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姜維真正掌權是在費禕死後,而且掌的是兵權,官至大將軍,但並無政權。

    不要以為手握兵權的大將軍想殺誰就能殺誰的,每個政權都有法律規定的,不能憑意志行事。想當年大將軍何進想誅殺宦官,何太后不同意,何進都做不成。何況現在皇帝劉禪還在掌權。

    姜維雖手握兵權,但其北伐仍需朝中支援才能進行。想殺宦官黃皓,同樣也需要朝中支援。

    姜維認為宦官黃皓是奸臣,可後主劉禪從來不這麼認為,否則又怎會寵信黃皓,不寵信黃皓其又怎會弄權?

    換句話說,黃皓弄權是劉禪支援的,殺黃皓就是反對劉禪,姜維可做不到。

    姜維的畢生理想是北伐,對於朝政姜維並不過多插手,也插不上手,北伐是尚書令陳祗和劉禪都支援的,但殺黃皓可就未必,雖然朝中有一批正直大臣反對黃皓,但多是敢怒不敢言,如諸葛瞻,雖支援殺黃皓,但並不支援姜維北伐。

    劉禪到了晚期就更加昏庸了,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蔣琬、費禕去世後,蜀漢政治開始走下陂路,包括劉禪用人,開始親小人而遠賢臣,導致宦官黃皓弄權。

    姜維殺不了黃皓,也只能躲到沓中(今甘肅隴南)屯田去了。

  • 2 # 邏輯文史游

    三國後期每個勢力內部都紛擾不斷,簡單總結一下就是最高領導人的權力總不在自己手裡或有意無意的不願意管理朝政,這期間最突出的當屬蜀國專權的黃皓與吳國專權的孫綝。許多朋友說姜維大可以效仿丁奉直接殺孫綝的方式除掉黃皓以絕後患,但這種假設並不成立。撇開時間問題,這個問題表面上也很好理解,孫綝對於孫休來說是仇人,但黃皓對於劉禪來說是玩伴。

    我們先說下吳國的情況。孫綝廢掉孫亮後,本想自己稱帝,但顧慮太多,索性就決定搞一出挾天子令眾臣的把戲,孫休推脫不掉就暫且先噹噹這吳國皇帝。此時的孫休可是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當年二宮之爭他一直保持中立就足以證明這小夥子的情商,並且他也知道扶他上位的孫綝並不是什麼好東西。除此之外,他也知道大姐的殘忍與二姐的冤屈,要想真正的振興吳家,有些舊賬該算還是要算的。

    孫休上位後不僅對群臣大加封賞,還給了孫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孫綝一看這個年輕人很識抬舉,便在宮中更加的飛揚跋扈。孫休知道孫綝的野心,怕他會犯上作亂,就拉攏了朝中的一幫忠臣商議誅殺孫綝之事,於是孫休請孫綝來宮中赴宴,孫綝自知在劫難逃,便不去赴宴,但孫休可是殺氣騰騰的來接孫綝,孫綝也不好拒絕,於是在宴會上殺了孫綝,並夷其三族。

    也就是說,在孫休眼裡,孫綝完全是他的仇人,自然要得而誅之,另一方面,孫休也有著振興吳國的願景,所以在在位期間提倡科教興國,並任賢使能,怎奈他命數太短,在位沒幾年就病逝了。而孫休在位期間,成都已被鄧艾攻破,劉禪在魏國的日子過的也不錯,而劉禪與孫休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並沒有振興父輩願望的打算,所以他想做的,只是活下去,活下去,健康的活下去。

    劉禪上位時很年輕,朝中許多奸佞為了博取高官厚祿就想方設法的向劉禪獻媚,其中黃皓便是這些人物當中的佼佼者。但劉禪不懂事,不代表大臣們也不懂事,老臣董允就竭力打擊朝中的不正之風,因此黃皓很懼怕董允。當董允去世後,黃皓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就依靠討好劉禪一路走到了中常侍的位置,此時朝中已是烏煙瘴氣,而姜維常年在外作戰,自然也沒時間去管朝中之事。

