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書君

    這是滕王閣序裡面的名句。

    滕王閣序裡面幾乎每一句話都在用典故,而優美的韻律,讓我們背誦的時候也省去了很多麻煩。但是王勃在寫滕王閣序的時候,除了讀閻公進行了讚許,還對自己的懷才不遇進行了抒發。所以王勃所引用的每一個古代人物,都是為自己的命運作腳註,說明自己和古人同病相憐。

    類似的句子還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竄梁鴻於海曲等等。

    孟嘗君是戰國時候的人物。孟嘗君名字叫田文,是齊國王室的公子。他招攬天下英才,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他曾經是齊國的相,但是齊王聽信謠言,罷免了他,後來有人以死說明了孟嘗君無造反的意圖,齊王想再次請孟嘗君輔佐他,但是孟嘗君就以自己有病為藉口告老還鄉。他多次為齊國效力,但是齊王都懷疑他,他只能英雄無用武之地。

    阮籍本有濟世之才,但是為人不拘禮數。有的時候喝醉了,就駕車一直到路的盡頭放聲大哭。他還曾經登上楚漢古戰場,說出了那句: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王勃說自己和孟嘗君一樣,報國無門,卻不能和阮籍一樣,在路的盡頭放聲大哭。

    王勃是無奈的,他很自負,但是隻能做一些小官,他還看不起他的上司,所以常常惹事。許多的抑鬱在他的胸中,他沒有辦法一吐為快,他看不起阮籍,認為那樣做是懦夫的體現。

  • 2 # 月望與東山

    這句詩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他著名的《滕王閣》裡寫的詩句,很明顯,他在詩裡是引用典故來抒情。那麼,王勃想透過詩裡這兩個典故抒發一種什麼情感呢?這要從知人論世的角度,將王勃的一些經歷梳理一下。

    王勃是個牛人。牛人自有成牛人的道理,他打小就聰明過人,且少年得志。而他就得志之事,就是在未冠之年就出仕,成就初唐時代的一段佳話。不知道是家風影響,還是個性使然,王勃在十三歲的時候,就寫文章尋找機會入仕。可是等了幾年,在他十六歲的時候機會終於來了。那一年,王勃參加幽素科試及第,授朝散郎,成為唐朝最年少的命官,這還不算什麼,之後他才思噴湧,寫出了一篇驚世文章叫《乾元殿頌》, 時唐高宗看過此頌詞,驚歎不已,不由稱讚:“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由此王勃名聲大震天下,在初唐四傑之中,排名第一。

    然而因少年得志,王勃便得意忘形,做了兩件錯事,讓他被逐出官場,從此與做官無緣。

    第一件事是當時唐朝沛王和英王鬥雞,王勃為迎沛王高興,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大力討伐英王,不料文章傳到唐高宗那裡,皇帝極為憤怒。唐高宗認為,王勃身為博士應該勸勉才對,卻參與此中把水攪渾,於是罵之歪才。 於是,唐高宗以王勃挑撥離間為理由,將他逐出長安城。

    經此打擊,王勃並未放棄官場。在他二十一歲那年,他回長安參加科選,後來在他朋友推薦下,當上了虢州參軍。可是他竟然在參軍職位上,先是窩藏犯事的官奴,後來擔心禍起東牆又將官即誅殺,此事被爆料後,王勃被判死罪。後來幸虧遇大赦,沒有被判死刑。可是他的官場生涯,卻從此結束了。

    少年猖狂得志,惹起禍端,讓極少就渴望進入官場的王勃極大打擊,從此鬱郁不得志,懷才不遇,滿腹牢騷。

    這樣過了幾年,在他二十五歲的時候,前往交趾郡看望當縣令的父親,旅途當中經過南昌,恰好遇見閻都督舉行宴會,召集天下文才聚集,為剛裝飾的滕王閣作賦。當時,閻都督本來想讓他女婿作賦的,而各位來賓也知道其意,都推辭不寫,把機會留給閻都督女婿來寫。當時,壓抑苦悶的王勃渴望在這樣的聚會出人頭地,當仁不讓,自告奮勇地提筆一寫,就寫出這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滕王閣序》最大的特點就是藉機抒發懷才不遇之情,及渴望積極入仕,永不放棄奮鬥的唐朝精神。而王勃引用“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志”其實是說,我像東漢的孟嘗一樣品行高潔,卻無人推薦當官,結果落得了無處報國的遺憾。而他引用“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意思是說,阮籍無所拘束,隨心所欲,不理政事,常常一人駕車到效外,走到無路可走之處就嚎哭而歸,這種消極抗世的態度是要不得的,自己不能仿效。

    結合王勃的人生經歷,就可以看出王勃這兩句詩想表達的情感,就是自己現在懷才不遇,但仍然心懷積極入世之心,希望得到在座的各位高官賞識提拔,讓他有再入官場的機會。

    可惜的是,當座之人儘管欣賞王勃的詩文,卻無人敢提拔這麼一個愛犯事的種。第二年,鬱悶不已的王勃從交趾郡乘船而歸,在海上遇大風,溺水而死。

  • 3 # 傅船山

    這是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兩句。

    兩句很簡單,但是不好懂,難在哪兒呢?因為這是一篇駢文,駢文是從賦發展而來的,所以它的風格是四六迭用,又稱為駢四儷六。賦的最初形態沒有這麼嚴格,如漢賦,很長,歷來稱之大賦,就沒有這麼嚴整,後來經六朝發展而成駢賦,要求就嚴整起來,特別講究對仗。

    如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開頭就是,“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前面兩句就沒有對仗上,後面一句就完全對仗上了。駢賦就是像後面一句一樣,要求句句對賬,至少要絕大多數句子要對仗。所以這樣的文章是沒法翻譯成英文的,是中國所獨有的特有的。

    駢文從駢賦發展而來,除了不要求押韻之外,其他的要求都一樣,四六句為多,要求對仗。另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用典多。如題主所問兩句,就分別用了東漢孟嘗和西晉阮籍的典故。典故究竟何意,在此做何用,其他的回答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就不多說了。

    為什麼駢文駢賦要講究用典呢?這也是中國文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個現象,就是好的句子、好的詞語,都被人前人給用掉了,後人如果再接著用,就變成了重複,就沒有意思,就沒有創新,就不是文學了。那麼後人要突破前人怎麼辦呢?就用典。用典可以使你的意思表達得委婉曲折,又能顯示你這個人博學多才,可謂一舉兩得。

    所以到了六朝後期,讀書人如果讀不懂別人的文章,看不出別人的典故所在,那麼就是他的失敗,就是很丟人的事,他們以一典不知為恥。

    當然,用典有高明的有不高明,唐初四傑的用典,多用人名,所以被人嘲諷為點鬼簿。李商隱用典,既典雅又高明,歷來被人稱道。南北朝的庾信也是用典大家,但是即使是這樣的大家,有用典不到位的地方,如他的《哀江南賦序》裡面的“申包胥之頓地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就是一個錯誤的用典。

    除了高明與不高明之外,我們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用典加大了文章的理解難度。所以,我們看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就認為不用典而直接寫景抒情,而又有美的意味的,就是好的詩詞。所以他說《長恨歌》裡只“轉叫小玉報雙成”這一句用典了,而吳梅村的《圓圓曲》,沒有一句不用典的,比起來就要差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什麼能讓長頭髮長得好~濃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