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私享手作

    說到道法自然,這就需要提到六祖慧能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禪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於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塵中,不是塵,塵在心中,化灰塵。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尋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順其自然,而非植物動物的人與自然的動植物學科。

  • 2 # 新風堂堂主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寂 兮! 寥 兮! 獨 立 而 不 改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為 天 下 母 ,吾 不 知 其 名 , 強 字 之 曰 道 , 強 為 之 名 曰 大 。大 曰 逝 , 逝 曰 遠 , 遠 曰 反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以經注經》,是為讀書最好的方法。不光可以更透徹的理解某些字句的意思,更能做到舉一反三。

    “濁以靜之徐清”,“沌沌兮”,這裡又用到一個詞“混成”。都是在形容道的一種狀態。前面章節還有用到“惚、恍”“窈、冥”與此章“寂、寥”,都是描述道的“虛““靜”,如“淵”似“谷”。

    老子《道德經》的行文,跟我們現在所習慣的行文方式完全不同。如果簡單的把道家所提倡的“出世”“入世”作為兩種狀態來描述,把道的“名”“用”分開來理解。則老子在行文的過程中,互相摻雜,一會描述道的“名”,一會描述道的“用”,一會描述“出世”,一會描述“入世”。為的就是讓讀的人更容易理解。比起我們現在碎片化的註解,高深太多太多。所以惟有拜讀,不敢妄言!“深入淺出”、“前後呼應”的行文方式,值得後世如我這般企圖仔細拜讀的人,拿來作為讀書的方式,看後呼應的去讀,而不是簡簡單單的讀過一句就是一句。以為了解了字面意思就已經讀懂了這些章節。那就太可笑了。犯了“自是”的大毛病。

    此章前幾句字面意思可以大概理解為:有這麼一個東西(物,不是物體的物),混混沌沌,難以描述,在天地之就已經存在了。清虛寂靜到了幾點,寥遠無邊。按照自己的規律獨立於無邊廣大的宇宙乃至之外而從不改變;週而復始,不生不滅;所以可以稱它為天下的母親,也就是萬物的開始。

    回到第一章,第一句就說的很明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說“吾不知其名”。我是不知道它名字的,如果為了行文述說它,強行給他找一個字來代替的話,就是“道”,強行給他取個名字的話,就叫“大”。記得曾仕強教授在講述《易經的奧秘》的時候,說過這麼一句“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所以直接搬過來引用一下。大概可以表達這裡這個“大”的意思。

    大,也可以叫“逝”,永遠的向外四面八方的擴散;

    逝,也就是“遠”,四通八達,悠遠深邃,“放之四海而皆準”;

    遠,就是“反”,又回過來了。“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道,不會向某一極單純的發展,永遠是相生相剋,互相制衡。再遠再遠,最終還要是復歸於根,歸於近,“反”歸其“母”。

    所以說呢,道依存於“道”——“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裡“道”只是個字,“大”才代表真正的道;天依存於“道”;地依存於“道”;人依存於“道”;所謂道道,天道,地道,人道;各自有各自的規律,各自有各自的道,但是這些都歸於“道”,誰也離不開。道雖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但是“域中”萬物都依他而行。

    如果勉強將“域中”之物氛圍四類,則是道、天、地、人。人是其中之一。(南懷瑾宗師的版本中是“王”。不知道哪個正確,只是覺得“人”更容易理解,所以引用“人”的這個版本)。

    這“四大”怎麼行事呢?

    人,效法“地”——包容萬物,依四時而行;

    地,效法“天”——籠罩四野,包容萬物;

    天,效法“道”——獨立不改,周行不殆;

    道,效法“自然”——當然如此,自然而然。(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葵和豆腐能一起吃嗎,秋葵豆腐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