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奔說史

    十萬大軍!

    夷陵之戰是赤壁之戰後,奠定三國鼎立局勢的關鍵戰爭。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報關羽失敗之仇;二是收復荊州。

    這是因為,關羽被孫權偷襲的後果非常嚴重:劉備失去了當初隆中對時規劃的北伐條件,全部力量被約束在益州。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身份是蜀漢皇帝。一方面,既然是御駕親征,必然會傾舉國之力;另一方面,由於先後失去荊州、上庸,不僅國土喪失過半,荊州軍隊也全部喪失。

    所以,對於劉備的軍隊總數,既不能高估也不能低估。《三國演義》中所說的七十萬大軍,顯然不足為信,小說家言也。

    《三國志.文帝紀.裴松之注引》中引用孫權上書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埽撲,以克捷為效。”

    然而,公元215年,劉備曾率領五萬大軍出川屯住公安,如今時隔6年,又是御駕親征志在滅吳,4萬人的人數顯然也不足為信。

    按照記載,劉備率領水步兵十萬,以白帝城為大本營,全軍沿著三峽推進,前鋒兵力大約四萬人。其中,以蜀將馮習為大督,張南為先鋒,吳班、陳式統率水軍,黃權、輔匡、趙融、廖淳、傅彤等各為別督。

    趙雲則留守江州為後援。

    不過,在實際戰鬥中,進入三峽的蜀軍大約只有八萬人。根據《吳主(孫權傳)》記載,黃武元年,即公元222年,陸遜拒敵,“大破之,臨陣所斬,及投兵降者數萬人。”此外,《劉曄傳》裴松之引用《傅子》中記載,有“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

    所以綜合來看,陣亡數萬,投降數萬基本上沒有可疑之處。

    也就是說,扣除趙雲所統領的留守江州、白帝城守軍兩萬人以外,劉備所率領的十萬大軍中,有八萬人在夷陵之戰中被報銷。

  • 2 # 飛天琴羅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清代時避諱改稱彝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進攻孫吳之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221年七月,即劉備稱帝三個月後,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強勁。東吳國君孫權立即以陸遜率軍應戰,陸遜以逸待勞,擋住蜀軍攻勢,更在222年八月夷陵一帶以火攻打敗蜀軍。

    夷陵之戰可謂劉備的精銳進出。蜀國陣容:劉備(兵退白帝城,病逝),張飛(出征前被部下張達、範彊所殺),吳班,馮習、張南(戰死),傅肜(戰死),輔匡,趙融,廖化,向寵,陳到,陳式,李朝,程畿(戰死)馬良(戰死)沙摩柯(戰死)王甫(戰死)黃權、龐林(降魏)杜路、劉寧(投降)趙雲(駐江洲,後進援永安)馬忠(援永安)蜀國參加夷陵之戰的主要是蜀中集團的將領,都是年輕一輩的將領,蜀國未來的希望。主要兵力在40000-70000不等(學術爭議)號稱十萬大軍

    東吳陣容:陸遜,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李異,駱統,劉阿,蔣壹,丁奉,步騭(鎮壓五谿蠻夷)

    蜀漢軍初期因極欲幫關羽報仇,因此士氣極高,屢戰屢勝,奪下巫縣、秭歸。章武二年二月,陸遜以蜀軍勢盛、求勝心切、乘高守險,決定先讓一步,再相機決戰,令吳軍退至夷陵(今湖北宜昌北)、猇亭(今湖北宜昌東南)一帶,據守有利地形。劉備大軍相繼推進至夷陵、夷道(今湖北宜都),連營數百里,並得當地土著部族的支援,聲勢浩大。蜀軍頻繁挑戰,但陸遜堅守夷陵不出,孫桓也死守夷道。兩軍相持達半年之久,蜀軍疲憊、鬥志鬆懈,於是在六月派大將吳班在平地立營以引誘吳軍決戰,但陸遜沒有中計,劉備知道此計行失效,乃從山谷中引出八千伏兵,陸遜此時才開始反擊。

    閏六月,陸遜在大舉進攻之前,先攻漢軍一營,結果失利。諸將皆說這是浪費兵力,陸遜卻說:“吾已曉破之之術。”陸遜發現了劉備軍的營寨都是由木柵欄組成,陸遜決定使用火攻。吳軍放火,並封鎖江面,扼守夷陵道,全線出擊,水陸並進,打了劉備一個措手不及。吳軍克營40餘座,漢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馮習、張南、沙摩柯被吳軍斬殺,杜路、劉寧向吳軍請降,傅肜、程畿戰死,黃權因退路被斷,就率眾投降魏國。

    而劉備狼狽逃至益州東部,在永安縣白帝城(今重慶奉節東)一病不起而不再西行。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陸遜與朱然、駱統則上言曰:“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孫權雖然獲勝,但是畏懼劉備駐紮在邊境,更怕曹魏從後突襲,遣使議和,因長期征戰和兵敗而心力交瘁的劉備同意停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陰雲要下雨的古文或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