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337504486426
-
2 # 藍風24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
遠在春秋時代,就已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地球自轉一週為一天,圍繞太陽公轉一週為一年。節氣就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軌道位置,以及地球自轉軸(地球南北兩極的連線)和公轉軌道(黃道面)斜交成的角度而劃分的。
二十四個節氣,也就是表示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由於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不同,就使得太Sunny射在地球上的位置有時偏南,有時偏北,有時又直射在赤道上。這樣,就引起了氣候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軌道面的圓周角是三百六十度。我們的祖先就是根據太陽直射在地球不同位置的氣候變化情況,每隔十五度,劃分一個節氣,每個節氣相隔約十五天。這樣,每個月就有兩個節氣,一年十二個月,剛好合成二十四個節氣。
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十二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十二個節氣。
“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十五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節氣表示氣候情況的變化,二十四個節氣就是按照一年氣候的變化情況,平均劃分為二十四個階段的意思。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用來劃分一年四季;“二分”“二至”是季節的轉折點。
“四立”表示季節的開始;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最熱、最冷的時期;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氣溫下降的過程與程度。
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時期的程度;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反映季節和農作物的生長現象。
為了便於記憶,祖先們根據上面節氣名稱的順序,編寫了一首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著相連,秋處黴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回覆列表
二十四節氣歌從西漢起,二十四節氣歷代沿用。 二十四節氣歌來歷: 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已經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觀念了,進入戰國,魏華人石申編制了一張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執行關係的星圖表,這是全世界第一張星圖表,標誌著中國的天文學走入一個新時代。 陽曆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時間計算,這一週一共是 365 天 5 小時 48 分 46 秒,為方便以 365 天做為一年,每隔四年設一個閏月,使原本 28 天的二月增加為 29 天。 陰曆則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週期作為計算單位,這個週期大致是 29 天 12 小時 44 分 4 秒左右,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陰曆一年只有 354 天,比陽曆少 11 天,為了使它能夠符合天氣冷熱變化的週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個月,稱為“閏月”,所以中國古時就有“十三月”的名稱,後來又用“19年7閏”的方法來設定閏月。目前在科學指導下,閏月設定就更精確了。 為了充分反映季節氣候的變化,古代天文學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法來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並根據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這二十四個節氣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 二十四節氣指出氣候變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長短,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對天文、氣象、物侯進行觀測探索和總結的結果,對農事耕作具有相當重要和深遠的影響,一般更適用於黃河流域一帶的農事活動。 自從西漢起,二十四節氣歷代沿用,指導農業生產不違農時,按節氣安排農活,進行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穫等農事活動。幾千年以來,一直是深受農民重視的“農業氣候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