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哈哈欠160
-
2 # T哥小站
漫畫部分不提,筆者只說說手冢治虫在動畫圈的貢獻,一是改進了動畫製作的流程,準確說是簡化了動畫的製作流程,將“一拍二”簡化成 了“一拍三”,減少了每個動作的原畫的張數,達到了降低動畫製作成本的效果,並且開創了“輪換制”的製作工序,而不是歐美動畫使用的“流水線制”,這種制度讓日本動畫的製作流程控制在一週內,達到了加快動畫製作進度的效果。
最終的結果就是,大批次量產動畫成為了可能,這樣才有更多的人加入了這個業界,而使得動畫誕生了自己的產業。從現在來看,手冢治虫確實是為日本動畫的繁榮奠定基礎的重要人物。不過,事實都有多面性,不是什麼事情都是絕對的好的。手冢治虫簡化了動畫的製作流程,雖然讓經濟的製作動畫,大量量產動畫成為可能,但是也降低動畫的藝術性,對於商業動畫來說,賺錢才是最重要的,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認為。一些認為動畫應該往更加深刻的面,更強的藝術表現力來展現才是正途的藝術家也是有的,例如宮崎駿。宮崎駿的觀點中,就希望動畫不是賺錢的道具,而是一種藝術的表達形式,所以你會發現,90年代,宮崎駿完全不製作TV動畫,對於宮崎駿的理念來說,動畫不是賺錢的道具,而是一種創作。30年代,美國製作的動畫就已經精緻而流暢,但是60年代,經過手冢治虫的簡化,動畫效果反而變得簡單和沒有過去那麼流暢。利點剛才也提到了,正因為手冢的決策和對動畫行業的改善,大量的商業動畫的出現帶動了整個行業的步伐,加之手冢在早期就開始為動畫的周邊產品進行宣傳,因此“動漫”這個行業商業化的初步雛形也在他的幫助下成型了。動畫的藝術表達,和商業性,本身並不矛盾,但是在考慮到製作成本,收益的前提下,就會變成無法同時擁有的事情。例如,1988年,大友克洋的動畫作品《Akira》,繪畫用了15萬張作畫,這個作畫的量,帶來了極為細膩的手繪表現,但是同時預算也可想而知不可能低,滿足了作品的藝術性,但成本卻高了,如果不賣座,可能血本無歸,2013年的《輝夜姬物語》據說耗資50億日幣,也是一樣的道理,藝術性滿了,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欣賞動畫的藝術性,因此創作方可能血本無歸,最終還是放棄藝術創作。
但是過於商業化,為了能賣出去,而僅僅吻合大眾的口味,也會導致作品的藝術性不斷下降,創作的根源不再是藝術,而僅僅是為了賣的好,討觀眾的喜愛,最終也會讓作品失色。很多人會問,為什麼21世紀之後,動畫不再講究深邃的內涵,而是開始賣萌賣肉,劇情無腦,主人公開掛又收穫後宮。這就是動畫過度商業化的結果,為了討觀眾的喜歡,而設計成討觀眾喜歡的形象、劇情、設定,快餐化的世界,大家都想看完片獲得一種生活沒有的滿足感,於是龍傲天類的輕改作品漫天,後宮作品大受歡迎,美少女成為了動畫的主角,這都是動畫商業化帶來 弊端,個人覺得無疑是手冢治虫的動畫模式下,必然會帶來的問題,如何權衡動畫商業化和藝術性的利弊,是日本動畫業界現在就需要考慮的事情。
回覆列表
手冢治虫在日本動畫和漫畫史上的地位無人可及,對他的讚譽之聲更是不絕於耳。日本漫畫之父,日本動畫藝術教父,漫畫之神,日本的沃爾特·迪士尼……不一而足,他雖然是一位醫學博士,卻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動漫事業,從鐵臂阿童木到森林大帝再到怪醫黑傑克。他塑造了一個又一個讓觀眾,讓讀者銘刻於心的角色。
手冢治虫利用自己獨特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大大拓展了動漫的表現手法,為動畫藝術呈現出寬廣的可能性。《鐵臂阿童木》是手冢治虫最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手冢治虫不僅在主流動畫領域問鼎巔峰,在非主流動畫領域也是建樹驚人。從“蟲製作公司”剛剛建立,到20世紀80年代末,他先後創作了十餘部帶有實驗色彩的動畫短片。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一滴水》、《殘片》、《人魚》等。它們在題材,敘事結構、視覺風格以及技法等諸多方面為我們呈現了日本動畫的另一面。
在日本國內的話,手冢治虫就像是教主一般的存在,是其他人不能比的 ,他是日本動漫史上的開山祖師爺,是早期動漫業界的大佬。也是很多後輩的偶像。
在他的一生中,有45年的光陰獻給了動漫事業。就如他筆下《火之鳥》那不死般的精神一樣。給後世留下了不滅的印象。而報紙,雜誌等刊物均大篇幅對他的文化價值給予高度平價。
手冢治虫的創作量驚人,其作品能流傳後世併產生深遠影響,最主要的是漫畫作品中那些帶有任性的哲學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