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觀海雲遠3006

    《孟子》“盡信書,不如無書”

    首先題目標明是“有爭議”,已經說明這些歷史人物存在爭議。以題主舉李鴻章為例來說明。百度詞條上對李鴻章的簡介是:“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而在我們讀書的時候,在課本上李鴻章是“華人眼中的大漢奸、賣國賊”。事實上從建國以後中學教材對李鴻章的書寫隨時代的變遷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大體上經歷了一個由否定到全面打倒再到部分肯定(但仍以批判口吻進行刻畫)的過程。史學界對李鴻章的評價也經歷了從建國初期的價值重建、批倒批臭再到改革開放以後的初步繁榮、重新評價。透過以上二者之間的對比,不難發現中學教材中對李鴻章的描寫很明顯受到建國以後史學界對李鴻章評價的影響。同時,史學界對李鴻章的研究,又會不可避免得打上當時國內政治形勢的烙印。可以說,中學教材對李鴻章的書寫,與史學研究前沿的發展以及國內政治形勢都有非常密切的聯絡。另外,中學歷史教材固然是以其穩定、普及性為主,但仍然要不斷得吸收史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才能保持生命力。就單從中學教材對李鴻章這一人物的刻畫來看,仍顯示出了內容上明顯的滯後性,且有失客觀、公允。

    歷史上有爭議的人物有很多,包括與李鴻章同時期的袁世凱以及他的老師曾國藩都存在著與李鴻章相似的爭議度。如何客觀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難度的事情,“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判眼光,年齡不同、認知不同、站的位置不同都會出現不同的評價,所以也不存在洗不洗白的事情,況且在所謂的“洗白”中能重新認識也是一件樂事,還是那句老話“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2 # 曉帆輕舟

    “洗白”一詞,近年來常用,帶有貶義,一般指的是:藉口“重新審視歷史”,對於一個本來就毋庸置疑的劣跡斑斑的人物或者醜惡事物,或者,對於某些“有功”歷史人物的明顯罪過,進行違背史實與良知的蓄意漂白、美化。

    許多歷史人物,由於自身的表現和影響呈現很大的複雜性,很難“蓋棺論定”,屬於具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

    既然如此,對於爭議性歷史人物的評價,必然是眾說紛紜的,或褒或貶,或傾向於肯定讚許,或傾向於否定批評(甚至揭露),或者有褒有貶。對於這類人物,有這樣三種不同的評價並存,是可以理解的。

    褒讚派只要是理性分析,有理有據,就不算是“洗白”。對於爭議性人物進行褒讚,並不一定都是洗白。

    但是,在對於爭議歷史人物進行褒讚時,如果無視全面的史料,無視起碼的天理良心,只進行有利於己方的斷章取義的資料擷取,價值尺度也完全扭曲,完全拒絕、甚至無理攻擊不同的觀點,那麼,這樣的褒讚,就純屬“洗白”了。

    題主提到“現在有人給李鴻章洗白”,引出了一個有趣的個案:對李鴻章的評價。李鴻章此人,終其一生,既有大過,也有大功,他恰巧就屬於很典型的“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的事例。

    清末、民國以來,史學界依據翔實的資料,理性敘述李鴻章在洋務運動等活動中的積極作為,肯定他在這些領域裡為推動中國近代化的貢獻。

    同時,史學界嚴正指出李鴻章在外交、對外軍事等許多方面的嚴重錯誤甚至罪過。

    另一方面,史學界也指出:在關於李鴻章的研究中,還需要注意到清朝整個體制在近代中國“大潰敗”中擔負的責任,注意到李鴻章在這個複雜的專制體制中的有時積極、有時尷尬的角色地位。這樣,研究才可能更加深化,而不是臉譜化。

    上述這樣研究李鴻章,屬於正常的學術研究,並不是洗白。

    但是,如果將李鴻章的所有表現(例如包括李鴻章甲午戰爭前的一連串昏招)進行完全美化,拒不承認他有錯誤,那就屬於公然洗白了,顯然不可取。

  • 3 # 七天乘以七

    目前所謂的洗白普遍指的是歷史上奸臣,賣國行為的一些當權大臣,比如說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為後世唾罵,現在另有說法說是為民族統一,為徽宗坐穩江山是為忠,那個時候明明是兩個朝代的事,而為此而宋滅亡,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是他就是個大奸臣。李鴻章也一樣的,八國聯軍進中國,區區幾百人把一個泱泱大國打的割地賠款,喪國辱權,甚至於在日本挨一槍覺得很慶幸可以少陪點錢,骨子裡都有這種思想何來強國。是不是現在有什麼事不如人家就屈從於別人了,對於有爭議的人物洗白現像我認為是純粹是借歷史博眼球,掙關注的事,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 4 # 多維觀世界

    任何一個人,即使是大奸大惡,也是做過好事的。他如果身處高位,職責所在也要為國家為民族做出一定貢獻的。另外歷史上也有些人物從內心是忠於自己的祖國君王的,但好心也有辦壞事的時候。還有就是有些是替君王背鍋的情況,但是事情是你做的,即使背後有君王的指使,你也要承擔自己的那份責任。何況為君父分憂也是臣子的本分,既然你自己甘願背鍋,那你就要承擔這個責任。也有一些,確實是歷史冤案,有明確證據的,我們就應該翻案。至於一些史有定論,現在又沒有證據推翻的,就按照歷史定論對待吧。

    對待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評價,要一分為二,功是功,過是過,功過分明,二者不能相抵消。首先把歷史事實搞清楚,再進行評價。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評價,要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和背景下進行。最忌以今律古,用今人的眼光觀點利益去評價古人。其次忌因古害今,因為古代的恩怨影響今天各民族之間的和諧關係。

  • 5 # 中上行

    人們面現在的社會現象。看到所謂好人,也看見所謂的壞人。特別這幾年,傳銷,非法集資,圈人賭搏詐騙等。人們不在相信嘴上說出來的東西。更喜歡透過量化。和這個人具體行為所造成的後果來判斷這個人的好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讚美玫瑰花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