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註釋】 1、西江:古稱約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長江為西江,牛緒也在西江這一段中。 2、謝將軍:東晉謝尚,今河南太康縣人,官鎮西將軍,鎮守牛渚時,秋夜泛舟賞 月,適袁宏在運租船中湧已作《詠史》詩,音辭都很好,遂大加讚賞,邀其前來, 談到天明。 【韻義】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藍湛藍沒有一絲遊雲。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記起了東晉的謝尚將軍。 我也是一個善於吟唱的高手, 但識賢的謝尚如今難得有聞。 知音難遇明早只好掛帆遠去, 前景宛若深秋楓葉飄落紛紛。 【評析】 望月懷古,抒發不遇知音之傷感。首聯開門見山點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頷 聯由望月過渡到懷古。從謝尚聞袁宏“詠史”事件中,領略到對於文學的愛好和對才 能的尊重,是與地位高低無關的。頸聯是由懷古回到現實,發出感慨,抒發不遇知音 的深沉感喟。末聯宕開寫景,想象明朝掛帆遠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淒涼寂寞。 寫景清新雋永而不粉飾抒情豪爽豁達而不忸怩作態。 詩為五律,卻無對偶。有人認為李白才高,放逸不羈,興之所至,隨口諷誦,不 顧及對偶。此說自有其理。 夢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訊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常相憶。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註釋】 1、明:表明。 2、楓林青:指李白所在; 3、關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隴地帶。 4、落月兩句:寫夢醒後的幻覺。看到月色,想到夢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隱約 可見。 【韻義】 為死別往往使人泣不成聲, 而生離卻常令人更加傷悲。 江南山澤是瘴癧流行之處, 被貶謫的人為何毫無訊息? 老朋友你忽然來到我夢裡, 因為你知道我常把你記憶。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飛來這北國之地? 夢中的你恐不會是鬼魂吧, 路途遙遠生與死實難估計。 靈魂飄來是從西南青楓林, 靈魂返回是由關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輝灑滿了屋樑, 迷離中見到你的顏容憔悴。 水深浪闊旅途請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龍的嘴裡。 【評析】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於洛陽,即成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參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還。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後,積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後的次序敘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老 友吉凶生死的關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 “故人來入夢,明我長相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三夜頻夢君, 情親見君意。”這些佳句,體現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誼。 詩的語言,溫柔敦厚,句句發自肺腑,字字惻惻動人,讀來叫人心碎!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註釋】 1、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2、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3、寒山寺:蘇州楓橋附近的寺院。 【韻義】 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 江上漁火映紅楓樹,愁緒攪我難眠。 呵,蘇州城外那聞名海內的寒山寺; 夜半鐘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評析】 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 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鍾 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 造,就構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 勝。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後,議論頗多。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鐘 卻是事實,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 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鍾。”即可為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 為異,故有“夜半鐘聲”一句。今人或以為“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 指“烏鴉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憂愁難眠”。殊不知 “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 “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註釋】 1、西江:古稱約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長江為西江,牛緒也在西江這一段中。 2、謝將軍:東晉謝尚,今河南太康縣人,官鎮西將軍,鎮守牛渚時,秋夜泛舟賞 月,適袁宏在運租船中湧已作《詠史》詩,音辭都很好,遂大加讚賞,邀其前來, 談到天明。 【韻義】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藍湛藍沒有一絲遊雲。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記起了東晉的謝尚將軍。 我也是一個善於吟唱的高手, 但識賢的謝尚如今難得有聞。 知音難遇明早只好掛帆遠去, 前景宛若深秋楓葉飄落紛紛。 【評析】 望月懷古,抒發不遇知音之傷感。首聯開門見山點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頷 聯由望月過渡到懷古。從謝尚聞袁宏“詠史”事件中,領略到對於文學的愛好和對才 能的尊重,是與地位高低無關的。頸聯是由懷古回到現實,發出感慨,抒發不遇知音 的深沉感喟。末聯宕開寫景,想象明朝掛帆遠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淒涼寂寞。 寫景清新雋永而不粉飾抒情豪爽豁達而不忸怩作態。 詩為五律,卻無對偶。有人認為李白才高,放逸不羈,興之所至,隨口諷誦,不 顧及對偶。此說自有其理。 夢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訊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常相憶。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註釋】 1、明:表明。 2、楓林青:指李白所在; 3、關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隴地帶。 4、落月兩句:寫夢醒後的幻覺。看到月色,想到夢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隱約 可見。 【韻義】 為死別往往使人泣不成聲, 而生離卻常令人更加傷悲。 江南山澤是瘴癧流行之處, 被貶謫的人為何毫無訊息? 老朋友你忽然來到我夢裡, 因為你知道我常把你記憶。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飛來這北國之地? 夢中的你恐不會是鬼魂吧, 路途遙遠生與死實難估計。 靈魂飄來是從西南青楓林, 靈魂返回是由關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輝灑滿了屋樑, 迷離中見到你的顏容憔悴。 水深浪闊旅途請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龍的嘴裡。 【評析】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於洛陽,即成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參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還。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後,積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後的次序敘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老 友吉凶生死的關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 “故人來入夢,明我長相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三夜頻夢君, 情親見君意。”這些佳句,體現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誼。 詩的語言,溫柔敦厚,句句發自肺腑,字字惻惻動人,讀來叫人心碎!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註釋】 1、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2、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3、寒山寺:蘇州楓橋附近的寺院。 【韻義】 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 江上漁火映紅楓樹,愁緒攪我難眠。 呵,蘇州城外那聞名海內的寒山寺; 夜半鐘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評析】 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 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鍾 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 造,就構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 勝。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後,議論頗多。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鐘 卻是事實,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 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鍾。”即可為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 為異,故有“夜半鐘聲”一句。今人或以為“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 指“烏鴉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憂愁難眠”。殊不知 “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 “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