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球第六人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一般情況下,場外指導叫暫停,運動員拒絕後果很嚴重。輕則輸掉比賽,重則受到主教練痛批!當然特殊時期也有例外!在此,第六人舉兩個例子:

    話說當年國乒直通橫濱世乒賽隊內迴圈比賽中,張繼科PK許昕,大比分2-2平,第五局張繼科10-9領先許昕,面對許昕追分,場外教練鍾金勇做了個暫停手勢,但張繼科直接擺手拒絕下賽場,結果他以10-12輸掉該局,最終繼科以2-4輸掉比賽。而場外指導鍾金勇臉上有些掛不住,在最後一場比賽跟王勵勤對陣時根本沒有出現在場外。

    這一幕被時任主帥的劉國樑看在眼裡,賽後總結會上,劉國樑直言不諱的痛批張繼科:“老鍾在你身上付出這麼多,最起碼做人的道理要遵守。不信任自己的教練,這在中國隊是不行的,因為我們的優勢就是教練水平比國外高,教練團隊綜合能力比較強。教練給你叫暫停你都不下來,這在中國隊還沒有過!明顯對教練的水平持懷疑態度!“

    劉教頭接著說道:“當時我看老鍾給你叫暫停,你擺手,不下來。老鍾也猶豫一下,沒把你叫下來,結果10比12輸了這局,輸完以後第六局一直被壓著打,根本沒機會叫暫停。這就是比賽經驗的差距!如果你對教練的暫停有些不同意見的話可以下來之後進行探討溝通,已達到一定的默契。但是絕對不能允許不下來的情況出現。萬一你成了主力,我叫暫停你不下來,輸了賴誰啊?教練跟隊員是要有溝通和默契的。”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不服場外指導導致輸球,那將面臨嚴厲的批評!

    當然,熟悉乒乓球的球迷一定還記得,大蟒許昕曾經在瑞典世乒賽團體賽上也拒絕過劉國正教練叫暫停,但是劉國正並沒有太過責怪許昕,而是選擇了包容,並在接受採訪時解釋到,許昕比賽太過專注,可能沒看到我的手勢。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在國乒的特殊時期,一贏遮百醜!

  • 2 # 峰215714227

    要是隻按照乒乓球競賽規則的條款的話:團體賽時教練和隊員就暫停意見不一致的話,教練有決定權的,單項比賽意見不一致時,場上隊員有決定權。

  • 3 # 忠幾股

    教練只能提醒指導,但應相信運動員的心理摸索能力,有些運動員過於偏激不顧教練提醒,雖然輸了比賽,但自己也收穫了經驗,為了避免下次再犯,教練可以對其進行"魔練"懲罰。

  • 4 # 老樂說球

    其實這個問題是有先例的,因為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國乒裡,所以對這一項規則,國乒看的很重。張繼科是國乒歷史上最快獲得大滿貫的選手,但是他桀驁不馴的性格,讓他也吃了不少苦,藏獒也是有他的性格原因。

    當初張繼科在比賽中,他的場外教練鍾金勇看到了張繼科的被動,於是示意暫停,但是張繼科直接揮手拒絕。於是在隨後的比賽中輸球,這一幕被當時的國家隊主教練劉國樑看在眼裡,於是嚴厲訓斥張繼科。對裁判不尊重。所以以後再比賽中,場外教練有最終決定權。

    其實在很多比賽中,你像許昕,馬龍等都是可以做教練的球員,在一些公開賽的比賽中,很多隨隊教練隊他們都很尊重,一般不會叫暫停,他們有閱讀比賽的能力。如果在場面被動的情況下,也是隊員叫的暫停,教練一般都會尊重他們的意見。但是教練還是會有決定權。

  • 5 # 倚門曬太陽

    乒乓球比賽中一般都有場外指導教練,這個是比賽前指定的。

    指導教練與運動員對是否暫停有不同意見的話:

    在單項比賽中,比如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等,運動員有最終決定權。即如果場外指導叫暫停,但運動員不想暫停,裁判員會要求繼續比賽。

    但在團體賽中,場外指導或隊長有最終決定權,如果場外指導提出暫停,無論運動員是否同意,都必須暫停。

  • 6 # 乒乓社交開球網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層面來看:

    1)規則上

    如果是單打比賽,場外指導叫暫停,運動員是可以根據自己情況來決定是否暫停的。主裁判要尊重運動員的決定。

    但如果是團體賽,場外指導叫暫停,運動員是要下場接受指導的,主裁判要尊重場外指導的意思。

    2)禮節上

    在中國這個尊師重道的環境下,無論什麼情況,教練員叫暫停,正常的時候運動員都應該下場接受指導。否則你就不應該讓這位教練員做你的場外。

    張繼科和許昕都有過叫暫停不下來的舉動,張繼科是在隊內比賽(單打),許昕是世乒賽決賽(團體),這裡不好評價兩人的做法,但隊內肯定還是教練說了算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機場安檢是用什麼原理?比如一大包現金可以被檢查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