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爾法熱點

    普京的反應還是很快的。就在幾天前,一名俄羅斯的雙面間諜斯克裡帕爾和他的女兒在英國的一家超市中毒昏迷。據後來警方透露,此二人是接觸了致死率極高的神經毒劑。眾所周知,神經毒劑是一般犯罪分子所無法獲取的。

    在外界看來,普京的這一表態,意味著承認了俄羅斯是此次事件的幕後策劃者。

    PS:如說是俄羅斯是幕後策劃者,還有兩個疑點。第一,為什麼會趕在2018年總統大選之前動手呢?目前的普京已經是勝券在握,完全沒有必要靠這種方式提高支援率。不僅如此,此時的普京最需要的是穩定,平平穩穩的完成大選,絕對不會主動去自找麻煩;第二,2010年,斯克裡帕爾已經在英俄之間的間諜交換中獲取自由,俄羅斯為什麼會在時隔8年之後動手呢?

    不過更讓俄羅斯始料不及的是,當地時間12日晚,68歲的俄羅斯航空業巨頭格魯什科夫被發現死在位於倫敦的家中,有遭勒殺的痕跡,但具體死因尚無法確定。

    在普京上臺之後,由於加大對了俄羅斯國內寡頭的打擊力度,很多人選擇了逃亡,很多人都到英國去尋求庇護。當然,這也是英國希望看到的,這些人一方面可以給英國帶去投資,另一方面也讓英國掌握了對付俄羅斯的政治籌碼。

    格魯什科夫也不例外,他曾在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工作,曾因洗錢和欺詐罪在俄羅斯服刑5年,隨後逃亡英國獲得政治庇護。他最讓人熟知的身份則是俄羅斯流亡寡頭別列佐夫斯基的親密好友,別列佐夫斯基是堅定的普京批評者。2013年,別列佐夫斯基在英國的豪宅內自縊身亡,但格魯什科夫卻表示:確定鮑里斯是遭到了殺害,真實的情況和媒體上刊登出來的很不一樣。

    此時的普京或許已經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這兩人的接連死亡都無一例外的將矛頭指向了俄羅斯,相信所有人都會認為這是俄羅斯的鋤奸行動,尤其是普京的這一表態,無疑是在間接的予以承認。

    不過正像俄羅斯駐英國大使說的那樣,這像極了已經提前策劃好的反俄羅斯的劇本。的確,事件過於巧合了。眾所周知,英國與俄羅斯的關係相當不好,英國首相特雷莎曾多次怒懟俄羅斯,這兩期事件是不是英國策劃栽贓俄羅斯的行為呢?反正這兩人對於英國來講,已經基本沒有什麼價值了。

  • 2 # 新文化街男孩

    這既不是口誤,也不是故意,而是借題發揮而已。這充分體現了普京不迴避問題、迎難而上的強悍性格和工作作風。

    在選舉日即將來臨的特殊時刻,面對如此嚴重的突發事件,久經考驗的普京怎麼會有口誤?怎麼會給境內外敵人制造打擊自己的機會?

    此外,畢竟出現了人員傷亡,出於人道主義考量,普京也不會故意拿此取笑或恐嚇受難者,更不必指出英國的無知和無畏。同時也不會利用這個機會,刻意拔高自己。

    當然,會有朋友建議:在沒有摸清情況前,最好避而不談,即使場面會尷尬,但也不能給他人以口舌。此話只說對一半,可他們一定忘記了,這絕不是普京的一貫工作風格。他就是喜歡迎難而上,就是勇於知難而進。不僅是因為他沒有心虧,不懼怕調查,更是在於,在此嚴重時刻,作為俄羅斯總統,他必須要挺身而出,砸碎敵人的一切幻想,讓俄羅斯人民重新獲得安全感,重新獲得希望。

  • 3 # 松雲涵曦

    背叛不能容忍這是實在話,這話問到誰都會這樣說。這和英國發生的中毒事件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此人如要殺,那在逮捕他時就可以叛國罪殺之,沒必要判他活著。且在幾年前讓他交換出去,已無任何價值。若此人是現行在外叛變的特工殺之可以理解。普金雖然強硬,但當前環境下他還不會主動與西方挑事。且在即將大選之際,沒任何理由殺這過時且無任何用處的前間諜。誰能從這事中得到好處呢?猜去吧!

  • 4 # 快樂老張

    謝吾空之邀

    歐美在普京總統競選期間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挑起事件進行抹黑攻擊。英國首相梅在普京競選關鍵時刻,挑起雙面間諜斯克裡帕爾和女兒被神經毒劑襲擊事件,稱這種神經毒劑是俄羅斯獨有的。直指俄羅斯總統普京要對這件事件負責,俄政府予以否認。

  • 5 #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也不能算是口誤,在國內電視臺面前,為了維護自己的硬漢形象,更為了震懾逃亡在國外的反普京力量,把一個侵犯主權國家利益的行為,說成是一個光明正大的行為,以此來證明自己才是俄羅斯利益的強人,從而贏得俄羅斯人的支援,而報道出來以後,引起了國際上的強力反應,英國首先驅逐俄羅斯二十三名外交官,使原來外交環境更加惡化,才又改口俄羅斯和暗殺無關,這其實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腦鳴的症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