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魔方歷史觀
-
2 # 人文行天下
這個問題應該是,明朝的內閣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內閣是一回事嗎?
很明確的回答,不是一回事,僅僅是名字相同而已。
一、產生背景不同
明朝在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後,獨攬大權。但是他平均每天要批閱奏章兩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深感力不從心,於是設定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幫助他處理去反對的政務。這些大學士很少能參決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親自主持。明成祖時,選拔翰林院官員作為殿閣大學士,入值宮內的文淵閣,隨侍皇帝,開始參與機密事物,“內閣”由此出現。
英國在光榮革命後,國王經常在一個秘密的小房間召開有貴族、大臣參與打會議,人們稱之為內閣會議。18世紀初,內閣還不是一個法定組織,只是有少數大臣參加的一種會議。喬治一世之後,國王不再出席內閣會議。1721年,擔任財政大臣的沃爾波爾,經常主持內閣會議,英國的責任內閣制開始逐漸形成。
二、產生方式不同
明朝的內閣是有皇帝任命,對皇帝負責的。從明成祖開始,內閣的組成人員——內閣大學士從翰林院選拔。基本條件是隻有透過科舉考試,獲得進士出生才能進翰林院,可見內閣大學士都是高素質人才。
英國內閣是由議會下院多數黨領袖出任內閣首相,然後首相提名內閣各部大臣。內閣成員集體負責,必須在大政方針上保持一致,要與首相共進退。
三、權力大小不同
明朝的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內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採納最終還是的取決於皇帝批紅。
英國的內閣制是一種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內閣是英國的中央政府,內閣總攬型證券,負責國家的內政外交,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腦。
四、性質不同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宰相被廢除,皇帝獨尊,君主專制高度強化。內閣的設定,是專制皇權進一步強化的產物。
英國的內閣是近代化的產物,資產階級專政機關。內閣出現是專制王權受到限制體現,此後國王逐漸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
-
3 # 歷史哨聲
沒有可比性。
英國君主立憲,限制的的君權,把實際的統治權給議會。
明朝內閣制,是限制丞相的權力,從而提高君權,是加強專制的形式。
因此,一個是提高君權,一個是限制君權,完全相反的東西,雖然形式上二者看起來很像。
-
4 # 西門口吹
在中國,皇帝始終擁有無上權力。他可以操縱一個人的生死。內閣制限制的是丞相,因為丞相權力過大就會對皇帝產生威脅,有可能篡權奪位。(如:三國曹丞相)英國的君主立憲實際上架空君主的權力,君主開始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回覆列表
當然不是一回事兒。這二者就相當於是“胡蘿蔔”和“白蘿蔔”,都是蘿蔔,但“心兒”不一樣。
先說說明朝的這個“內閣制”:
明朝“內閣”=皇帝的“秘書部”
明朝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丞相之後,雖然加強了皇權,但是皇帝的日常事務也多了,一大堆政事需要皇帝去處理,朱元璋忙的不可開交,感覺到這樣下去不行,需要找點人來幫助自己分擔分擔,於是就設立了“大學士”,相當於皇帝的助理,這也是明朝內閣的前身。後來在明成祖朱棣時期,就形成了一個比較正規的“助理”機構,這個機構稱為“內閣”。
“內閣”從成立開始,職能就十分的清晰,就是皇帝的助理,或者說秘書。對皇帝來說,內閣成員就是協助自己辦事的。從權力本身來說,內閣在開始時沒有多大權力,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內閣的權力逐漸增大,巔峰時期,內閣首輔的權力就相當於“宰相”。
“內閣”後來的運轉主要是透過“票擬權”,就是內閣大臣把對國家政事的建議寫下來,呈交給皇帝,而皇帝如果認同這些建議,就會用紅筆做出批示,此為“批紅”。由此可以看出,明朝內閣只有一個“建議權”,而沒有“決策權”,最高決策權依然在皇帝手中。
不管明朝的內閣權力有著多大的發展,歸根結底,這個機構還是為皇帝服務的,為封建皇權服務的。
再說說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限制君主,國王統而不治”
1688年,“光榮革命”發生了,英國的統治階級發生了轉變,沒有流血衝突,也沒有經歷太大的抵抗,當時英國的國王詹姆斯二世的統治就被推翻了。在這場革命之後,“君主立憲制”開始逐步建立起來。“君主立憲制”這種國家體制的建立,宣告了國家不再如之前那樣是“國王的一言堂”,而是轉變成了“以法治國”,議會成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而國王處於“統而不治”的狀態,君權被限制。通俗點說,在君主立憲制之下,國王成了國家的“表”,而議會則是國家的“裡”。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與明朝的內閣制,都是針對“皇權”而設定的,但二者的區別就是“明朝內閣”是服務於皇權,穩固皇權;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限制皇權,發展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