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藍醫生

    肺鱗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裡的一大類,同肺腺癌不同,絕大部分鱗癌患者都還沒有發現可以有效拮抗的靶點,所以,化療仍然是晚期肺鱗癌最主要的治療措施。

    化療對大部分初始治療的肺鱗癌都有一定的療效,腫瘤會縮小,但很難達到完全緩解,晚期肺鱗癌患者的生存期大多在1年左右。也有部分高分化鱗癌,雖然對化療敏感性差,但進展較緩慢,出現轉移的風險較小,這也是很多高齡老人即使沒有經過治療也能存活較長時間的主要原因。

    另外,目前的醫學指南建議肺鱗癌患者也要求做基因檢測,雖然有敏感基因突變的情況較少見,但也會有小部分患者會出現突變(比如:EGFR基因突變),這種情況同樣可以應用靶向抗腫瘤治療,應用方法同肺腺癌。

    在免疫治療治療領域,目前醫學指南推薦非小細胞肺癌(包括鱗癌、腺癌等)常規檢測PD-L1的表達情況,如果PD-L1≥50%,推薦首選免疫治療,效果良好。目前PDA最新批准:在PD-L1≥1%的情況,也可以首選應用免疫治療(帕姆單抗),其療效要優於單純化療。

    總之,晚期肺鱗癌患者有效的治療方法較少,化療仍然是首選推薦的治療方法,如果檢測發現PD-L1≥1%,甚至是≥50%,也可以考慮首選免疫治療。

  • 2 # 胡洋

    肺癌比較常見的三種病理型別是肺腺癌、肺鱗癌和小細胞肺癌。單純從化療敏感性來說,這三種肺癌中小細胞肺癌化療敏感性最高,近期化療效果比較好,腺癌次之,而鱗癌相對來說化療最不敏感。

    肺鱗癌常用的化療藥物包括吉西他濱、紫杉醇、多西他賽和長春瑞濱這四種藥物選擇一種聯合鉑類,鉑類常用的是順鉑和卡鉑,也可以選擇奈達鉑和洛鉑。無論是術後輔助化療還是晚期肺鱗癌化療,其方案都是從這些藥物中選擇。體質較差的病人也可以選擇單藥化療。具體怎麼選擇,可以先進行化療藥物敏感性相關基因檢測,從而進行個體化的化療。比如檢測ERCC1和BRCA1,如果兩個基因都是低表達型者使用卡鉑、順鉑療效好,反之易耐藥。檢測RRM1,低表達型者使用吉西他濱療效好。檢測TUBB3、STMN1,兩者都是低表達型者使用紫杉醇、多西他賽、長春瑞濱化療療效好。所以肺鱗癌病人化療是否敏感,因人而異,個體差異很大,與自身的藥物相關基因有關。

    肺鱗癌雖然總體來說化療相對不敏感,但部分病人病灶生長較為緩慢,即便不治療,病情發展也比較慢,而且不想腺癌容易透過血行轉移到其他臟器,肺鱗癌以區域性生長為主,也可以轉移到周邊淋巴結,較早就發生骨轉移、腦轉移或者肝轉移的比較少見。

    如今肺鱗癌病人醫生也會建議做針對靶向藥的敏感基因檢測,雖然肺鱗癌EGFR、ALK、ROS基因突變率較低,不超過10%,但畢竟也有少數有突變靶點的病人能從靶向藥物中獲益。對於不能耐受化療的病人不失為一種選擇。

    除此之外,免疫治療在肺鱗癌中發揮著較大的作用,在O藥和K藥治療的肺癌中,效果最好的就是肺鱗癌,多個臨床試驗都證實,O藥和K藥治療肺鱗癌的效果顯著優於化療,患者的死亡風險大幅度降低,生存期延長。日前,美國FDA批准帕博利珠單抗(K藥)單藥用於III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PD-L1表達≥1%且無EGFR或ALK突變的患者。多個研究顯示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將有機會成為晚期肺鱗癌患者的首選治療,而且不論PD-L1表達、不論TMB高低。

    總的來說,肺鱗癌對化療不太敏感,尤其是晚期肺鱗癌患者需要結合其他的治療方式綜合治療。免疫治療在肺鱗癌中未來前景可觀,隨著中國產藥物的相繼上市,將來會有更多的肺鱗癌病人能從中獲益。

  • 3 # 汪醫生小課堂

    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肺鱗癌是非小細胞肺癌裡面的一類。肺鱗癌好發於老年人,多和吸菸有關,且腫瘤多靠近中央。常見的症狀包括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呼吸困難或者阻塞性肺炎等等,這些症狀的出現多是由於腫瘤破壞或者阻塞氣管所致。

    患了肺鱗癌做化療敏感嗎?

    肺癌中數小細胞肺癌對放化療最敏感,腺癌次之,鱗癌再次之。因為鱗癌不像腺癌那樣有很多靶向藥物可以作用的靶點,因此對化療還是比較依賴的,一般對第一週期的化療敏感性較高,越往後效果越差。也可以嘗試基因檢測尋找可以治療的靶點,不過找到的機率不高。對於肺鱗癌,重在早期發現透過手術切除,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一首歌裡的歌詞有累了我還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