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夜羽夕

    在古代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時代,爭鳴的時代,當時的春秋戰國時期,明明當時天下有周天子,卻沒有人聽從他,甚至最小的諸侯國都比周天子的戰力強悍。周天子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城主而不是一個天下共主。雖然周天子的實力非常的差勁,確認沒有人敢滅周天子,之後的500年的袁術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大家。

      天下的諸侯都是周天子封賜的,雖然名義上週天子是各位諸侯的君王,眾多諸侯並不能無禮。這只是藉口,實際上真正的原因就是各諸侯國的實力相當,沒有一個諸侯可以碾壓各諸侯的一起加起來的兵力。因此如果貿然對周天子無禮的話,就會讓各諸侯有乘機可以攻打你的理由。500年後的袁術並不服氣,因此對於當時漢獻帝沒有任何的實力。

      成為傀儡的帝王,自己想要稱帝。結果各大諸侯找到了攻打的緣由,把當時實力最大的袁術打的那是落花流水,地盤被瓜分了。曹操就聰明不少,3分天下有其二就不能稱帝,稱自己為漢室臣子,於是藉此籠絡了不少人心。春秋戰國時期的時候,雖然,沒有出現曹操這樣的梟雄,但是有諸侯稱王的心思已經不言而喻了。

      楚王是最早稱王,之後是徐州相王,也就是大獎互相承認的“王”。這樣就能夠和當時的周天子平起平坐了。甚至在後期秦國和齊國都互相稱帝過,但是因為實力的問題,最後還是取締了。當時的諸侯之所以能夠讓周天子成為吉祥物,沒有諸侯敢滅他,那時因為各大諸侯的實力相當。

      也就是說自己國家的兵力戰鬥力不強,於是到了後來秦國的兵力足夠強大的時候,把周天子滅了之後,其他國家聯合攻打秦國,都打不過的話,那麼周天子滅亡了,也沒有人敢有異議。如果各諸侯沒有各諸侯聯合起來的兵力,如果貿然就攻打周天子的話,就和袁術一樣的下場了,如果諸侯不想找死的話,就不要貿然攻打周天子。

  • 2 # 欲雲談史論今

    早在公元前717年,周王畿內發生饑荒,被迫向魯人求救。魯隱公為此還向宋、衛、齊、鄭等國請求買米,以支援周王室。周桓王去世之年,又因為“窮得揭不開鍋”,向魯國請求支助戰車。曾經高高在上的周王室,自從東遷以來,簡直成了到處要飯的叫花子,讓天下諸侯小視。

    這樣的周王室,當然會尷尬。可尷尬歸尷尬,對於為什麼會尷尬,東周諸位周王心裡還是有數的。

    傳統史書都說周幽王昏庸而好色,因喜歡褒姒而混亂後宮,導致了周王平逃入西申國,釀成了西周覆滅的悲劇。可姬宜臼逃入西申國時不過六七歲,是西申國扶持起來的傀儡王,用來與父親周幽王對抗。(程平山《兩週之際“二王並立”歷史再解讀》)無論周幽王再怎麼昏庸,他在世時西申國就立其子為王與之對抗,無論如何,都是一種叛逆行為。更何況,為了報復周幽王攻打西申國,申侯還勾結犬戎殺人渭河平原、滅了西周,這更是赤裸裸的造反了。

    因此,無論周平王如何來洗白自己,以他為代表的這一政權都不具合法性。周平王之所以最後能成功東遷,不過是因為“二王”中的攜王政權更爛,被天下諸侯拋棄了。周平王之所以能成為天下唯一的王,是“二王”比誰更爛的結果。可週平王雖然獲勝,天下諸侯承不承認他的正統性又是另外一回事。

    因為與鄭莊公鬧矛盾,周桓王在位期間更熱衷於與魯國交往。可惜的是,周桓王雖然想獲得魯國支援,可魯國國君卻對其愛理不理。從《左傳》記載來看,從魯隱公、魯桓公到魯莊公的三代國君,都從未到周王室朝覲過。魯莊公去世時,周王室東遷(應該是公元前749年)已近90年,可魯國國君竟然從未去王室朝覲過周王,足見魯人對周王室的輕視。而魯人之所以如此輕視周王室,很可能就是因為周平王的得位不正。

    關於這一點,東周的歷代周王都心知肚明。

    因此,整體上除了周桓王還擺過周王的架子,其它諸多周王都深知依仗東周強大諸侯而生存的道理。就算是周桓王,在公元前707年的長葛之戰中敗在鄭莊公手下後,就再也沒能雄起過。

    後來周景王時期,因為王室收入稀少,曾希望借王后、太子葬禮之際大收“外快”,卻不想當時霸主晉國進貢的禮物太少,引起他的高度不滿。為此,周景王還在設宴款待晉國使者時,指桑罵槐地罵晉人“數典忘祖”!

    堂堂天子,貪圖諸侯的進貢之禮到了這種地步,你說尷尬不尷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會長這麼多智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