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的生平經歷:鳳凰城牆外繞城而過的清澈河流,是他兒時的樂園,給予他無窮的享受。他與小夥伴在這裡游水嬉戲,也常常在河灘上看見被處決犯人的屍體。這美與野蠻的奇異組合,都對沈從文後來的創作產生了強烈的影響。沈從文十五歲當兵,五年行伍生涯,大部分時間輾轉於湘西沅水流域。河水不但滋養了兩岸的生命,也滋育了沈從文的性情。所以,他的小說、散文,大都與水有關。可以說,對水的生命體驗,培養了沈從文特殊的審美心理,轉化成他小說優美的詩意。1922年,沈從文脫下軍裝,來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學,可是僅受過小學教育,又沒有半點經濟來源的他,最終只能在北京大學旁聽,後來一邊在香山慈幼院打工,一邊勤奮寫作。在他生活最絕望的時候,曾寫信給郁達夫求助。郁達夫登門看望了這位衣衫襤褸的湘西青年,慷慨解囊,並寫下激憤的《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1924年,沈從文迎來命運的轉機,他的作品陸續在《晨報》《語絲》《晨報副刊》《現代評論》上發表。四年以後,當他遷居上海,與丁玲、胡也頻一起創辦《紅黑》雜誌時,已是一位小有名氣的青年作家了。隨著創作的漸入佳境地,他在社會上也漸漸有了令人羨慕的地位。但是,他發現,自己始終與都市文明有一種難以消除的隔膜,他將這種隔膜稱為“鄉下人”和“城裡人”的隔膜。他與“城市”的隔膜,不僅僅是經濟和社會地位的懸殊和所謂文明教養的差異,最根本的,他與城市人在生活、經驗、知識乃至價值觀上,具有後天無法溝通的天壤之別。他的生命、情感,已經留在了那個給他生命、知識和智慧的湘西,他每天坐在屋中,耳朵裡聽到的,卻不是都市大街的汽笛和喧囂聲,而是湘西的水聲、拉船聲、牛角聲。擴充套件資料:到湘西來旅行,好像就為了看一眼翠翠,那個擺渡的南方女孩子翠翠———翠翠是不老的,她就在沈從文先生經典小說《邊城》裡,頭插梔子花,站在大月亮底下,永遠那麼美好地向你微笑。翠翠的老家在湘西茶峒,沿著一條叫酉河的流水走下去,在長長的旅行中,我有過一剎那恍惚,彷彿置身於沈從文文集裡,其實,整個湘西,也就是裝在沈先生心頭的一本書吧。就在漫長的旅程使人寂寞時,邊城茶峒出現在視野———仍然古舊的老街,時光在這裡彷彿是靜止的,一個人在小鎮內慢慢走,不知不覺來到古渡旁,山崖上有沈從文手書的“邊城”二字,那個擺渡女孩翠翠,在河中小島上成了一尊青石塑像。茶峒古來為交通要道,內地入川渝、進出貴州,非得由此過渡不可,漲春水的日子裡,碼頭上泊滿了木船,桐油青鹽還有無數山貨均在此集散。站在古渡邊眺望對岸,依稀記起沈從文的句子:“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大片石塊,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魚來去皆可計數。”“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風日清和的天氣,有過渡的是從川東過茶峒的小牛,是新娘子的花轎,翠翠站在船頭將船緩緩搖過去,牛羊花轎上岸後翠翠必跟著走,站到小山頭上,目送這些走遠了,獨自低低地學小羊叫學母牛叫,採一把野花縛在頭上裝作新娘子。”烏篷船上升起一縷藍煙,漁人用瓦灶燒醃魚,隨手從篷頂上摘幾隻紅辣椒,看我帶著相機,他有幾分好奇。我問他:這個渡口有多少年了?他的眼睛讓煙薰得睜不開,憋了半天才說:很多年很多年了,從我爺爺,我父親,一直到我,它就有了,現在閒了,沒多少人過渡,從前這地方人來人往,過部隊過新娘,三省交界,你想想有多熱鬧。老人很老了,他叫薄宗來,今年93歲,一直在此擺渡,難道沈從文當年從這裡經過就是他擺的渡?難道他的孫女就是翠翠的原型。我來到沈從文故居,是一個秋天的早上,石板鋪的院落裡沒有露水,有一層霜,我把腳步放得輕輕的,生怕驚擾了先生的好夢。時光還早,喧譁的旅遊團還沒出現,現在是最安靜時分,我一個人從左廂房到右廂房,那房舍、物品、樹木和花草,依稀還殘留著沈先生的氣味與呼吸,彷彿聽得見他輕輕的咳嗽和輕輕的腳步。那張從北京運來的桌子擺在那裡,《邊城》就在這張木桌上寫成,還有那把馱過他瘦高身軀的藤椅,蚊帳;我坐在有些搖晃的藤椅上,伏在斑駁的舊木桌上,一縷書香或者是墨香在四周幽幽飄過,依稀,外面又傳來民間儺戲藝人沙啞的嗓音。記得很多年前,我在圖書館偶然發現《神巫之愛》,是第一次接觸沈先生作品,一篇一篇精美的小說把我看呆了。如今,我終於來到夢中的湘西,來到這個泊在沅水邊的小城鳳凰,來到從文故居,是抵達一片愛的樂園,還是在尋找一個美的靈魂?我同樣無法回答,心裡只有一片隱隱的慰藉,我來到了邊城,我在那把搖晃的藤椅上坐了許久,這就夠了,足夠我長久地回味。
