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鈴薯全粉的加工
.馬鈴薯全粉的加工工藝:原料馬鈴薯→揀選→清洗→去皮→切片→蒸煮→調整→乾燥→篩選→檢驗→包裝。其操作要點分述如下。
.(1)原料選擇 原料的優劣對製備成品的質量有直接影響。不同品種的馬鈴薯,其幹物質含量、薯內色澤、芽眼深淺、還原糖含量以及龍葵素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含量都有明顯差異。幹物質含量高,則出粉率高;薯肉白者,成品色澤淺;芽眼多又深,則出品率低;還原糖含量高,成品色澤深;龍葵素含量高,去毒素的難度就大,工藝複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半成品褐變嚴重,會導致成品色澤深。因此,生產馬鈴薯全粉須選用芽眼淺、薯形好、薯肉色白、還原糖含量低和龍葵素含量少的品種。將選好的原料送入料斗中,經過帶式輸送機,對原料進行稱量,同時進行挑選,除去帶黴斑薯塊和腐塊。
.(2)清洗 馬鈴薯經乾式除雜機除去沙土和雜質,隨後被送至滾筒式清洗機中清洗乾淨。
.(3)去皮 清洗後的馬鈴薯按批次裝入蒸汽去皮機,在5mpa~6mpa壓力下加溫20s,使馬鈴薯表面生出水泡,然後用流水沖洗外皮。蒸汽去皮對原料沒有形狀的嚴格要求,蒸汽可均勻作用於整個馬鈴薯表面,大約能除去0.5mm~1mm厚的皮層。去皮過程中要注意防止由多酚氧化酶引起的酶促褐變,可新增褐變抑制劑(如亞硫酸鹽),再用清水沖洗。
.(4)切片 去皮後的馬鈴薯被切片機切成8mm~lomm的片(薯片過薄會使成品風味受到影響,幹物質損耗也會增加),並注意防止切片過程中的酶促褐變。
.(5)預煮、蒸煮 斷粒蒸煮的目的是使馬鈴薯熟化,以固定澱粉鏈。先經預煮,溫度為68℃,時間15min後蒸煮,溫度為100℃,時間15min~20min;之後在混料機中將蒸煮過的馬鈴薯片斷成小顆粒,粒度為0.15mm~0.25mm。
.(6)調整 馬鈴薯顆粒在流化床中降溫,溫度為60℃~80℃,直到澱粉老化完成。要儘可能使遊離澱粉降至1.5%~2.0%,以保持產品原有風味和口感。
.(7)乾燥、篩分 經調整後的馬鈴薯顆粒在流化乾燥床中乾燥,乾燥溫度為進口140℃,出口60℃,水分控制在6%~8%;物料經篩分機篩分後,將成品送到成品間中貯存,不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經管道輸送至混料機中重複加工。
.(8)包裝 成品間中的馬鈴薯全粉經自動包裝機包裝後,將成品送至成品庫存放待銷或做成系列產品。
以全粉為原料,經科學配方,新增相應營養成分,可製成全營養、多品種、多風味的方便食品,如雪花片類早餐粥、肉卷、餅乾、牛奶土豆粉、肉餅、丸子、餃子、酥脆魔術片等,也可以全粉為“新增劑”製成冷飲食品、方便食品、膨化食品及特殊人群(高血脂症、糖尿病人,老年、婦女、兒童等)食用的多種營養食品、休閒食品等。
2.油炸馬鈴薯片的工藝
.油炸馬鈴薯片的工藝流程為:馬鈴薯泥+玉米粉混合→調粉→糊化一調味→冷卻→老化→切片→乾燥→油炸→脫汕→包裝→成品。油炸馬鈴薯片的基本配方是:鮮馬鈴薯泥75%,玉米澱粉15%,木薯粉3%,食鹽1%,白糖5%,味精0.5%,辣椒粉0.5%,炸制油為棕櫚油。操作技術要點如下。
.(1)調粉、糊化 以馬鈴薯泥作為半成品,加入玉米粉混合,按設計配方,分別稱取各種原料,混合均勻製成溼麵糰後放入蒸鍋內進行糊化處理,溫度為58℃~65℃,時間為20min。
.(2)調味、搓棒 待蒸熟的麵糰冷卻後,將已稱量好的味精、花椒粉、辣椒粉、蔥粉或鮮蔥末分別倒入麵糰中進行調味,製成不同口味的溼坯,再進一步搓成直徑2cm~4cm的面柱。調味操作也可在油炸脫油後進行。
.(3)冷卻處理 將面柱裝入塑膠袋中,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冷卻,冷卻條件為4℃~6℃,時間為5h~11h,具體處理時間應依據麵糰大小和冷卻速度而定。
.(4)切片乾燥 將充分老化的面柱切成1.5mm~2.0mai厚的薄片,放入乾燥機內,在45℃~50℃溫度下乾燥4h~5h,使幹坯內水分含量降至4%~9%範圍內。
.(5)油炸 用棕櫚油在180℃~190℃溫度下油炸,即為成品。
