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28720280860
-
2 # 何以笙丶丶
京劇中的板眼,簡單而言就是戲曲中的節拍和節奏形式.術語中就把強拍稱為板,而把弱拍或次強拍統稱為眼,合稱板眼.
一個小節即為一板.依板眼形式的不同,分別稱為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有板無眼(一拍子,或稱流水板);無板無眼(散板)等.
京劇中的板眼,簡單而言就是戲曲中的節拍和節奏形式.術語中就把強拍稱為板,而把弱拍或次強拍統稱為眼,合稱板眼.
一個小節即為一板.依板眼形式的不同,分別稱為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有板無眼(一拍子,或稱流水板);無板無眼(散板)等.
板眼是中國傳統音樂中用以控制節奏的單位,一般把板和眼對應為西洋音樂中節拍的強拍和弱拍(性質其實還並不完全一樣,但不妨這樣理解。個人認為板眼源流以洛地先生闡釋最有見地,但文繁不能引,詳見《詞樂曲唱》)。京劇唱腔各種板式是京劇最基礎的常識,網上有很多介紹,但不瞭解的人未必能一下子看明白,我用曲譜標註板眼簡單說明,曲譜來自《餘叔巖唱片曲譜集》和《梅蘭芳唱腔選集》。【原板】,一板一眼。即:板-眼-板-眼-板-眼-板-眼... 。這是京劇各種板式的基礎,故名“原”,節奏快慢適中,從容舒展。如餘叔巖《珠簾寨》【西皮原板】“劉關張結義在桃園”,節選前六句(這裡舉例用的幾個曲譜,都是方括號中的上譜為唱腔譜,下譜為伴奏胡琴譜,小節線就是板位,唱腔譜記成0的為過門無腔。過門前奏板眼略):注意【西皮原板】唱詞每句的第一個字位於眼上,【二黃原板】唱詞每句的第一個字位於板上,末字都在板上(每句末字即韻腳,板以點韻,韻腳字落在板上是傳統歌唱的常規處理)。------------------------------------把【原板】擴充一倍後就是【慢板】,為一板三眼。即:板-眼-眼-眼-板-眼-眼-眼-板-眼-眼-眼-板-眼-眼-眼... (三個眼可以分別稱為頭眼、中眼、末眼),節奏緩慢,因而得名,有大的過門和拖腔。另有【快三眼】,也為一板三眼,略快。在崑曲中還有再慢一倍的“加贈板一板三眼”。如餘叔巖《空城計》【西皮慢板】“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節選首句(過門前奏譜略):如梅蘭芳《玉堂春》【西皮慢板】“玉堂春本是公子他取的名”,節選首句(這是旦角唱腔,雖也是一板三眼但整體節奏比上面老生的要慢,過門前奏譜略):注意【西皮慢板】唱詞每句的第一個字位於中眼上,【二黃慢板】唱詞每句的第一個字位於板上,末字都在板上。----------------------------【西皮二六】也是一板一眼,比【原板】緊湊,每句間沒有大的過門間奏,頂多為長一兩板的小墊頭,據說是因起唱前有過門前奏長十二板而得名(二六一十二)。如梅蘭芳《太真外傳》【西皮二六】“挽翠袖近前來金盆扶定”,節選首兩句:【西皮二六】唱詞的第一個字位於板上,之下每句的第一字位於眼上,末字一般位於板上(也有例外)。另有速度較快的【二六】,有板無眼。-------------------------------【流水】、【快板】,【原板】放快一倍就是【流水】,【流水】稍慢於【快板】,都是有板無眼。即:板-板-板-板-板-板-板-板...,節奏快,流流下水,朗朗上口。如梅蘭芳《御碑亭》【西皮流水】“自幼父母驕生養,盈盈十五嫁王昌”,節選首兩句:【西皮流水】唱詞的第一字位於板上,其後每字一般多在板的後半拍上(未必都如此),末字位於板上。-----------------------【散板】【導板】【搖板】,唱腔都是自由節奏,無板無眼,其中【導板】一般用於一個大的唱段開始處,猶如前導;【搖板】是所謂“緊拉(打)慢唱”,伴奏速度明顯快於唱腔,頗有特色。另有一些其他板式,網路上都有簡介,可舉一反三。------------------------在京劇伴奏中,起指揮作用的司鼓,在上板的唱腔中,凡是板位都會擊板,但為了唱腔的清晰,一般不再以單皮鼓打出眼(頂多會在拖腔中的眼位酌加鼓點),過門音樂又採用若干鼓套子,所以不如崑曲司鼓那樣板眼都能聽得清楚明瞭。題主可找來上面幾個譜例的錄音,對照著來聽,並根據節奏用手擊打板眼(如一板三眼,拍一下手掌表示板,擊打食指表示頭眼、擊打中指表示中眼、擊打無名指表示末眼),多聽多琢磨自然能夠領悟不同板式的特徵。演唱中更需顧及板眼,如若節奏唱亂了,謂之“走板”。另外,相同板式的過門主腔通常比較近似,旋律大多有鮮明的特徵,題主可以找每個唱段前都標註板式的錄音或影片來多聽多看,聽熟了,一個過門的前奏就知道是西皮還是二黃和什麼板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