天有影響。
我們只要留意一下,就會發現我們身邊有很多這襪子的現象。有的孩子名字取的很陽剛,但性格很內向。有的名字很柔婉,但性格很外向。比如,叫文彬的人一點都不文質彬彬,叫天貴的人一點也不高富貴,叫胡麗靜的人一點都不狐狸精等等。農村人喜歡叫孩子什麼豬呀狗娃呀等等,我們發現這些孩子的免疫力特別好,不好的地方是,年齡大了,別人叫小名總是不自在。
關於名字對人的影響因素,我們可能無法深刻的講出其中道理,但淺顯的看,名字總是給人稱呼的,別人在稱呼的時候應該有一些潛在的力量影響人們對這個人的認識,而且本人也會因為別人怎麼稱呼他而產生一些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人的性格也在情理之中。
諸君若有興趣,可列舉一些名字和人性格命運產生微妙關係的例子,大家一起探討探討,也許會對我們以後給娃取名積累一些經驗!
眾所周知,姜文、姜武兩兄弟長的非常像,但從他們各自的行事風格和作品中的表演來看,性格卻又相差極大。
姜文為兄,字中帶“文”,可卻絲毫沒有那種文人墨客的氣質,反而因為充滿雄性荷爾蒙的鬍子和渾厚磁性的嗓音,給人留下一種霸道不羈的感覺。就拿電影來說吧,姜文在自己的作品《讓子彈飛》中扮演了土匪“王麻子”一角,透過與地頭蛇黃四郎鬥智鬥勇的故事,流露出了他身上滿滿的的江湖氣息,彷彿他就是張麻子本人。
影片中的張麻子因為勢單力薄,自北洋戰亂後便落草為寇,以搶劫為生。雖然是一名綠林悍匪,卻一直以劫富濟貧為做事準則,擁有著一身的江湖豪情。
姜文的電影基本處處顯露著江湖的快意恩仇,久而久之,讓他的身上也培養出了強大的氣場。就連與外號“小馬哥”、“賭神”的周潤發面對面飆戲時,氣場也是絲毫不落下風。有時候我覺得,如果姜文生活在古代,那他肯定是一個統領萬馬千軍的大將軍,或者是流浪江湖的俠客。
從外表看姜文,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充滿野性和坦蕩,其實真實的他還是一個心思沉穩、細心、做事全面的導演。他的電影都是經過長時間打磨出來的精品,不會讓你發現有任何穿幫或不合理,就算有,你也只能解釋為沒看懂。
“民國三部曲”帶給我們的不止是表面上的刺激和暢快,更透過戰亂中的小故事書寫了直擊人心底的浪漫主題,只不過這種浪漫在充滿野性的外表下被隱藏的很深,所以我認為“姜文不文”這句話並不是很準確。他應該是“文武並存”,只不過他的“文”不易被察覺罷了。
姜武為弟,字中帶“武”,與兄相反,他恰恰是一個木納老實的性格,最起碼在電影中就是如此。《美麗新世界》中的他憨厚內斂,老是被陶虹欺負,而且觀眾看起來也毫無違和感,彷彿他天生就是老實人的命。所以網上流傳著“姜武不武”的說法。
同樣,我覺得這種說法也並不準確,因為姜武也曾經“武”過。如果大家看過賈樟柯導演的《天註定》,那就應該不會奇怪我這麼說了。
在《天註定》其中的一個小故事裡,姜武飾演一個普通的村民,因為長時間被同村人瞧不起,在壓抑許久以後終於爆發,結局大快人心。故事前半段一直在鋪墊姜武的委屈和忍耐,所以在故事高潮爆發後,觀眾能感覺到姜武那與之前截然相反的氣質,冷酷與暴力充滿了整個螢幕。誰說姜武不“武”的?
話又說回來,“姜文不文,姜武不武”只是觀眾對兄弟二人整體表現出來性格的一種歸納,自然也有成立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