.1.馬鈴薯全粉的加工
.馬鈴薯全粉的加工工藝:原料馬鈴薯→揀選→清洗→去皮→切片→蒸煮→調整→乾燥→篩選→檢驗→包裝。其操作要點分述如下。
.(1)原料選擇 原料的優劣對製備成品的質量有直接影響。不同品種的馬鈴薯,其幹物質含量、薯內色澤、芽眼深淺、還原糖含量以及龍葵素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含量都有明顯差異。幹物質含量高,則出粉率高;薯肉白者,成品色澤淺;芽眼多又深,則出品率低;還原糖含量高,成品色澤深;龍葵素含量高,去毒素的難度就大,工藝複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半成品褐變嚴重,會導致成品色澤深。因此,生產馬鈴薯全粉須選用芽眼淺、薯形好、薯肉色白、還原糖含量低和龍葵素含量少的品種。將選好的原料送入料斗中,經過帶式輸送機,對原料進行稱量,同時進行挑選,除去帶黴斑薯塊和腐塊。
.(2)清洗 馬鈴薯經乾式除雜機除去沙土和雜質,隨後被送至滾筒式清洗機中清洗乾淨。
.(3)去皮 清洗後的馬鈴薯按批次裝入蒸汽去皮機,在5mpa~6mpa壓力下加溫20s,使馬鈴薯表面生出水泡,然後用流水沖洗外皮。蒸汽去皮對原料沒有形狀的嚴格要求,蒸汽可均勻作用於整個馬鈴薯表面,大約能除去0.5mm~1mm厚的皮層。去皮過程中要注意防止由多酚氧化酶引起的酶促褐變,可新增褐變抑制劑(如亞硫酸鹽),再用清水沖洗。
.(4)切片 去皮後的馬鈴薯被切片機切成8mm~lomm的片(薯片過薄會使成品風味受到影響,幹物質損耗也會增加),並注意防止切片過程中的酶促褐變。
.(5)預煮、蒸煮 斷粒蒸煮的目的是使馬鈴薯熟化,以固定澱粉鏈。先經預煮,溫度為68℃,時間15min後蒸煮,溫度為100℃,時間15min~20min;之後在混料機中將蒸煮過的馬鈴薯片斷成小顆粒,粒度為0.15mm~0.25mm。
.(6)調整 馬鈴薯顆粒在流化床中降溫,溫度為60℃~80℃,直到澱粉老化完成。要儘可能使遊離澱粉降至1.5%~2.0%,以保持產品原有風味和口感。
.(7)乾燥、篩分 經調整後的馬鈴薯顆粒在流化乾燥床中乾燥,乾燥溫度為進口140℃,出口60℃,水分控制在6%~8%;物料經篩分機篩分後,將成品送到成品間中貯存,不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經管道輸送至混料機中重複加工。
.(8)包裝 成品間中的馬鈴薯全粉經自動包裝機包裝後,將成品送至成品庫存放待銷或做成系列產品。
以全粉為原料,經科學配方,新增相應營養成分,可製成全營養、多品種、多風味的方便食品,如雪花片類早餐粥、肉卷、餅乾、牛奶土豆粉、肉餅、丸子、餃子、酥脆魔術片等,也可以全粉為“新增劑”製成冷飲食品、方便食品、膨化食品及特殊人群(高血脂症、糖尿病人,老年、婦女、兒童等)食用的多種營養食品、休閒食品等。
2.油炸馬鈴薯片的工藝
.油炸馬鈴薯片的工藝流程為:馬鈴薯泥+玉米粉混合→調粉→糊化一調味→冷卻→老化→切片→乾燥→油炸→脫汕→包裝→成品。油炸馬鈴薯片的基本配方是:鮮馬鈴薯泥75%,玉米澱粉15%,木薯粉3%,食鹽1%,白糖5%,味精0.5%,辣椒粉0.5%,炸制油為棕櫚油。操作技術要點如下。
.(1)調粉、糊化 以馬鈴薯泥作為半成品,加入玉米粉混合,按設計配方,分別稱取各種原料,混合均勻製成溼麵糰後放入蒸鍋內進行糊化處理,溫度為58℃~65℃,時間為20min。
.(2)調味、搓棒 待蒸熟的麵糰冷卻後,將已稱量好的味精、花椒粉、辣椒粉、蔥粉或鮮蔥末分別倒入麵糰中進行調味,製成不同口味的溼坯,再進一步搓成直徑2cm~4cm的面柱。調味操作也可在油炸脫油後進行。
.(3)冷卻處理 將面柱裝入塑膠袋中,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冷卻,冷卻條件為4℃~6℃,時間為5h~11h,具體處理時間應依據麵糰大小和冷卻速度而定。
.(4)切片乾燥 將充分老化的面柱切成1.5mm~2.0mai厚的薄片,放入乾燥機內,在45℃~50℃溫度下乾燥4h~5h,使幹坯內水分含量降至4%~9%範圍內。
.(5)油炸 用棕櫚油在180℃~190℃溫度下油炸,即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