沈從文的生平經歷:鳳凰城牆外繞城而過的清澈河流,是他兒時的樂園,給予他無窮的享受。他與小夥伴在這裡游水嬉戲,也常常在河灘上看見被處決犯人的屍體。這美與野蠻的奇異組合,都對沈從文後來的創作產生了強烈的影響。沈從文十五歲當兵,五年行伍生涯,大部分時間輾轉於湘西沅水流域。河水不但滋養了兩岸的生命,也滋育了沈從文的性情。所以,他的小說、散文,大都與水有關。可以說,對水的生命體驗,培養了沈從文特殊的審美心理,轉化成他小說優美的詩意。1922年,沈從文脫下軍裝,來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學,可是僅受過小學教育,又沒有半點經濟來源的他,最終只能在北京大學旁聽,後來一邊在香山慈幼院打工,一邊勤奮寫作。在他生活最絕望的時候,曾寫信給郁達夫求助。郁達夫登門看望了這位衣衫襤褸的湘西青年,慷慨解囊,並寫下激憤的《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1924年,沈從文迎來命運的轉機,他的作品陸續在《晨報》《語絲》《晨報副刊》《現代評論》上發表。四年以後,當他遷居上海,與丁玲、胡也頻一起創辦《紅黑》雜誌時,已是一位小有名氣的青年作家了。隨著創作的漸入佳境地,他在社會上也漸漸有了令人羨慕的地位。但是,他發現,自己始終與都市文明有一種難以消除的隔膜,他將這種隔膜稱為“鄉下人”和“城裡人”的隔膜。他與“城市”的隔膜,不僅僅是經濟和社會地位的懸殊和所謂文明教養的差異,最根本的,他與城市人在生活、經驗、知識乃至價值觀上,具有後天無法溝通的天壤之別。他的生命、情感,已經留在了那個給他生命、知識和智慧的湘西,他每天坐在屋中,耳朵裡聽到的,卻不是都市大街的汽笛和喧囂聲,而是湘西的水聲、拉船聲、牛角聲。擴充套件資料:到湘西來旅行,好像就為了看一眼翠翠,那個擺渡的南方女孩子翠翠———翠翠是不老的,她就在沈從文先生經典小說《邊城》裡,頭插梔子花,站在大月亮底下,永遠那麼美好地向你微笑。翠翠的老家在湘西茶峒,沿著一條叫酉河的流水走下去,在長長的旅行中,我有過一剎那恍惚,彷彿置身於沈從文文集裡,其實,整個湘西,也就是裝在沈先生心頭的一本書吧。就在漫長的旅程使人寂寞時,邊城茶峒出現在視野———仍然古舊的老街,時光在這裡彷彿是靜止的,一個人在小鎮內慢慢走,不知不覺來到古渡旁,山崖上有沈從文手書的“邊城”二字,那個擺渡女孩翠翠,在河中小島上成了一尊青石塑像。茶峒古來為交通要道,內地入川渝、進出貴州,非得由此過渡不可,漲春水的日子裡,碼頭上泊滿了木船,桐油青鹽還有無數山貨均在此集散。站在古渡邊眺望對岸,依稀記起沈從文的句子:“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大片石塊,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魚來去皆可計數。”“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風日清和的天氣,有過渡的是從川東過茶峒的小牛,是新娘子的花轎,翠翠站在船頭將船緩緩搖過去,牛羊花轎上岸後翠翠必跟著走,站到小山頭上,目送這些走遠了,獨自低低地學小羊叫學母牛叫,採一把野花縛在頭上裝作新娘子。”烏篷船上升起一縷藍煙,漁人用瓦灶燒醃魚,隨手從篷頂上摘幾隻紅辣椒,看我帶著相機,他有幾分好奇。我問他:這個渡口有多少年了?他的眼睛讓煙薰得睜不開,憋了半天才說:很多年很多年了,從我爺爺,我父親,一直到我,它就有了,現在閒了,沒多少人過渡,從前這地方人來人往,過部隊過新娘,三省交界,你想想有多熱鬧。老人很老了,他叫薄宗來,今年93歲,一直在此擺渡,難道沈從文當年從這裡經過就是他擺的渡?難道他的孫女就是翠翠的原型。我來到沈從文故居,是一個秋天的早上,石板鋪的院落裡沒有露水,有一層霜,我把腳步放得輕輕的,生怕驚擾了先生的好夢。時光還早,喧譁的旅遊團還沒出現,現在是最安靜時分,我一個人從左廂房到右廂房,那房舍、物品、樹木和花草,依稀還殘留著沈先生的氣味與呼吸,彷彿聽得見他輕輕的咳嗽和輕輕的腳步。那張從北京運來的桌子擺在那裡,《邊城》就在這張木桌上寫成,還有那把馱過他瘦高身軀的藤椅,蚊帳;我坐在有些搖晃的藤椅上,伏在斑駁的舊木桌上,一縷書香或者是墨香在四周幽幽飄過,依稀,外面又傳來民間儺戲藝人沙啞的嗓音。記得很多年前,我在圖書館偶然發現《神巫之愛》,是第一次接觸沈先生作品,一篇一篇精美的小說把我看呆了。如今,我終於來到夢中的湘西,來到這個泊在沅水邊的小城鳳凰,來到從文故居,是抵達一片愛的樂園,還是在尋找一個美的靈魂?我同樣無法回答,心裡只有一片隱隱的慰藉,我來到了邊城,我在那把搖晃的藤椅上坐了許久,這就夠了,足夠我長久地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