    我們不得不承認,姜維的過度北伐損耗了不少蜀國的國力,因此常年在宮中的人們也並非都喜歡姜維,甚至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都與姜維不和。而姜維北伐受挫回到宮中,看到黃皓如此囂張,就建議殺了黃皓,結果遭到劉禪的反對,劉禪的意思是黃皓就是個小人,成不了什麼氣候,就讓黃皓給姜維道了歉這事也就了結了。姜維一看劉禪庇護黃皓,黃皓勢力又大到可怕,就請命到沓中屯田,遠離紛爭之地。

    所以,劉禪和孫休不同,沒有主動聯絡朝臣掃除奸佞,自然姜維的舉動也是給人一種“皇上不急太監急”的感覺。而正如邏輯文史姨前文所說的,劉禪只求開心過好每一天,黃皓又能給他帶來樂子,他為什麼要聽姜維的話呢。更何況姜維的北伐接連失利劉禪不可能不在意,國力每損耗一分,自己享樂的時間就少了一刻,兩者可是有直接關係的。

    所以,姜維就算再怎麼忠心,主子不覺醒,一切想法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三國殺中劉禪局黃皓可是神忠,沒得黑~

  • 3 # 領域創造者

    蜀漢後期,雖然姜維控制大部分軍隊,但是他並不能和諸葛亮相比,諸葛亮是軍事和政事一起掌握,但是諸葛亮臨死的時候,知道蜀漢沒有人能像他一樣軍政一體,所以諸葛亮死後,政事由費、蔣二人先後掌握,軍事由姜維掌握。

    當時費、蔣兩人都過早的去世,蜀漢就出現了內部政事混亂的現象,姜維此時雖然手握重兵,但卻不善政事,蜀漢內部又出現黃皓此人,排擠姜維,同時姜維是忠於蜀漢,沒有皇帝旨意如果對黃皓動手,就會有叛逆之名,姜維為了自保和不讓蜀漢出現內亂,就屯田在外。

    黃皓在後主劉禪逐漸長大後,就受到劉禪的寵信,黃皓為了能升遷,就溜鬚怕馬、阿諛奉承,因此多次受到重臣董允的責罵,黃皓也非常害怕董允,所以在董允活著的時候,黃皓還算老實,不敢胡作非為。

    董允去世後,陳祗接替董允的官位,同時他不像董允那樣對黃皓,便在這時,黃皓開始參與蜀漢政事。陳祗死後黃皓就開始專權,官位也升遷的很快。

    劉禪的弟弟劉永當時非常厭惡黃皓,黃皓取得劉禪的信任後把持朝政,就對劉禪說劉永的壞話,結果劉禪就開始疏遠劉永,導致劉永竟然十多年不能朝見他的哥哥劉禪。

    當時姜維雖然掌管蜀國大部分兵力,但姜維是個忠臣,他的行動是聽朝廷的,而姜維常年在外用兵,黃皓則在朝廷弄權。

    後來姜維見黃皓專權,就上奏劉禪將黃皓處死,但劉禪卻不同意,他認識不到黃浩的陰險厲害,姜維看到劉禪不願處死黃皓,而黃皓在朝中的勢力又盤根錯節,擔心對自己不利,姜維對此非常擔心,擔心如果自己出現意外,就不能完成諸葛亮北伐中原的遺願,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姜維就屯田在外。

    公元263年,姜維聽到鍾會在關中練兵,就上書劉禪早做準備,但黃皓卻告訴劉禪鍾會不會過來,所以劉禪就沒有聽從姜維的。

    姜維害怕黃浩,是因為黃浩取得劉禪信任。劉禪是個沒有明斷是非能力的人,他怕的是劉禪被利用。姜維衷心蜀主,不能越權辦了黃浩,也是當時的情況所致。畢竟誰也不能確定未來,說書人知道,但劇中人不知道就是因為黃浩一句話就可能讓劉主招他還朝,大事盡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彗星Neowise可能在何時變得肉眼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