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82054159350

    其實當代的研學旅行就是起源於古代的遊學,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古人是如何“遊學”的?

    漢畫像石上“孔子見老子”場景 (山東嘉祥境內出土)

    明代王世昌繪《山水圖》中結伴出遊的場景

    唐朝西域石染典過所(通行證),1959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出土。

    明代仇英繪《清明上河圖》中出行場景,騎驢、背袋、挑擔均有。

    中國傳統遊學活動是古代知識分子人格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素為歷代文人學者所重。孔孟諸子的思想學說,許多就是在周遊列國的特定情境下闡發,在與學生或他者對話中形成的。孔子率領學生,首開用遊學來進行教學的風氣,成為中國古代教育的一種傳統,也形成了中國自古注重實學、不喜空談的學風。

    中國傳統遊學活動具體非常複雜,但其主體是儒家立足現實人生,旨在求知修身的積極活動。《禮記》雲:“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學。應真正滲透到生活的每時每刻,保持著自修提高的意識。周易中有履卦,履道坦坦,履踐為上,這是中國古代文化注重實踐與知行合一傳統的體現。筆者將中國的傳統遊學活動粗略劃分為五種代表活動,有先秦遊士之遊學,重在求師訪道,實現政治理想;有後代輾轉求師之遊學,伴隨了私學的發展;有重在維繫人際關係,結交師友之遊學;有暢遊自然,修身比德之遊學;也有稽古訪志等以學術研究為旨歸的遊學。遊學既有外遊,即身體之遊,更有精神之遊,莊子之逍遙遊首開風氣,強調內心的體悟,求得精神的超越。這種自遊於心需要讀書養氣,澡雪精神,吸收外遊之精,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外遊,中國古代遊之概念兼含內外之遊,即說明了二者之間的互動與辯證關係,但都體現了中國遊學的學術生命精神,是帶有中國獨特文化色彩的詩性精神的身心性命學問。

    如今中國傳統的遊學觀念卻被逐漸淡漠,如《中國青年報》在介紹現在的“遊學熱”時載文說:“遊學,又叫‘修學旅遊’,最早起源於英國,距今已有100多年曆史。”這說明了當今人們對於遊學概念的普遍誤讀。這種現代遊學已成為了現在中國的時髦教育概念,尤以出國為多,主要內容為:在外國加強外語學習和參觀當地風景名勝,或輔以與當地家庭、學生的短暫交流,目的主要是學外語,或作為長期留學的適應性前奏,其本質還是出國熱的一個體現。中國傳統的遊學則因為與考試脫鉤而且實踐理論缺乏,在正規教育中難覓蹤影,所以,強調中國傳統遊學活動的特殊性十分必要,由此才能體現出它的真正價值。

    中國傳統的旅遊和遊學是建立在中國獨特文化基礎上的,“遊學”這個概念的產生和實踐都遠遠比西方要早,而且帶有中國獨特的文化精神。故筆者認為不能繞開中國的傳統遊學觀念而直接從19世紀的西方開始。中國的傳統遊學雖然已成為歷史,但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發展有著難以抹去的意義,雖然現在已經進入資訊社會,但是無可置疑,書籍和網路不能完全替代戶外的身心親自體驗。

    中國現代教育方針與模式深受西方影響,而且學科設定等發展日趨功利,人文學科普遍被冷落,忽略了美育的作用。中國傳統基於個性意識發展上的重人格素質的教育傳統被基本棄置,考試成為學習的中心與目的,分科向越來越細的趨勢發展,個人的創造性難以得到重視。以考試為中心,就必然造成只重“讀萬卷書”,不重“走萬里路”,埋頭苦讀基本成為教育的全部。古代遊學精神離學子們越來越遠,知行合一的重實踐精神日趨淡薄。

    教育的目的首先應該是培養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但應試教育帶來的卻是學生的千篇一律和扁平化發展:很多當代青少年,在學校品學兼優,在家乖巧聽話,在老師面前是三好學生,在家長眼裡是天之驕子,但他們往往缺乏跟現實世界的連結,缺乏腳踏實地;就好像是水上的浮萍、溫室裡的無土番茄,看上去很美,但實則沒經歷過外面的風雨,容易不堪一擊:比如很多學生抗壓能力太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懂得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不懂得與人共同協作......

    我們有必要反省與借鑑中國的傳統教育觀念,加以取精去粕,吸收適合現代環境的教育思想加以實踐,實現當代人格精神的建設與昇華。遊學作為中國傳統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其走出書齋的特點可調劑現在閉門苦讀的教育方法,其知行合一的性質可彌補應試教育死讀書的弊端,其人格培養的功能可對症當今美育的欠缺。借鑑傳統的遊學為今所用,已十分必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0來歲人怎麼會得白血病,有可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