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的歷史任務交給這個人,一定要首先磨難他的心志,勞累他的筋絡骨骼,飢餓他的肉體面板,空匱疲乏他的身體,所作所為總是被幹擾攪亂,藉以撼動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堅韌,以增加他原來不具備的能力。
2、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譯:孔子登上東山便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天下也變小了。
3、 獨樂(yüè)樂(lè),與人樂樂,孰樂?
譯:一個人獨自欣賞樂音快樂,和別人一道欣賞音樂也快樂,到底哪一個更快樂呢?
4、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
譯:您老人家這麼一說,使我的思想豁然開朗也。(慼慼:感動的樣子)
5、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譯:貧窮時就搞好品德的修養,得志時就幫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尊敬自己的父母,並且將這種感情推及到別人的父母身上,愛護自己的兒女,並且將這種感情推及到別人的兒女身上。
7、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得到天時還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還不如得到和順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譯:獲得道義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義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
9、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國土次於人民,而君主應該在最次
10、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譯:在憂患中生存,在安樂中死亡。
11、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富貴不能使我放縱享樂,貧賤不能使我改變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這樣的人才夠叫大丈夫。
12、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譯:完全相信《書》(指《尚書》),那就還不如沒有《書》為好。
13、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14、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譯:如果想要讓天下太平,在當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還有誰呢?
15、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譯:楊子主張為我(自己),儘管只要撥掉一根汗毛而有利天下,他也不肯幹。墨子主張兼愛,即使磨光禿頭頂走破腳跟只要有利天下,他也願做。(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批駁楊、墨二家“執一”的片面主張)
16、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一個人應當對某些事放棄不做,才能夠集中力量有所作為。(做事應當有所選擇)
17、 盡信書, ——《孟子"盡心下》
18、 以其昏昏, ——《孟子"盡心下》
19、 不以規矩, ——《孟子"離婁上》
1、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的歷史任務交給這個人,一定要首先磨難他的心志,勞累他的筋絡骨骼,飢餓他的肉體面板,空匱疲乏他的身體,所作所為總是被幹擾攪亂,藉以撼動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堅韌,以增加他原來不具備的能力。
2、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譯:孔子登上東山便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天下也變小了。
3、 獨樂(yüè)樂(lè),與人樂樂,孰樂?
譯:一個人獨自欣賞樂音快樂,和別人一道欣賞音樂也快樂,到底哪一個更快樂呢?
4、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
譯:您老人家這麼一說,使我的思想豁然開朗也。(慼慼:感動的樣子)
5、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譯:貧窮時就搞好品德的修養,得志時就幫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尊敬自己的父母,並且將這種感情推及到別人的父母身上,愛護自己的兒女,並且將這種感情推及到別人的兒女身上。
7、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得到天時還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還不如得到和順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譯:獲得道義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義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
9、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國土次於人民,而君主應該在最次
10、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譯:在憂患中生存,在安樂中死亡。
11、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富貴不能使我放縱享樂,貧賤不能使我改變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這樣的人才夠叫大丈夫。
12、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譯:完全相信《書》(指《尚書》),那就還不如沒有《書》為好。
13、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14、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譯:如果想要讓天下太平,在當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還有誰呢?
15、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譯:楊子主張為我(自己),儘管只要撥掉一根汗毛而有利天下,他也不肯幹。墨子主張兼愛,即使磨光禿頭頂走破腳跟只要有利天下,他也願做。(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批駁楊、墨二家“執一”的片面主張)
16、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一個人應當對某些事放棄不做,才能夠集中力量有所作為。(做事應當有所選擇)
17、 盡信書, ——《孟子"盡心下》
18、 以其昏昏, ——《孟子"盡心下》
19、 不以規矩, ——《孟子"離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