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今古言堂

    此時的羅斯福已經連任了美國總統,自1933年上臺之後,為了應對1929年經濟大蕭條,他採用了一系列的國家干預措施,使美國的經濟危機有所緩和,但羅斯福所施行的新政其實和希特勒所採取的政策類似,即採用大舉借債、量化寬鬆等方式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因此也造成了赤字預算的居高不下,美國承受著通貨膨脹和國債大增的沉重包袱。而1937年再次爆發的經濟危機使得羅斯福新政更加艱難,羅斯福向美華人民保證的經濟復甦遲遲不能實現,日益遭到國會內外的保守派和溫和派的反對,如果無法迅速解決低迷的經濟問題,那麼羅斯福所帶領的美國政府必將垮臺。

    而轉機出現在1938年,此時的歐洲局勢急轉直下,“慕尼黑會議”後,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吞併,英法美等國與德國的矛盾日益激化,正面對1937年經濟再次衰退而感到力不從心的羅斯福,依靠著一戰美國的成功案例,藉此提出新政必須為打贏戰爭鋪平道路,成功說服國會,以此將美國逐步帶入戰時經濟體制。

    二戰爆發前,由於美國保持中立,德國、日本紛紛向美國下軍事訂單。二戰初期英法的訂單及二戰中後期美國參戰整個盟軍的軍事訂單像雪花般紛湧而來,浩浩蕩蕩的失業大軍已經幾乎完全消失,為美國創造了1700萬個崗位,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曾一度困擾羅斯福政府的失業問題迎刃而解。

    戰爭是燒錢最快的買賣,美國以軍事需要的名義,運用國家的權威和力量,迅速而有效地將全華人力、物力、財力動員和組織起來,使美國成為了“民主國家的兵工廠”。隨著法國、捷克、波蘭這些國家被德國佔領,當時只有美國的兵工廠能為盟軍提供武器,但這些國家如英國和蘇聯沒有現金向美國購買武器,於是美國發明瞭《租借法案》,透過這種方式使各種黃金、白銀等有價證券統統流入了美國,在這些條件的刺激下,美國經濟迅速走向戰時繁榮。1939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還只有910億美元,但到了1945年則達到了2136億美元,正是充分利用二戰這個機會,使美國在軍需工業的帶動下,不僅工業生產總值較“羅斯福新政”期間增加了幾倍,同時不管是在對外貿易還是黃金儲備方面都遠遠超過了1929年經濟危機前的水平;

    時代創造機遇,美國透過二戰擺脫了1929年經濟大蕭條,更為美國的發展迎來了一片新的天地。戰後伴隨著對戰敗國的處理與掠奪,美國迎來了經濟和科技上的大爆發,英法在戰爭中的孱弱,也讓殖民地人民認識到了獨立的可能,繼而為美國提供了更廣大的市場空間,而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率先在美國發起,則使美國的科學技術躍居首位。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拯救了美國,使其擺脫了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影響,重新復甦並走上全球霸權之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2 # 王司徒軍武百科

    美國不需要拯救,二戰的歐戰部分,實質就是歐洲人窩裡哄,把自己從世界之主的神壇上打了下去,反而讓趁虛而入的美國和蘇聯摘到桃子的過程。

    美華人從一開始就介入了二戰的進城,從西班牙內戰到慕尼黑陰謀,從東歐的混亂到日本侵略的資源,美國的黑手無處不在。羅斯福為美國在20世紀初期的政策早就打好了伏筆,哪裡需要什麼德國去“碰巧”拯救,他們無非在等待合適的時機介入罷了。

    出賣捷克的“慕尼黑陰謀”中,張伯倫等綏靖派踢開了蘇聯,扶起了德國,致使德國愈發肆無忌憚,在拿走蘇臺德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更高的領土要求。羅斯福作為美國的領導人,翩然遊弋其中,雖然身在大洋彼岸,電報和私下裡的通訊卻不斷,儼然一副縱橫家的作派,張伯倫、希特勒、墨索里尼紛紛將之當成了談判的話事者,在出賣捷克,喂大納粹德國這件事上,美國亦是推動者。

    歐戰的全面爆發被認為是以德國進攻法國的法蘭西戰役為標誌,然而雖然是德國開了第一槍,這背後難道就是一個巴掌拍得響麼?

    美華人在戰爭開始後,迅速透過平準基金和《租借法案》包攬了歐戰的一部分,表面上挽救了裝備扔光,空餘喘息的英國,實際何嘗不是透過援助英國給德國放血?

    整個租借法案其實就是給德國的放血過程,以及對盟國的滲透過程,同時還大大激發了自己國內的工業生產,透過雪片一樣的訂單賺得盆滿缽滿。

    唯有遠離歐洲大陸的美華人,才能在既插手又參與的同時,還能清晰的冷眼旁觀。佈局著節奏和程序,把英國當牌打,也只有如此英華人才能獲得租借法案絕大部分的援助。

    這是一個竊取世界霸權的過程,與什麼德國的“拯救”毫無關係。美國早就動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快到了,用什麼方式感謝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