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智慧書法
-
2 # 塗之人995
眼高手低是常態。
毛筆字、繪畫的實踐性極強。理論容易得,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作品,卻很難。
另一種情況,即有的人寫得好,畫得好,沒學過理論——“眼不高”,因此“眼低者手低“,在一定階段倒未必。王冕,齊白石,潘天壽繪畫的開始那一段都是這種情況。
相反象曾翔,陽曉陽諸人,都是教授、“大師”,眼極高,腕底功力卻差。
-
3 # 使用者4211906027728
眼高者手高,眼低者手低。除"自命不凡、妄自尊大",書法精論、估計沒有這層意思。因指的是″見賢思齊"見賢:是指識賢,鑑賢。以不入凡品的高的眼界(眼高)以高的、上乘的作品為楷範(手高)以高的嚴格的學習心態,嚴格地要求自已。甚至要求將來必須達到出帖,在書壇上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的有法理的風格(如書法中的"法家"!反之,只以能會書、會寫,那怕是″奴書″、按圖索驥就意滿心隨了,這就是跟低者手低(指不以更高的自我要求,能成為一般的書家就心滿意得了)。
-
4 # 狂喜淡墨a
如何解釋書法精論中的一句話“眼高者手高,眼低者手低。”
類似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永遠不會成為將軍。
對於欣賞書法的眼力狹隘低下,足可證明書藝不具備寬博廣泛的書法眼界。肯定還達不到書寫高層次。
而眼界高者,會有高的書法造詣。當然必有具備既有鑑賞力又有書寫能力者。
即是不會書寫的鑑賞家,不是很多,假若是不會書寫,只能鑑賞有高,僅僅是紙上談兵。符合俗語“眼高手低”類。
事物的辯證法告訴我們,有志者事竟成。體現了只有樹立高眼界,才有高的定位。
對於認知書墨境界低者,不會有高雅情性,更不會寫出高書境。
常言,在書界,俗人有俗書,雅人能雅墨。品味高者,才有品味書。
眼力高者有境,低者則有膚淺。書寫前提,藝術修養很重要。應該開拓眼界,視野多廣,書境多廣。
因而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
隨著網路媒體的飛速發展,玩味書法藝術的群體中,良莠不齊,從一個側面能夠看得出,書境之品味,決定了書作的不同的風貌。
都在寫字,藝術性差距很大。有的眼界的確不高,一定會影響書作的創作。
因而,還是加強藝術修養,提高鑑賞之境界。達到觀賞一幅作品逃不過高眼界。一眼便分辨書之優劣。
隨之,對自己的書寫習練有很高的幫助。大家都有的體會,當自己書藝習練總有否定自己的創作,證明自己的眼界有了提高。
-
5 # 琴音萬古
抽象的文化哲學之像——書法,是由形、氣、神三者之統一下澄懷味象。所以,要達到“神”的境界必是個眼高手高,眼低手低。神的境界則是涵攬了文化的一切審美的在“一”。
-
6 # 鄱湖野老
如今的書法界多是名人效應,並不在乎被人民大眾喜不喜歡,大眾看不上眼的,只要是名人,可以自創一種高層次的理論解釋,大眾喜歡的,也可以胡編一種理論,挑出毛病。這就叫“聖物入俗眼”,故大眾認為好的入不了名人之眼,只能入俗眼。
-
7 # 老陳聊書法
先明確一下大致概念,這裡"眼"就是書法意識認識,而這裡的"手"就是實際書寫水平。
"眼高者手高,眼低者手低。"這麼個說法似乎不夠全面。眼低者自然手低,但是眼高者未必一定手高,也可能手也低。
眼高手低,是個成語,出自清人陳確的《與吳仲木書》。就書法而言,其實眼高手低的情況不在少數。所以,這句話完整地說應該是"眼高者手高或低,眼低者只有手低"。
如何解釋呢?結合文章開頭"眼″和"手"的概念,我們可以這樣解讀:
一,眼高手高 經驗多,理論到位,自然書寫水平也很高。當然書寫水平可不是認識上去了就一定會帶來提高,還會練,需要一個過程。
二,眼高手低 經驗多,理論到位,書寫水平卻一般。原因應該是手上功夫不足夠,從認識到到能做到還是要有大量練習和訓練的過程的。
三,眼低手低 因為眼低不可能手高,所以眼低必然手低。
總之,手眼的關係問題,不只書法學習中存在,其他事情也一樣,理論和實踐相互促進才能不斷提高。
回覆列表
謝提問!眼高者,把書法看作“道”,就能表現出“道”。道者,為宇宙量子與人的意念量子糾纏(疊加)同頻釋放的能量(文學最能表現人的靈魂能量),當然道者本身不可名,表現的事物無窮盡;把書法看作美化漢字的技法,為眼低者,永無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