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oonker

    棒球是一個非常考驗個人身體協調性的運動,不單隻要求臂力強勁,沒有明顯的肌肉力量短板和協調性缺失才是最重要的。

    此為第一宗旨至於爆發力、體力這些基本的身體素質要求所有位置都希望越好越好,就不單說了。

    防守根據位置不同分別說一下吧,打擊會在各個位置的結尾提及

    1. 投手:作為防守的中心,要求是球速快控球好球種多。 基本可以這樣說,只要一個投手球速、控球在要求水平之上,球種夠用,其他基本可以不管。也因此這是所有位置中對協調性要求最高的了,球速就是最好的證明。或者也可以說長期接受投手訓練並且鑽研其中能夠透出速球的基本都是一支隊伍裡協調性最好的,因為很難想象單靠手臂力量投球的選手能夠不受傷長期擔任投手。

    投手由於防守任務重,所以一般不會承擔核心棒次,職業比賽中通常會採用代打或九棒。當然也不排除Bumgunar(一直不確定是不是這麼拼)這種強投強打,至於大谷翔平更是投手中的bug

    2. 捕手:下盤要穩,臂力要強。捕手由於長期蹲姿,同時在牽制時要求迅速啟動,所以對臀大肌、大腿肌肉要求尤其高。

    臂力之所以單拉出來說,是因為捕手在牽制時沒有時間做引臂動作,是所有野手裡傳球準備動作最少的一個位置,因此肩膀、胸、大臂力量一定要足。 因此捕手可能是所有位置裡胖子最多的了。

    另外捕手應該是隊伍裡最冷靜以及明察秋毫的角色,並能夠領導防守安排,替投手考慮很多場面。 捕手由於下盤力量強勁,很容易產生強棒,很多會被放在五棒六棒,做一個掃壘打者。

    3. 一壘手:柔韌性,身高臂長。首先要說,接球能力雖然跟身體條件沒什麼關係但確實是一壘手最重要的素質,作為內野防守的終結點,一壘手必須保證身體所及範圍內所有的球都有能力接到。

    業餘比賽中偶爾會碰到接球能力不足碰到隊友傳一彈球埋怨隊友的,我的建議是趕緊換一壘手。

    柔韌性好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擴大防守範圍,另一個就是爭取儘可能早地接到傳來的球。

    一壘的防守任務相對比較輕,而且由於身材高大更容易製造長打,因此一般認為一壘手應該在進攻中提供火力支援,因此很多隊伍會把一個強打者放在一壘,比如大聯盟的老爹,還有Eric Hosmer。

    4. 二壘手、游擊手:協調性、速度。防守任務最重、來球最多的兩個位置,基本是內野對稱的兩個位置,放在一起說了。

    由於防守範圍廣,二遊需要經常以非常勉強的動作做出接球動作,並儘快傳向一壘。因此接球之後的銜接動作就尤為重要。

    而比起二壘手,游擊手由於距離更遠,所以需要更好的協調性和更強的臂力。可以說游擊手應該是內野最擅長在各種情況下準確傳球的人,也是內野防守能力最強的個人。之所以把速度拿出來單獨說是因為這兩個位置防守範圍廣,遇到強勁的地滾球如果沒有速度保證,很容易產生穿越安打。

    進攻方面,由於二遊一對好基友普遍速度快、協調性好,因此只要安打率或上壘率在平均水平就很容易擔任一二棒,拼命上壘、拼命盜壘,製造得分機會。我還代表華理比賽的時候隊裡的萬年一棒就是游擊手。

    5. 三壘手:非要說的話應該是不怕球吧……。

    考慮到打向三壘的球基本上只有打得太好和打得太不好的球,飛向三壘的球要麼就全無威脅,要麼就恨不能要了你的命。因此三壘基本算是屎殼郎的角色,處理的都是相當噁心的球。

    另外由於傳球距離內野最遠,因此最好有個好臂力。 跟一壘一樣,由於防守任務較輕,三壘手一般會選強棒。比如大聯盟的功夫熊貓。

    6. 外野手:速度、速度、還是速度,再加上臂力。外野的防守任務簡單、目標單一,但由於防守範圍極為廣闊,因此需要強大的無氧衝刺能力,以及在衝刺過程中對落點的準確判斷。中外野手由於需要給另外兩個補位,因此速度、體能要求最高。

    臂力方面,職業比賽不用說,一定是能夠在90米左右無中繼傳殺本壘的,即使業餘比賽也要求能夠一次中繼傳到本壘。沒有這個比例水平打外野基本上就是防守黑洞。

    打擊方面外野手並沒有明顯特徵,因此也不會有特別集中的位置。不過業餘比賽中由於防守來球很少,右外往往會選擇一個防守水平不高但是打擊水平較高的隊員。

    所以說每一種球員都是很需要身體素質的( • ̀ω•́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會夢見自己被人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